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龙椅上的欲望:情锁宫闱之殇 > 第2章 荒淫无度

龙椅上的欲望:情锁宫闱之殇 第2章 荒淫无度

作者:孤鹤啸九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9 19:58:20

单太后在世时,虽刘聪亦好色,却因忌惮太后威严,尚不敢公然逾制,这份约束随着太后的病逝彻底消散。未及百日,刘聪便颁下一道令洛阳城哭嚎的诏书:“朕承高祖之业,嗣守中原,今宗庙既成,宫闱未备,宜广选良家子女,以充六宫。”所谓“良家”,不过是他为自己掠夺开脱的遮羞布。诏书下达三月,洛阳周边郡县便掀起一场血腥的“选妃风暴”。

州郡官吏奉诏如虎,持着盖有“汉”字玺印的文书闯入寻常百姓家。十五岁以上、二十岁以下的女子,无论是否许配人家,皆被强行登记造册。有户人家女儿新婚三日,夫婿抱着新妇跪于道旁哭求,差役却将铁索套上少女脖颈,冷笑道:“刘天王要的是天下美色,岂是你这等草民能拦的?”更有甚者,为凑够数额,官吏竟将目光投向未及笄的少女,强令其用药物速长,待容貌初绽便送入宫中。洛阳城外,哭声连绵数十里,有老妇跪在道旁撕心裂肺地喊:“我儿尚未出阁,这一去怕是再难相见啊!”而刘聪的后宫,却因这些强征而来的女子迅速膨胀,从原本的数十人激增至数百人。

呼延皇后是刘聪的结发妻子,不仅貌美,更以贤德着称。她曾多次劝谏刘聪“节欲爱民”,甚至在病榻前拉着他的手泣言:“陛下若沉迷女色,必失人心,汉祚危矣!”刘聪虽口头应承,心中却早生厌烦。待呼延后病逝,他竟下旨撤去灵堂,三日不举哀,反而急不可耐地张罗起新后人选。这一次,他的目标从民间转向朝堂,那些位高权重的大臣之女,成了他眼中的新目标。

太宰刘延年之女、太傅刘景之侄、尚书令朱纪之妹……一时间,长安城内的高门贵女皆惶惶不可终日。刘聪亲自设宴相看,将她们如同选牲口般排列在殿中,只消看一眼容貌便决定去留。有位尚书之女因面有愁容,被刘聪斥为“不祥”,当场赐给侍卫为奴;另一位将军之女因出言顶撞,被他命人掌嘴,哭哑了嗓子仍被拖入后宫。这些女子入宫后,虽得“昭仪”“贵人”“贵妃”之封,佩金印、系紫绶,看似尊荣,实则与囚徒无异。刘聪为“公平”起见,命人制作了一块刻着“轮值”的木牌,每日由宦官持牌至各殿,牌停在谁门前,谁便需整妆侍寝。有位贵人因连值三夜未曾合眼,跪求“稍歇”,刘聪竟将她推入池中,冷笑道:“这点本事都撑不住,如何母仪天下?”

即便将朝堂贵女搜罗一空,刘聪的**仍未得到满足。他开始将目光投向宗室女眷,太保刘殷的两个女儿与四个孙女,便是他眼中的新的猎物。她们虽非绝世美人,却因长期养在深闺,气质娴雅,更兼刘殷曾任太保,家族地位尊崇,正合刘聪“既夺美色,又压朝臣”的心思。

当刘聪到刘殷府中索美,刘殷老泪纵横道:“陛下!《礼记·大传》有云:‘同姓不婚,惧不殖也’。陛下与微同姓,血脉同宗也。若违此礼,恐伤天和,致子孙不蕃。”

话未说完,刘聪已不耐烦地挥了挥手,打断道:“太保何出此言?你家世代为汉宗室近臣,刘康公当年辅佐周室,与我汉赵皇族异源。况匈奴习俗,收继婚通,何拘中原‘同姓’旧规?朕纳你六女入宫,正是看中你刘氏‘世为汉臣’的门第。”

刘殷听罢,喉间泛起苦涩。可面对龙颜大怒,他又能如何?只能伏地叩首,任泪水浸透青布朝服:“老臣愚钝,谨遵圣命……”刘殷的儿媳亦跪地叩首:“妾身代全家谢陛下恩典,只是小女们素日不出闺阁,恐难侍奉圣驾……”话音未落,宦官已将六名少女们拖拽着往宫中而去。

刘聪将这六位美人接入宫中,封刘殷二女为左右贵嫔,位在昭仪之上;四孙女为贵人,紧随其后。自此,他便抛却了所有尊卑长幼,整日泡在后宫与六美周旋,朝政大事全被抛到脑后。大臣们的奏章全由中黄门收着,最后竟交由两位贵嫔裁决,这万里江山,在他眼中竟成了儿戏。

沉溺酒色的同时,刘聪骨子里的横暴嗜杀也越发显露,像一头脱缰的猛兽,张狂得没了边际。

晋怀帝归降汉国后,成了他掌心的玩物。每次宴饮,刘聪总命怀帝换上青衣,像个仆役似的站在席间为君臣斟酒。那身卑微的青色,衬得昔日天子的屈辱格外刺眼,满座哄笑时,怀帝只能垂首隐忍。

刘聪也曾有过一时兴起的时候,某次宴后,竟把身边的小贵人刘氏赏给了怀帝,还封她为会稽国夫人。可这份“恩宠”薄如蝉翼,不过是他一时兴起的游戏。没多久,听说怀帝的旧臣王俊在暗中图谋异动,刘聪连查证都懒得多做,直接让人拎着毒酒闯进怀帝居所。

一杯鸩酒下肚,昔日的晋朝天子便在痛苦中咽了气,王俊也被牵连诛杀,满门抄斩。而那个被赐给怀帝的小刘贵人,转瞬间又被刘聪召回后宫。仿佛前尘往事只是一场幻梦,她依旧是那个被捧在掌心的贵人,日日锦衣玉食,住的宫殿雕梁画栋,奢华得晃眼,宠冠后宫的光景,半点未减。

人命与尊严,在他眼中竟不如一杯酒、一场戏,随性处置,毫无顾忌。

刘聪嗜食鱼蟹,便专命左都水使者刘德掌管供应,务求日日新鲜。可水里的东西本就随季节流转,哪能时时如意?一次恰逢渔获淡季,刘德费尽心力也没能凑齐所需,刚把实情禀上去,刘聪的怒火便劈头盖脸砸了下来——“连这点事都办不好,留你何用!”一声令下,这位专司水产的官员便成了刀下亡魂。

将作大匠靳陵的下场更令人胆寒。他奉命督建温明、微光二殿,偏偏遇上连月阴雨,地基泥泞难行,工期硬生生拖慢了几日。这事传到刘聪耳中,竟成了“怠慢君命”的死罪,靳陵连辩解的机会都没有,便被押到东市腰斩示众,鲜血染红了半边街市。

若说斩杀臣子是“家法”,那游猎时的暴行,便是“天罚”。汾水岸边的芦苇荡被踩得东倒西歪,刘聪的猎犬叼着野兔狂奔,马蹄声震得河岸的土块簌簌往下掉。他骑在黑马上,玄色大氅被风吹得猎猎作响,身后跟着二十多个侍从,人人手持长矛,专挑肥硕的野鹿、野羊追赶。田埂上的庄稼被马蹄碾得粉碎,老农跪在路边磕头,嘴里喊着“大王饶命”,却被侍从一脚踹翻,刘聪嫌他们的哭喊惊了猎物。

最荒唐的是那夜的“汾水观鱼”。刘聪突发奇想,要在月光下看鲤鱼跃出水面,便命人在汾水两岸架起千盏油灯。火光映得河水泛红,照得岸边的百姓睁不开眼。他坐在临时搭建的观鱼台上,身边堆着从百姓家抢来的鲜果、美酒,边吃边笑:“这鱼儿倒比宫里的舞姬还俊!”有侍从投了块石头入水,惊得一群鲤鱼窜出水面,刘聪拍腿大笑:“好!再投!”

可谁也没注意到,岸边的稻田已被踩得不成样子。秋收的时节,百姓们望着被马蹄踏平的稻穗,望着被油灯烤焦的芦苇,望着被抢空的粮仓,只能抱头痛哭。

平阳宫的白玉阶前,晨露未曦。中军将军王彰踉跄着扑倒在丹墀之下。他腰间的玉玦撞在青石板上,发出清脆的碎裂声:“陛下,先帝当年创下这份基业,不知历经了多少艰难险阻,您如今继承大统,怎能如此放纵私欲,不顾江山社稷啊!”

刘聪抓起案上的青铜酒樽,狠狠砸向王彰面门,酒樽撞碎在王彰的额角,鲜血四溅。刘聪怒道:“朕灭西晋、擒怀帝,坐拥八州,难道是靠听你这老东西的迂腐之言?来人!将这老匹夫拖到东市,斩!”

上夫人王氏跪在宣阳殿外。她的青丝散乱地披在肩头,素色的翟衣沾着泥污,膝盖上的麻布已被血浸透,那是她从椒房殿一路跪行到此留下的痕迹。她将额头重重磕在青石板上:“陛下开恩!求陛下饶了臣父一命吧,他只是一时糊涂,并非有意冒犯圣驾啊!”

可刘聪正在气头上,哪里听得进半分哀求?他嫌王氏哭得心烦,怒喝道:“一个妇道人家懂什么!敢为逆臣求情,一并拿下,关进大牢!”

消息传到长乐宫时,张太后正用银箸拨弄着碗里的粟米饭。她已三日未进粒米,原本红润的面色泛着青灰,连银箸都握不稳,“当啷”掉在地上。怒道:“我刘氏祖先从草原杀到中原,何时出过这等昏君?”她踉跄着起身,宫女忙扶住她。“我要去东市……我要亲自给王彰收尸……”

太弟刘乂与河内王刘粲闻讯赶来时,正撞见张太后被宫女搀扶着往殿外走。刘乂抢步上前,扶住太后的腰:“母后!您身子要紧啊!”刘粲则冲到宣阳殿,哭道:“父皇!诛杀忠臣,忤逆太后,恐被天下人唾骂……”

“够了!”刘聪的声音从殿内炸响。他披散着头发,手持酒樽踉跄而出,厉声道:“朕还没死,轮得到你们哭丧?”指着刘乂:“你身为太弟,不去教导朕的子嗣,倒来管朕的家事?”又转向刘粲:“还有你,朕让你去查石勒的军报,你倒在这儿演苦肉计?朕告诉你,朕就是夏桀商纣,又能如何?这天下,是朕的!”

刘乂与刘粲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出绝望。张太后突然剧烈咳嗽起来,鲜血溅在刘聪的衮龙袍上。刘聪却像被烫到般甩开手,指着宫女吼道:“还不快扶太后回宫!要是让太后死在朕面前,你们都得陪葬!”

直到太宰刘延年率百官免冠俯伏于殿上,涕泣固谏,刘聪才不情不愿地释放王彰。可他那奢靡嗜杀的本性,半分未改。

对刘殷二女刘英、刘娥,刘聪更是爱到了骨子里。起初想立刘英为后,却因张太后嫌同姓而作罢,只得立张贵人微光为后。刘英本就愤愤不平,又逢父亲病逝,终是悲愤成疾,香消玉殒。

数月后张太后去世,身为侄女的张皇后悲痛欲绝,哭得体瘦血枯,不久也追随姑母而去。

没了张太后的掣肘,刘聪的奢靡更甚从前,先是立刘英之妹刘娥为后,又听闻民间有“凤凰涅盘,浴火重生”的传说,便突发奇想,要在宫中建造一座凰仪楼,取“凤凰来仪”之意,务必让这座楼成为天下第一楼阁。他命人从各地搜罗珍奇木材,从西域运来琉璃瓦,从江南征调能工巧匠,甚至不惜拆了三座寺庙来取材。

廷尉陈元达得知此事,连夜写了一道奏疏。他跪在宣阳殿外,将奏疏高高举过头顶:“陛下!高祖皇帝当年与皇后同寝一室,用的是粗布被褥;如今宫室已足用,却仍建了四十余所殿观,劳民伤财!眼下石勒大军压境,百姓饥寒交迫,若再大兴土木,恐生民怨啊!”

刘聪正与宠妃在逍遥园赏花,听完奏疏,将手中的牡丹狠狠摔在地上:“陈元达!你当朕是泥瓦匠?朕建一座楼,关你这鼠辈何事?不杀你,这楼便建不成!”他喝令左右将陈元达拖出去斩首,连妻儿也不放过,说完便径自去了逍遥园寻乐。

陈元达自知难逃一死,急忙派人通报皇后刘娥。刘娥略一思索,便让来人回告元达依计行事。不多时,陈元达腰缠锁链来到逍遥园李中堂前,攀上大树将自己锁在树干上,对着堂内的刘聪大呼:“臣所言关乎社稷!陛下不听忠言还要杀臣,臣死后必诉之于天、诉之于先帝!西汉朱云曾言‘得与龙逢比干同游,虽死无恨’,可陛下滥杀无辜,又怎能服天下?”

刘聪气得暴跳如雷,喝令左右速将这逆贼拿下。可陈元达抱树缠链,任凭众人拖拽也纹丝不动。刘聪怒不可遏,竟要亲自拔剑斩杀他。正在这时,数位大臣闻讯赶来,齐刷刷跪在堂前叩头流血:“元达乃先帝器重之臣,忠心可鉴!臣等自愧不如,望陛下开恩!”

刘聪怒焰未消,双方正僵持间,内侍踉跄着呈上皇后刘娥的表章。表中力陈滥杀贤臣之祸,末尾竟写道:“自古败国多因妇人,妾不愿成为祸根,请死于堂前以塞陛下之过!”

刘聪一见,顿时面色煞白,哪还顾得上细看,急忙命人通报皇后已赦免元达。随后召来进谏的大臣,讪讪解释:“朕近来似有怪病,喜怒无常。元达忠良,是朕失察了。”

他亲自为陈元达解去锁链,还将逍遥园改名为纳贤园,李中堂改为愧贤堂,笑道:“本想让你怕朕,如今反倒朕怕你了。”

这场风波,原是刘娥暗中安排的。陈元达锁树、群臣劝谏,连左右拖拽时的虚与委蛇,都是她的布置。这位皇后聪明机智,护忠救贤,一时传为美谈。可天妒红颜,她的后位还没坐暖,便因难产香消玉殒。临终前,她拉着刘聪的手,轻声道:“陛下,娥死不足惜,只望陛下能记得陈元达劝谏之言……”

刘聪望着她逐渐冰冷的面容,突然想起初见时她跪在阶下,泪水涟涟的模样。他握紧她的手,却发现掌心早已空无一物。那个曾为他红袖添香的女子,终究还是成了他荒淫暴虐的牺牲品。

凰仪楼最终建成,巍峨辉煌,冠绝洛阳。可楼上的每一块琉璃瓦,都浸着百姓的血泪;每一根梁柱,都压着忠臣的冤魂。刘聪站在楼顶,望着脚下的万里山河,突然觉得索然无味。他命人取来美酒,独自饮到三更,却在醉梦中看见刘娥的身影,她站在云端,轻声说:“陛下,这楼再高,也高不过民心啊……”

晨雾中,平阳城的更鼓声响起。刘聪踉跄着扶住栏杆,酒盏跌落在地,碎成千万片。他望着满地狼藉,突然笑了。笑声里没有得意,只有无尽的空洞。这天下,这楼阁,这美色,终究都是一场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