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白衣盗 > 第25章 密室相逢智斗勇

白衣盗 第25章 密室相逢智斗勇

作者:囹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9 16:23:24

书房的空气,在赵茂翻身而入的刹那,仿佛被抽空,凝固成坚硬的琥珀。跳跃的烛光,将两人对峙的身影投在墙壁上,拉长、扭曲,如同两尊即将展开搏杀的古神雕塑。

李致贤依旧端坐在书案之后,神色平静,甚至带着一丝早已料到的淡然。他没有呼喊护卫,也没有做出任何防御姿态,只是目光沉静地打量着眼前的黑衣人。尽管对方蒙着面,但那挺拔的身形,锐利如鹰隼的眼神,以及周身散发出的、混杂着江湖草莽的悍勇与一种奇特的、难以言喻的贵气的矛盾气质,都与他心中勾勒的“茂儿爷”形象高度重合。

“阁下深夜造访,想必不是来取李某性命的。”李致贤率先开口,声音平稳,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寂静,“否则,方才在窗外,便已动手了。”

赵茂站在光影交界处,蒙面巾下的嘴角似乎微微动了一下,声音透过布料,带着一丝沙哑和冷冽:“李大人倒是镇定。就不怕我是来杀你灭口的?你知道了不该知道的事情。”

“若是灭口,齐老丈此刻已是一具尸体,你也无需现身与我废话。”李致贤轻轻摇头,目光锐利如刀,仿佛要穿透那层黑巾,直视对方的内心,“你此来,是为了确认。确认我李致贤,究竟是敌是友。”

一句话,直接点破了赵茂的心事。

赵茂眼神微凝,心中对这位中枢令的评价,不由得又提高了几分。此人不仅心思缜密,胆识更是过人。

“是敌是友,岂是空口白话所能断定?”赵茂冷哼一声,向前迈了一步,烛光映亮了他那双充满戒备与审视的眼睛,“李大人身为朝廷中枢令,奉旨缉拿‘茂儿爷’。如今却私下接触关键证人,探听皇室秘辛。你让赵某如何相信,你这不是在设局引我入彀,好一网打尽?”

“设局?”李致贤微微一笑,那笑容里带着几分嘲讽,却又坦荡,“若为设局,我大可调动重兵,将齐老丈住所围得水泄不通,守株待兔,何必亲身犯险,与他密谈良久?又何必在此独坐,等你前来?张世荣欲除我而后快,昨夜档案库一把火,烧的不只是卷宗,更是他急于掩盖的罪证。这一点,阁下应当比我更清楚。”

他提及张世荣和档案库之火,意在表明自己与张世荣并非一路,甚至同样身处险境。

赵茂沉默了片刻,李致贤的话,逻辑上无懈可击。但他多年的江湖生涯,早已习惯了不轻信任何人,尤其是官面上的人。

“即便你与张世荣不是一路,但你终究是皇帝的臣子。”赵茂语气依旧冰冷,“皇帝当年能听信谗言,废黜我父,如今又岂会轻易推翻自己当年的决定?你追寻所谓‘公道’,最终不过是镜花水月,甚至可能引火烧身!你让我如何相信,你有能力,且有决心,走到最后?”

这才是他最核心的疑虑。他不怕死,但他怕希望燃起后又熄灭,怕养父和齐叔他们的牺牲,最终变得毫无意义。

李致贤闻言,神色变得郑重起来。他缓缓站起身,绕过书案,走到赵茂面前不远处,两人之间仅隔着数步之遥,烛光将他们的脸庞都映照得清晰起来。

“能力与否,非口舌所能证明。但决心,”李致贤目光如炬,一字一句道,“李某的决心,在于‘是非’二字,在于‘律法’本意乃为惩奸除恶、彰善瘅恶,而非成为权贵掩盖罪行之工具!太子殿下若果真蒙冤,这便是帝国肌体上最大的一颗毒疮,若不剜除,遗祸无穷!这与我是谁的臣子无关,这与天下公道有关!”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撼人心魄的力量,那是源于内心坚定信念的力量。

“至于皇帝陛下……”李致贤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复杂,“陛下乃天下之主,自有其权衡与考量。但正因如此,我们才需要拿出无可辩驳的铁证!需要让陛下看到,当年的决定,是建立在谎言与构陷之上!这非是逼迫,而是呈请!为君者,亦不愿青史留下昏聩之名!”

他看着赵茂的眼睛,语气愈发诚恳:“阁下……不,殿下。”他终于用上了这个敬称,“你隐忍多年,行侠仗义,搜集罪证,所为者,难道不也是撕开这层黑幕,还先太子一个清白,告慰忠魂吗?我们目标一致,为何不能殊途同归?”

“殿下”二字入耳,赵茂身体几不可察地微微一震。这个称呼,对他而言,既陌生又沉重,承载着血海深仇和无法推卸的责任。李致贤直接点明他的身份,并将他的行为拔高到“殊途同归”的层面,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触动了他。

但他依旧没有轻易松口。江湖的险恶告诉他,越是动人的话语,背后可能隐藏着越深的陷阱。

“李大人巧舌如簧,赵某佩服。”赵茂语气稍缓,但警惕未减,“但空口无凭。你欲合作,总需拿出些实际的诚意,而非空谈大义。”

李致贤知道,这是最关键的时刻。他需要拿出足以让对方信服的“投名状”。

他转身,从书案的暗格中,取出了两样东西。一样是那块从齐松年处得来的无字木牌,另一样,则是一份他刚刚书写完毕、墨迹未干的密折副本。

他将木牌推向赵茂:“此物,乃齐老丈交予我,说是‘山中老木’的信物。李某不知另一半在何处,但此物,足可证明我已知晓核心秘密,并取得了齐老丈的部分信任。”

接着,他拿起那份密折副本,却没有直接递给赵茂,而是展开,让其能看到上面的内容。上面清晰地罗列了张世荣结党营私、贪腐受贿、以及近年来其党羽多项不法行为的初步证据,其中一些,甚至引用了“茂儿爷”之前散播出来的部分账本数据!

“这份奏章,我本打算在搜集到关于旧案的更完整证据后,一并上呈。”李致贤沉声道,“但如今,我可以先将其中涉及张世荣近年来罪证的部分,单独呈递。此举虽不足以扳倒他,却足以在朝堂上掀起风波,打乱他的阵脚,让他无暇他顾,为我们后续调查旧案争取时间。这,可算得诚意?”

赵茂的目光扫过那份密折,上面的条条款款,证据确凿,许多信息甚至比他掌握的还要详尽。他能看出,李致贤是真正在用心搜集张世荣的罪证,并非虚言。而且,愿意先行上奏部分内容,这确实是一种冒险,也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表态。

密室中再次陷入沉默。烛火摇曳,映照着赵茂变幻不定的眼神。他在权衡,在判断。李致贤的每一句话,每一个举动,似乎都指向合作的可能。但多年的仇恨与隐藏,让他无法轻易踏出这一步。

良久,赵茂缓缓抬起头,目光重新变得锐利,他盯着李致贤,问出了最后一个,也是最致命的问题:

“即便你我合作,扳倒了张世荣,甚至找到了足够的证据证明我父清白。然后呢?李大人,你身为臣子,届时将如何对待我这个……流落江湖十数载,且身负‘盗匪’之名的皇孙?”

这个问题,直指核心,关乎权力,关乎未来,也关乎李致贤最根本的立场。

是扶持他认祖归宗,争夺那至高无上的权位?还是将他作为平息旧案风波的工具,事后兔死狗烹?

李致贤迎着他的目光,没有丝毫回避,坦然道:“殿下,李某所求,始终是‘公道’二字。若证据确凿,沉冤得雪,殿下身份得以恢复,乃是天理昭彰。至于日后……殿下是愿重返宫廷,承继大统,还是愿寄情山水,逍遥一生,那是殿下自己的选择。李某身为臣子,只会恪守臣节,辅佐该辅佐之人,维护朝廷法度与江山稳定。绝不会行那操控皇权、谋取私利之事。”

他的回答,既表明了对赵茂身份的认可,也划清了自己的界限——他忠于的是公道与朝廷,而非某个具体的、可能带来动荡的皇位继承人。这反而让他的话语,增添了几分可信度。

赵茂深深地看了李致贤一眼,仿佛要将他灵魂深处都看透。终于,他眼中那冰封般的警惕,开始缓缓融化。

他伸出手,没有去接那份密折,而是拿起了桌上的那块无字木牌,指尖在其光滑的表面上轻轻摩挲着,感受着那熟悉的温润与异香。

“这块木牌,”赵茂的声音低沉下来,带着一丝追忆,“另一半,在养父……在‘山中老木’手中。他临终前告诉我,持完整木牌相见者,可托付性命。”

他抬起眼,看向李致贤:“李大人,你虽只持一半,但你的言行……我暂且信你三分。”

这“三分”信任,对于身处他这等境地的赵茂而言,已是极其难得。

“不过,合作可以,但需约法三章。”赵茂语气转冷,带着江湖人的干脆与强硬,“第一,齐叔安危,由我的人负责,你不得干涉,更不得再利用他。第二,调查过程中,你我单线联系,方式由我定,你的人不得跟踪探查我的落脚之处及兄弟们的身份。第三,在最终扳倒张世荣、证据确凿之前,我的身份,绝不可泄露给第四人知晓,包括皇帝!”

这三个条件,旨在保护他自身及其势力的安全,也是合作的基础。

李致贤没有丝毫犹豫,颔首道:“可。依殿下所言。”

至此,一场充满智斗与勇气的密室谈判,终于初步达成了脆弱的共识。官与盗,在这摇曳的烛光下,因为一个共同的目标,暂时结成了同盟。

赵茂将木牌收起,沉声道:“既如此,张世荣那边,你按计划上奏,搅乱视线。旧案证据,我会继续通过我的渠道搜集,尤其是当年直接参与构陷的几个关键人物,他们手中,或许还有活口或物证。”

“好。”李致贤点头,“我也会加紧追查玉佩下落,以及当年经手案子的其他相关人员。我们保持联络。”

赵茂不再多言,对着李致贤微微抱拳,算是行了半个江湖礼节。随即,他身形一闪,如同来时一般,悄无声息地来到窗边,推开窗户,敏捷地翻了出去,融入沉沉夜色,消失不见。

李致贤走到窗边,望着赵茂消失的方向,久久不语。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脚下的路,将更加凶险,但也真正看到了拨云见日的希望。

然而,就在他准备关窗的那一刻,眼角的余光,似乎瞥见远处另一座建筑的屋脊上,有一道极淡的影子,如同青烟般,一闪而逝。

速度极快,若非他目力极佳且心神专注,几乎会以为是错觉。

那不是赵茂离去的方向。

李致贤的心,猛地一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