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扇-9“秦岭”改良部件的生产和测试,进入了一个短暂的等待期。
就像一场大战役后,最精锐的部队也需要重新装填弹药。
303研究所这台高速运转了七十二小时的战争机器,终于得到了一丝喘息的机会。
高志强找到许燃的时候,他正坐在办公室里,对着一台笔记本电脑,屏幕上是密密麻麻的湍流模型。
“嘿!我说你小子是不是铁打的?”
高志强大步流星地走进来,一把合上了许燃的电脑,浓眉倒竖,“走走走!跟我出去放放风!
再这么憋下去,脑子非得长出蘑菇来!”
许燃扶了扶眼镜,面无表情:“高总工,我的大脑缓存利用率还有43%,不存在宕机风险。”
“去你娘的缓存!”
高志强哭笑不得,直接上手把他从椅子上拎了起来,“少跟我扯这些听不懂的!
你给‘秦岭’看好了心病,我总不能让你这尊大佛在我这一亩三分地累出个好歹来!
隔壁就是西飞设计所,带你去看看咱们的飞机,完整的飞机!
不比你天天对着一堆零件强?”
西飞设计所,全称航空工业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
华夏所有“飞豹”、“运-20”的娘家,一个与303所相爱相杀了几十年的邻居。
许燃想了想,似乎有道理。
分析完整的系统,确实比只研究子模块,更能理解设计思想的全貌。
于是他点了点头。
……
西飞,一号总装机库。
巨大得能塞下两座足球场的空间里,弥漫着液压油和航空煤油混合的独特味道。
机库最深处的角落,停放着一架显得有些格格不入的战斗机。
它的机身修长得像一支雪茄,巨大的三角形机翼从机身两侧干净利落地伸展开来,充满了上个世纪冷战时期暴力美学的气息。
歼-8战斗机。
华夏航空工业史上,一款让人心情无比复杂的飞机。
它脱胎于米格-21,却又承载了华夏航空人“高空高速”的最初梦想。
“许老师,您看,就是这宝贝疙瘩,也是我们现在最头疼的‘老大难’!”
一个二十七八岁,穿着蓝色工装,戴着黑框眼镜,看起来充满活力的年轻设计师迎了上来,自我介绍叫赵鹏。
他说话语速很快,像一串机关枪,指着那架歼-8,眼神里是又爱又恨。
“我们想给它做个现代化升级的验证平台。
说白了,就是‘魔改’!
这机身底子好啊,两台涡喷-7发动机推着,高空冲起来,F-22都追不上!
绝对是咱们国土防空的一把好手!”
赵鹏说着,激动地拍了拍歼-8标志性的机头。
“砰砰”的金属声回荡在机库里。
“可问题就出在这儿!这个鼻子!”
他像是跟这机头有仇,又狠狠地锤了两下,“机头进气!我们从米格-21那儿学来的老古董设计!
好看是好看,可它把整个机头最宝贵的空间全占了!
我们现在想给它换个大口径的相控阵雷达,根本没地方塞!
现在这雷达,就一小铁盘子,索敌距离近得可怜!
在现代空战里,就是个睁眼瞎!
人家一百五十公里外就把你锁了,你飞到五十公里,屏幕上还是一片雪花!
这仗还怎么打!”
赵鹏越说越激动,简直是把许燃当成了倒苦水的垃圾桶。
“我们也想改啊!”
他烦躁地抓了抓本就乱糟糟的头发,“所里立了好几个项目,想学F-4‘鬼怪’那样,改成两侧进气!
可您看这机身,就是根筷子!
在两侧挖两个大洞,整个机身的结构都得重新设计!
气动外形更是全乱了套!”
他指着旁边一台电脑上显示的CFD(计算流体动力学)仿真图像,上面一架改得不伦不类的歼-8模型,周围的气流线乱得像一锅煮烂的面条。
“我们算了小半年了!
出来的结果,要么是飞起来跟板砖似的,要么就是一做机动,空中解体!
项目彻底僵住了!
高空高速的优势没保住,机动性还丢了!里外不是人!”
赵鹏说着,一脚踹在了歼-8粗壮的起落架轮胎上。
“废物!”
他像是骂飞机,又像是在骂自己无能。
旁边几个年轻设计师也凑了过来,脸上都是一副感同身受的便秘表情。
这个难题,已经快把他们这群新生代的设计师给逼疯了。
一个经典,却又被时代牢牢锁死了上限的平台。
就像一个天生神力的武林高手,却偏偏生了双深度近视眼。
有力,却打不着人。
高志强在一旁听着,只是无奈地摇了摇头。
设计所的难处,他这个搞发动机的,再清楚不过了。
心病,还得心药医。
机体的问题,也得飞机设计师自己想办法。
他本想安慰几句,却发现许燃从头到尾一言不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