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龙椅上的欲望:情锁宫闱之殇 > 第4章 金莲误国

龙椅上的欲望:情锁宫闱之殇 第4章 金莲误国

作者:孤鹤啸九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9 19:58:20

萧宝卷日常只醉心两件事:一是带着卫队四处出游射猎,搅得民间鸡犬不宁;二是窝在后宫里,与一众妃嫔美人酗酒纵淫,昼夜不分。

萧宝卷还是东宫太孙的时候,按礼制纳了故宰相褚渊之女褚氏为妃,登基后便顺理成章将褚氏册封为皇后。可这褚氏虽出身名门,容貌却十分平庸,根本入不了萧宝卷的眼。自她入宫,萧宝卷便对她冷淡至极,偌大的皇后寝宫,常常数月不见皇帝身影,褚氏守着空房,活成了后宫最体面的摆设。

真正让萧宝卷上心过的,是宠妾黄氏。黄氏生得花容月貌,身段窈窕,还为萧宝卷生下了皇子萧诵。母凭子贵,黄氏当即被封为淑媛,一时风头无两。可偏偏红颜薄命,没等享几年福,黄淑媛便染病离世。

黄淑媛一死,萧宝卷虽有片刻伤感,可转头就被“后宫无人承欢”的念头填满。他堂堂一朝天子,天下美人皆是囊中之物,怎能容忍后宫冷寂?当天下午,一道选秀诏书便从宫中传出,交到了他最信任的两个宠臣茹法珍和梅虫儿手中。

这两人本就是靠着阿谀奉承爬上高位,得了皇帝的旨意,立刻雷厉风行地行动起来。他们派遣数十名宫使,分赴全国各地,凡是容貌出众的女子,不论出身贵贱,都被强行带回宫中。短短半个月,一百多名美人便被送进了后宫,个个肌肤胜雪、眉眼含情,看得萧宝卷心花怒放。

选秀结束当天,萧宝卷亲自在殿中挑选,他拉着美人的手挨个端详,时而捏捏脸颊,时而点评身段,言语轻佻不堪。待看完所有美人,他当场赏了茹法珍和梅虫儿黄金百两,又给参与选秀的宫使们封了官,喜滋滋地将这群美人纳入后宫,日夜宠幸。

从那以后,萧宝卷更是彻底泡在了后宫里。他命人将各宫打通,铺上华丽的地毯,自己带着美人穿梭其中,兴起时便在廊道里设宴,左拥右抱,酒杯不离手,美人的软语娇嗔成了他最爱的“治国良策”。有时喝到兴起,他还会让美人褪去衣衫,围着他跳舞取乐,整个后宫乌烟瘴气,毫无皇家体统。

除了偶尔心血来潮,带着人出宫射猎扰民,萧宝卷几乎半步不离后宫。朝中大小事务,全被他抛到脑后,所有诏书敕令,都由茹法珍和梅虫儿代为传出。这两人本就与专掌文书的中书舍人王之一伙,三人狼狈为奸,借着萧宝卷不理朝政的机会,肆意篡改圣旨、伪造诏令。

地方官员的任免,全看谁给的贿赂多;百姓的赈灾粮款,被他们层层克扣,最终落入自己腰包;忠臣良将稍有劝谏,便被他们扣上“谋逆”的罪名,轻则流放,重则满门抄斩。朝堂上下被这三人搅得乌烟瘴气,官员人人自危,百姓怨声载道,南齐的江山,就在萧宝卷的夜夜笙歌与宠臣的胡作非为中,一步步走向崩塌。

后宫之中,余姬与吴姬曾因容貌拔尖,一度独占萧宝卷的恩宠,一个被册封为妃,一个晋为淑媛,日日伴君左右,风光无限。可她们没得意多久,后宫便来了个能让萧宝卷魂牵梦绕的绝世妖姬潘玉儿,自此,余、吴二人彻底失宠,连萧宝卷的面都难见上一面。

这潘玉儿生得一副勾魂夺魄的模样:体态风流似雨后梨花,带着几分慵懒的娇柔;腰肢纤细如风中柳丝,走几步便晃得人眼晕;一双眸子是浸了秋水的清亮,眼波流转间,能勾走人的三魂七魄;两道眉弯似远山含黛,轻轻蹙起时,更添几分楚楚可怜。她肌肤雪白如凝脂,一头乌发似泼墨。最绝的是她那双小脚,裹得纤细小巧,不盈一握,走起路来摇曳生姿,连裙摆晃动的弧度,都透着勾人的媚态,端的是天生尤物,妖冶到了骨子里。

潘玉儿本是王敬则军中的营妓,后来王敬则起兵叛乱,兵败被杀,潘玉儿流落都中,沿街乞讨度日。也是她命好,恰逢宠臣梅虫儿出宫寻乐,一眼就看中了她的容貌,当即派人将她带回府中梳洗打扮,随后火速送入宫中献给萧宝卷。

萧宝卷初见潘玉儿,只觉眼前一亮,仿佛看到了下凡的天女,先前的余妃、吴淑媛在她面前,竟都成了俗粉。当晚便召潘玉儿侍寝,一夜温存下来,萧宝卷只觉得五体酥麻、魂销魄荡,连骨头都快被揉化了。第二天一早就下旨封潘玉儿为妃,不过一个月,又觉得妃位配不上她,直接册封为贵妃,赐居最奢华的宫殿,让她成了后宫中独一份的存在。

自潘玉儿得宠后,萧宝卷便成了“痴情种”,只求博美人一笑,花钱如流水,连眼睛都不眨一下。潘贵妃的服饰,全是用金线绣满花纹的绫罗绸缎,头上插的珠钗,颗颗都是鸽卵大的明珠;她宫中的器皿,从茶杯到食盘,无一不是纯金纯银打造,连洗手的盆都镶着宝石。单说潘贵妃手腕上戴的一只琥珀钏,通透莹润,上面还嵌着细碎的红宝,价值足足一百七十万钱,够寻常百姓家吃几辈子。

宫中主衣库的宝物很快被搬空,萧宝卷便命人去民间高价收购,不管是祖传的玉佩,还是商户珍藏的金器,只要潘贵妃喜欢,哪怕溢价十倍、百倍,也要强行买入宫。久而久之,都中金银珠宝的价格疯涨,百姓手里的宝物被搜刮一空,怨声载道,萧宝卷却全然不顾,只盼着潘贵妃能对他多笑一笑。

潘玉儿本就出身低微,得了权势后更是挥霍无度,毫无节制。今天说想要东海的珍珠,萧宝卷便派船队冒着风浪去采;明天说想看南洋的珊瑚,他便下旨让南洋诸国加急进贡。为了满足她的私欲,宫中供使们四处奔波,累死累活,稍有怠慢,便会被萧宝卷重罚,后宫上下,没人敢违逆这位潘贵妃的意愿。

就连萧宝卷最爱的出游射猎,也成了潘玉儿的专属排场。每次出游,萧宝卷必让潘贵妃身着最华丽的服饰,乘坐镶金嵌玉的凤辇走在最前面,自己则穿着丝织轻甲,头戴金箔帽,骑着高头大马跟在后面,活像个护花使者。哪怕遇上刮风下雨、严寒酷暑,他也从不叫苦,反而精神抖擞。有时骑马跑久了渴得厉害,他便下马取下腰间的水囊,跑到井边或泉边舀水,先送到潘贵妃的辇前,亲手喂她喝,等美人解渴了,他才自己猛灌几口,又翻身上马继续跟着。他的马鞍更是奢华,底下铺着三层丝锦,外面还罩着一层串好的彩珠,下雨时珠子滚落水珠,在阳光下闪着光,精致得不像话。

为了让潘贵妃看得尽兴,萧宝卷还特意安排了五六十名黄门郎骑马随行,又从市井里挑了上百名擅长奔跑的壮汉,让他们跟着队伍跑。每次出游,随从都有五六百人,跟着萧宝卷和潘贵妃的车马四处奔波,从早到晚几乎没有休息的时候,累得人仰马翻,萧宝卷却乐在其中,只觉得这样才够热闹。

要是出游到了傍晚还没尽兴,萧宝卷便会带着潘贵妃去她父亲潘宝庆家赴宴。这潘宝庆本是市井小民,因女儿得宠,被萧宝卷接入京城,赐了豪华府第,还得了个闲职。萧宝卷对他格外亲近,张口闭口喊“阿丈”,丝毫没有皇帝的架子。到了潘家,萧宝卷更是随意得不像话:潘贵妃要亲自下厨调羹做汤,他便撸起袖子,跑到井边帮她汲水;酒席摆好后,他不坐主位,反而拉着潘贵妃并排而坐,你一口我一口地喝酒;茹法珍、梅虫儿等宠臣也陪着入座,不分君臣、不论男女,猜拳行令、嬉笑打闹,污言秽语不绝于耳,把潘家的宴席搅得像个市井酒馆,荒唐至极。

萧宝卷治国无方,在“认亲”和宠人上却荒唐到了极致。他对身边的宠幸从不以官职相称,反而乱叫一通,把朝堂规矩抛得一干二净。宠臣茹法珍明明没有女儿,他却张口闭口喊“阿丈”,活像对着自家长辈;对另一个宠臣梅虫儿,他又热络地叫“阿兄”,全然忘了自己是九五之尊,对方不过是个靠谄媚上位的臣子。

而在这些受宠者里,最离谱的还要数阉人王宝孙。这王宝孙当时只有十多岁,生得一副小巧玲珑的模样,却凭着几分机灵,把萧宝卷哄得团团转。萧宝卷竟荒唐地喊他“长子”,对他的宠爱远超一般臣下,连宠冠后宫的潘贵妃,也对这小阉奴另眼相看。

潘贵妃常把王宝孙抱到膝上,像逗弄宠物似的喂他喝酒,两人说说笑笑,亲昵得不像话。有时酒过三巡,潘贵妃兴起,还会让王宝孙留在自己的御榻旁过夜,宫里人看了都心惊胆战,却没人敢多嘴,毕竟连皇帝都不管,谁还敢触这个霉头?

得了帝后双重宠爱,王宝孙的胆子越来越大,小小年纪便开始恃宠生骄,渐渐把手伸到了朝政上。他仗着萧宝卷的信任,常常在御书房里随意翻看奏折,甚至趁着萧宝卷和潘贵妃寻欢作乐时,偷偷改诏易敕,把朝廷的旨意改得面目全非。朝中大臣若有不从,他便在萧宝卷耳边搬弄是非,轻则罢官,重则下狱,满朝文武对这个十岁阉奴又恨又怕,却没人敢反抗。

连梅虫儿、王之这些原本权倾朝野的宠臣,见了王宝孙都要退避三舍,生怕被他抓住把柄。更荒唐的是,王宝孙有时竟骑着马直接闯进大殿,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呵斥萧宝卷,语气嚣张至极。可萧宝卷却丝毫不生气,反而觉得这“长子”性子直率,依旧日夜把他留在身边伺候,对他的宠怜比对潘贵妃还要多几分。

一个十岁阉奴,凭着帝后的荒唐宠爱,竟能骑到皇帝头上、操控朝政,南齐的朝堂,早已被萧宝卷搅得乌烟瘴气。

可萧宝卷从不管这些,他的心思全在寻欢作乐上。这夜,夜色如墨,皇宫外却被火把照得亮如白昼,萧宝卷正搂着潘贵妃,带着数百随从出宫夜游。马蹄踏过青石长街,溅起细碎的火星;潘贵妃的软语娇笑混着丝竹声,飘得老远。萧宝卷骑在马上,时不时转头与辇中的美人说笑,只觉得这人间极乐,不过如此。

他哪里知道,此刻的禁宫内,一场灭顶之灾正悄然降临。起初只是东宫一角的烛火引燃了纱帐,夜风一吹,火势瞬间窜起,如猛兽般吞噬着木质宫殿。烈焰滚滚成海,染红了半边夜空,浓烟翻腾着直冲霄汉,梁木燃烧的噼啪声、宫女太监的惨叫声混杂在一起,刺耳至极。可皇宫宫门夜夜紧闭,没有皇帝的敕令,侍卫们谁敢擅自开门救火?

宫外的萧宝卷还在与潘贵妃嬉闹,直到内侍跌跌撞撞跑来报信,他才惊觉大事不妙。可等他拍马疾驰回宫,传下开门的旨意时,宫内早已成了一片焦土。三千多间宫殿化为灰烬,断壁残垣间还冒着青烟,烧死的宫人尸体焦黑蜷缩,触目惊心。而萧宝卷望着这片废墟,也只是皱了皱眉,轻叹了句“可惜了那些好殿宇”,全然没提那些葬身火海的性命。

火灾过后,后宫的妃嫔们吓得魂不附体,纷纷传言是鬼魅作祟纵火。这时,有个叫赵鬼的宫臣站了出来,他读过《西京赋》,趁机在萧宝卷面前引经据典:“当年汉武帝的柏梁台被烧后,便修建了更华丽的建章宫,陛下何不效仿,重建新殿?”

这话正说到萧宝卷心坎里。他本就对先帝留下的宫殿不满,当年建的兴光楼,四周用青漆粉刷,宫人都叫它“青楼”,萧宝卷早就嗤之以鼻:“先祖真是不懂精巧,刷什么青漆,要是全用琉璃多气派!”如今宫殿被烧,正好给了他“弃旧图新”的理由。他当即拍板,征调数万工匠,要建仙华、神仙、芳乐、玉寿等殿,且规格必须远超从前。

为了让潘贵妃和一众美人早日住进新殿,萧宝卷下了死命令,限定工期极短。工匠们被迫昼夜赶工,累得倒在工地上的不计其数,可进度还是赶不上萧宝卷的要求。情急之下,他竟下令把京城内外寺庙里的玉石狮象、石雕摆件全拆下来,运进宫中充当装饰,管它是佛门圣物,只要能让新殿看着气派,什么规矩都能抛到脑后。

建殿耗资如流水,很快就把宫内的库藏掏空了。萧宝卷眼睛都不眨,立刻下旨:京城所有酒肆,把该缴的租税钱全折成金银,直接送进宫里;全国范围内,所有桥梁、水利工程全部停建,省下的钱款全挪来建宫殿。这下可苦了百姓,各地的水利设施没人修缮,一旦遇上洪涝旱灾,庄稼全得毁,可萧宝卷哪顾得上这些,他满脑子都是新殿建成后,和潘贵妃寻欢作乐的场景。

为了这座耗费民脂民膏的宫殿群,数万工匠日夜不休,不少人累倒在工地上,甚至丢了性命。终于,新殿落成,宫禁内又恢复了往日的宏丽:殿宇巍峨矗立,飞檐翘角直刺苍穹;楼阁高耸入云,朱红梁柱上雕满龙凤;地面铺着厚重金砖,墙壁嵌着各色珠玉,连窗棂都用金丝缠绕,比火灾前的旧宫还要奢华数倍。

萧宝卷立刻将后宫妃嫔分到各殿居住,自己则寸步不离潘贵妃,与她同住仙华殿。

在一众新殿中,仙华殿堪称奢华之最,每一处细节都透着萧宝卷不惜血本的宠溺。为博美人欢心,他特意下旨,让工匠熔铸纯金,打造出千百朵栩栩如生的莲花,再一片片精心镶嵌在宫殿的地面上。阳光透过珠玉帘幕洒进来时,金莲花泛着耀眼的光泽,仿佛真莲盛开在金砖之上。

每当潘贵妃身着绣满鸾凤的绫罗绸缎,迈着那“不盈一握”的纤细小脚,在金莲花上徐徐行走,裙摆轻扫过花瓣,金莲花便随着脚步微微晃动,光影流转间,美人的身姿与金莲相映,真真是“花随足动,足逐花娇”。萧宝卷总爱站在一旁,眼神痴迷地盯着潘贵妃的脚步,看得入了神,便忍不住拍手叫好,声音里满是得意:“这哪里是走路,简直是步步生莲花啊!”

此后,新殿里日日摆宴,夜夜笙歌,丝竹之声不绝于耳。他搂着潘贵妃左拥右抱,杯不离手,朝政早已被抛到九霄云外,依旧过着朝夕纵淫、游手好闲的日子。

可他沉浸在温柔乡中,全然没看见宫外的民不聊生。水利荒废导致田地歉收,赋税苛重压得百姓喘不过气,朝堂上奸臣当道、忠良尽散。南齐的江山,早已被他的荒唐折腾得摇摇欲坠,而他身死国亡的那一天,已在不远处悄然等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