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白衣盗 > 第24章 茂儿爷夜探府衙

白衣盗 第24章 茂儿爷夜探府衙

作者:囹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9 16:23:24

“有缘人……山中老木……”

这八个字,如同八把无形的重锤,狠狠砸在齐松年脆弱的心房上。他浑身的力量仿佛瞬间被抽空,若不是李致贤搀扶,几乎要瘫软在地。浑浊的老眼死死盯着李致贤,里面充满了极致的震惊、恐惧,以及一丝……难以置信的、如同死灰复燃般的微光。

李致贤扶着他,在屋内唯一那张吱呀作响的破旧木凳上坐下。自己则拉过旁边一个充当凳子的树墩,坐在对面,目光平静而坦诚地看着齐松年,等待着他从这巨大的冲击中缓过神来。

小屋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只有齐松年粗重、紊乱的喘息声,和油灯灯芯偶尔爆开的轻微噼啪声。

屋外,影刃如同冰冷的石像,依旧潜伏在阁楼的阴影里,耐心等待着。而另一侧的赵茂,则几乎将全身的感官都提升到了极致,心脏因为那隐约捕捉到的暗语和齐叔剧烈的反应而狂跳不止,按在剑柄上的手,指节已然发白。

时间,在屋内屋外这诡异的寂静与紧绷中,一分一秒地流逝。

良久,齐松年才像是终于找回了一丝力气,他抬起头,声音嘶哑干涩,仿佛砂纸摩擦:“你……你究竟是谁?你怎么会……怎么会知道……”

“我是李致贤,当朝中枢令。”李致贤坦然道出身份,看到齐松年眼中瞬间涌起的、更深沉的恐惧,他语气放缓,解释道,“老丈不必惊慌。李某知晓此事,并非通过官方卷宗——那些记载着不实之词的纸张,昨夜已在档案库的一场‘意外’大火中,多半化为灰烬了。”

齐松年瞳孔一缩,档案库失火的消息,他这种底层小民尚且听闻,原来竟是……他不敢细想。

李致贤继续道:“李某是通过其他线索,一路追查至此。追查那枚牵扯皇室血脉的龙凤玉佩,追查专惩贪官污吏、却将所得大多散于贫苦的‘茂儿爷’,追查那精妙绝伦、内藏玄机的猫鹰标记……最终,查到了当年在内务府匠作机构,因太子案牵连而隐匿市井的金石匠人,齐松年,齐老丈您这里。”

他的话语清晰而平稳,将一条完整的调查链条展现在齐松年面前,既展示了其能力与决心,也间接表明,他并非依靠那些被篡改的官方定论,而是在追寻被掩盖的真相。

齐松年听着,脸上的恐惧之色稍缓,但警惕依旧。他沉默着,像是在消化这些信息,又像是在权衡。

李致贤知道,仅凭这些,还不足以让这位守密十七年的老人彻底开口。他需要拿出更多的诚意,也需要触及那最核心的承诺。

“齐老丈,”李致贤身体微微前倾,声音压得更低,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真诚,“李某可以明确告知于你,我追查此案,并非为了维护那被粉饰的‘稳定’,亦非为了迎合某些权贵的私欲。我所求者,唯‘公道’二字。为蒙冤者申雪,为受害者也讨还一个公道,此为为官之本,亦是为人之本。”

他目光灼灼地看着齐松年:“我不知当年‘山中老木’托付于你的是何物,亦不知那‘有缘人’需要满足何种条件。但李某今日前来,并非巧言令色,诈取秘密。而是希望老丈能明白,你所守护的东西,或许正是揭开真相、还世间一个朗朗乾坤的关键。太子殿下若果真蒙受不白之冤,岂能令其永沉海底,令忠魂含恨九泉?令其后人流落江湖,背负盗匪之名?”

“其后人”三个字,如同最后一根稻草,压垮了齐松年心中最后的犹豫与堤防。他猛地抬起头,老眼之中泪水瞬间盈眶,声音颤抖得不成样子:“你……你都知道?你……你见过少爷了?!”

他口中的“少爷”,自然就是赵茂。

李致贤缓缓摇头:“尚未正式相见。但种种迹象表明,‘茂儿爷’行事虽偏激,却心存侠义,目标明确,与太子旧案牵扯极深。我推测,他极可能就是当年侥幸脱逃的太子血脉。”

虽然没有直接承认,但这番话,无疑证实了李致贤对赵茂身份的判断,也表明他并非要将“茂儿爷”单纯作为罪犯缉拿。

齐松年的心理防线,在这一刻,终于彻底崩溃了。十七年的隐忍,十七年的恐惧,十七年守着秘密和承诺的孤寂与沉重,在这一刻,仿佛找到了一个可以倾诉、可以托付的出口。泪水沿着他深刻的皱纹滚落,他哽咽着,几乎语无伦次:

“是……是……少爷他……他苦啊……老爷他……死得冤啊……”

李致贤没有催促,只是静静地听着,任由老人宣泄着积压了十七年的情绪。他知道,突破口已经打开了。

屋外,赵茂听不清屋内具体的对话内容,但他能看到齐叔剧烈颤抖的肩膀和那不断抹泪的动作。他的心紧紧揪着,既担心齐叔承受不住压力,又极度渴望知道那位李大人到底说了什么,竟能让齐叔如此失态。他强忍着破门而入的冲动,只能通过齐叔的反应,来判断局势的走向。

而阁楼上的影刃,虽然听不清具体内容,但也能看到齐松年那明显是在哭泣和激动倾诉的姿态。他眉头皱得更紧,意识到李致贤与这老匠人之间的关系,绝非寻常。他默默地将这一情况记下,准备如实向相爷汇报。

屋内,齐松年的情绪渐渐平复了一些。他用袖子胡乱地擦了把脸,深吸一口气,看着李致贤,眼神虽然依旧红肿,却多了一丝决绝。

“李……李大人,”他声音依旧沙哑,却稳定了许多,“您既然能说出‘有缘人’和‘山中老木’,又查到了这一步……老奴……老奴信您一次。”

他挣扎着站起身,走到墙角那松动砖块的位置,颤抖着将其取出,小心翼翼地将那个用破布包裹的长条物件拿了出来。这一次,他没有再紧紧抱在怀里,而是郑重地,将其放在了李致贤面前的破木桌上。

“老爷……就是您说的‘山中老木’,他临终前,将这个交给老奴。他说……若遇真正的‘有缘人’,问起旧事,可将此物交出,并……并告知当年真相。”

李致贤的目光落在那破布包裹上,心中亦不免有些激动。他伸出手,轻轻地将那层层破布解开。

里面露出的,并非他预想中的书信或玉佩,而是……一套保养得极好、寒光闪闪的雕刻工具,以及几块质地不一的玉石胚料。在工具旁边,还有那块颜色深暗的无字木牌。

齐松年指着那套工具和玉石,老眼中流露出追忆与痛楚:“老爷说……真正的证据,早已被他藏在更安全的地方。这套工具……是信物。当年,就是老奴用这套工具,为太子殿下雕刻了那枚……那枚龙凤玉佩的母版。后来……后来也是老爷找到我,让我根据记忆,仿制了另一枚几乎一模一样的……用来……用来迷惑视线……”

李致贤心中一震!原来齐松年不仅是知情者,更是那关键信物的直接参与者!他拿起那块无字木牌,触手温润异香。

“那这木牌?”

“这是老爷的信物。”齐松年道,“他说……持此木牌另一半者,或其指定之人,便是‘有缘人’。老爷没说那另一半在谁手中,只让我等待。”

李致贤摩挲着木牌,心中念头飞转。这木牌显然材质特殊,绝非寻常之物,很可能与某种身份或约定有关。

“齐老丈,请将你所知的,关于太子殿下被冤,关于‘山中老木’,关于……少爷的一切,都告诉我。”李致贤沉声道。

齐松年点了点头,陷入了漫长的回忆之中。他开始断断续续地讲述起来,从太子殿下当年的仁德与刚直,讲到如何触怒了以张世荣为首的权贵集团;讲到张世荣如何罗织罪名、伪造证据;讲到那场突如其来的宫廷政变,太子府被查抄,血流成河;讲到那位被称为“老爷”的东宫侍卫统领,如何冒着九死一生,从乱军中救出尚在襁褓中的皇孙;讲到他们如何隐姓埋名,逃出京城,最终在茂山落草,而老爷为了掩护他和孩子,也为了积蓄力量,不得不成为世人眼中的“土匪”;讲到老爷如何将一身文武艺倾囊相授,如何教导皇孙不忘血海深仇,更要心存仁念,劫富济贫;讲到老爷临终前的托付,让他这知晓玉佩秘密的老匠人潜回京城,隐匿下来,等待时机,将真相和信物,交还给值得托付的“有缘人”……

老人的叙述时而清晰,时而模糊,夹杂着太多的痛苦与泪水,但一条清晰的、充满血泪的太子冤案与皇孙流落脉络,已然呈现在李致贤面前。

李致贤静静地听着,心中波澜起伏。虽然很多细节与他之前的推断相符,但亲耳听到这来自亲历者的血泪控诉,感受依旧截然不同。愤怒、悲悯、以及对张世荣等人滔天罪行的痛恨,交织在他心头。

时间在老人的叙述中飞快流逝,窗外的天色,不知不觉间,已从午后转向了黄昏。

当李致贤终于从小屋中走出时,夕阳的余晖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他脸上看不出过多的表情,依旧是那般沉静,只是眼神深处,多了一分沉重与决然。

他回头,对着门内躬身送行的齐松年,轻轻点了点头,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道:“老丈保重,今日之言,出你之口,入我之耳。暂且忍耐,静待时机。”

齐松年老泪纵横,重重地点了点头,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又仿佛将更重的期望,寄托在了这位“李大人”身上。

李致贤转身,步履沉稳地离开了小巷,消失在渐浓的暮色之中。

他走后不久,影刃也从阁楼悄然退去,他需要立刻将“李致贤与老匠人密谈良久,老匠人情绪激动”这一重要情报,汇报给张相爷。

而赵茂,在确认李致贤远离,且附近再无其他可疑人物后,如同夜枭般,悄无声息地滑入了齐松年的小屋。

“齐叔!”赵茂一把扶住依旧有些虚弱的老人,急切地问道,“他到底跟您说了什么?您……您都告诉他了?”

齐松年看着赵茂,眼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有欣慰,有担忧,更有一种如释重负。他拉着赵茂的手,将李致贤的来访、对话、以及他最终选择相信并说出部分真相的经过,简要地叙述了一遍。

“……少爷,老奴……老奴不知道做得对不对……但那位李大人,他知道暗语,他在查真相,他似乎……真的想还老爷和殿下一个公道……老奴觉得,他或许……就是老爷等待的‘有缘人’……”

赵茂听着,眉头紧锁,心中如同翻江倒海。李致贤知道了他的身份!知道了养父的存在!知道了当年的冤情!

这是巨大的风险!但……齐叔的判断,也并非没有道理。李致贤此人,与他之前遇到的所有官员都不同。他缉拿“茂儿爷”的态度并不积极,反而将更多精力放在了调查旧案上……

是陷阱?还是契机?

他无法立刻做出判断。但他知道,他必须亲自去确认!确认这位李致贤,到底是心怀叵测的敌人,还是可能携手并战的……盟友?

一个大胆而危险的念头,在他心中成形。

夜,深沉。

中枢令衙门在经过白日的喧嚣后,也陷入了寂静。书房内,李致贤并未休息,他正在灯下,将今日从齐松年处得到的信息,用特殊的笔墨,仔细记录下来。这些口供,结合陆明保留下来的卷宗,已然构成了一条相对完整的证据链。

然而,他知道,仅凭这些,还不足以扳倒根深蒂固的张世荣,更不足以让皇帝下决心推翻十几年前的定案。他还需要更确凿的证据,尤其是……能与那枚龙凤玉佩,以及皇孙赵茂身份直接相互印证的东西。

就在他凝神思索之际,忽然,书房的窗户发出了一声极轻微的、如同被风吹动的石子击中的声响。

李致贤执笔的手微微一顿,却没有立刻抬头,也没有呼喊护卫。他缓缓放下笔,目光平静地望向那扇窗户,沉声道:“窗外是哪位朋友?既然来了,何不进来一叙?”

窗外寂静了片刻。

随即,窗户被无声无息地推开,一道黑色的、矫健的身影,如同融入夜色的猎豹,轻巧地翻了进来,落地无声。

来人一身夜行衣,脸上蒙着黑巾,只露出一双亮得惊人、带着审视与警惕光芒的眼睛。

正是赵茂。

他站在书房中央,与坐在书案后的李致贤,隔着跳跃的灯烛光芒,遥遥对视。

空气,仿佛在这一刻凝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