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白衣盗 > 第27章 追踪特殊销赃路

白衣盗 第27章 追踪特殊销赃路

作者:囹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9 16:23:24

李福领命而去已有三日,中枢令衙门内外,依旧维持着一种诡异的平静。张世荣那边似乎暂时收敛了锋芒,未再派人前来“拜会”或明目张胆地设置障碍,但这种沉默反而更像暴风雨前的压抑,透着山雨欲来的危险气息。茂儿爷自官仓一役后,也再次蛰伏,京城仿佛又回到了往日的秩序,只有市井间偶尔流传的、关于那位神秘义盗的种种传说,证明着那场风波并非幻觉。

李致贤深知这平静下的暗流汹涌。他按捺住内心的焦灼,表面上依旧按部就班地处理着衙门公务,翻阅着那些无关痛痒的文书,仿佛已接受了被架空的现状。然而暗地里,他所有的神经都紧绷着,等待着李福那边的消息,同时也在脑海中不断推演、完善着以济贫院为突破口的调查思路。

他清楚地意识到,追踪茂儿爷的销赃路径,远比直接抓捕其人要复杂和隐秘得多。这不仅仅是在追查一个罪犯,更像是在解剖一个精心构建的、游走于光与暗之间的特殊系统。常规的当铺、古董行、黑市,对于茂儿爷这等人物而言,风险太高,痕迹太明显。他必须将目光投向那些更不引人注目,甚至带着“善”之伪装的角落。

第四日傍晚,华灯初上,李福才风尘仆仆地回到李府书房。他面色疲惫,眼中却带着一丝压抑不住的兴奋。

“老爷,有眉目了!”李福顾不上喝口水,压低声音急促道。

李致贤精神一振,示意他坐下慢慢说:“如何?可查到什么?”

“按老爷的吩咐,小人避开了所有官面上的渠道,动用了几条极为隐秘的私人关系,从几个不同方向暗中查访。”李福喘了口气,接过李致贤递来的温茶一饮而尽,继续道,“京城内外,大小寺庙二十七座,道观九座,各类善堂、济贫院不下五十处。明面上的香火捐赠、善士乐施,账目大多清晰可查,与茂儿爷行动的时间、特征难有关联。”

李致贤并不意外,若如此容易便能查到,茂儿爷也混不到今日。

“但是,”李福话锋一转,声音压得更低,“在排查这些机构的实际运作和底层人员口风时,小人发现了几处异常。”

“哦?细细说来。”

“其一,是城西‘永济堂’,一家老字号的善堂,主要施粥赠药。表面上看,其资金来源于几位城南富商的定期捐赠。但小人买通了一个在里面帮工多年的老灶头,据他酒后失言,永济堂近两年来,每隔两三月,总会在深夜收到一笔‘无名捐’。来的不是富商家的仆役,而是几个陌生的精壮汉子,抬着沉甸甸的箱子,交给堂主后便迅速离开,从不留名。箱子里具体是何物,老灶头级别低,无从得知,但他曾偶然瞥见一次开箱,里面似乎是……成锭的官银!”

“官银?”李致贤瞳孔微缩。官银皆有铭文标记,民间流通需熔铸重炼,极为敏感。若茂儿爷所盗财物中夹杂官银,通过这种方式“洗白”再用于济贫,倒是一条隐蔽的路径。

“其二,更可疑的是南城外的‘慈幼局’,专门收容孤儿弃婴。”李福继续道,“此地更为偏僻,捐赠来源也杂。小人设法接触到了一个曾在那里做过三个月短工的木匠。他说,约莫半年前,慈幼局后院一间废弃的库房突然被启用,常有生面孔出入,且戒备森严,连他们这些做工的都不能靠近。他曾无意中听到看守的两人低声交谈,提到什么‘猫爷送来的米粮够吃半年’、‘这次的书册笔墨都是上等货’之类的话。”

“猫爷?”李致贤敏锐地捕捉到这个称呼。

“是,那木匠听得真切,就是‘猫爷’。而且,他提到那些米粮的包装麻袋,质地特殊,上面似乎有被刻意刮掉的印记残留,像是……官仓用袋。”

官仓!李致贤心中剧震。这几乎可以与之前的官仓事件隐隐呼应!茂儿爷盗取的,或许不仅仅是账本,还有实物?或者,他还有其他渠道获取官仓物资?

“其三,”李福的声音带着一丝不确定,“也是最奇怪的一处。是北城‘清静庵’,一座小小的尼庵,香火不旺,平日里只靠附近百姓接济和做些女红度日。但据一个常往庵里送菜的小贩说,约在两个月前,也就是茂儿爷盗取东城刘御史家之后没多久,清静庵突然收到一笔巨额匿名捐赠,全是足色的金叶子!足够那尼庵修缮房屋、购置田产,安稳度日数十年。庵里的主持师太原本不肯收,但送金叶子的人只留下一句话,‘物归原处,善心永驻’。师太思索良久,最终收下,但并未大肆声张,只悄悄用于庵堂维护和接济更穷苦的邻人。”

“物归原处?”李致贤眉头紧锁。刘御史是出了名的贪酷,其家财来路不正。茂儿爷盗其家财,转而捐赠给清贫尼庵,这“物归原处”四字,意味深长。这更像是一种带有评判和象征意义的行动,而不仅仅是销赃。

三条线索,指向三种不同的“销赃”或“散财”模式:永济堂疑似洗白官银;慈幼局可能接收赃物实物;清静庵则更像是带有仪式感的“劫富济贫”。这显示出茂儿爷及其背后势力行事风格的多样性与复杂性,绝非单一模式。

“你做得好。”李致贤赞许地点点头,“这些线索极为重要。尤其是永济堂和慈幼局。”

他沉吟片刻,心中已有决断。永济堂涉及官银,干系重大,但调查起来也最容易打草惊蛇。慈幼局位置偏僻,且有“猫爷”和官仓麻袋的线索,相对而言,或许是更好的切入点。

“李福,你继续盯紧慈幼局。”李致贤吩咐道,“不要靠近,只需在外围观察,记录所有进出人员的特征、时间,尤其是夜间。若能设法确认那库房中存放的究竟是何物,更好。但切记,安全第一,一旦察觉有暴露的风险,立刻撤回。”

“是,老爷!”李福领命。

“至于永济堂和清静庵,”李致贤踱步到窗前,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暂时按兵不动。尤其是永济堂,涉及官银,背后水深,需从长计议。”

他需要更谨慎地评估风险,也需要思考,如何利用这些发现。是直接动用官方力量查封,还是继续暗中观察,以期找到与茂儿爷联系的契机?直接查封,固然可能截获赃物,但也会彻底断掉这条线,甚至可能打草惊蛇,让茂儿爷察觉到自己调查方向的转变。暗中观察,则可能获得更多关于其网络运作模式的信息,但风险在于,时间拖得越久,变数越多。

就在这时,书房门外传来轻轻的叩击声。

“老爷,”是管家李安的声音,“门外有人递来这个,说是务必亲手交到您手上。”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疑惑和警惕。

李致贤与李福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疑。这个时候,谁会以这种方式传递东西?

李致贤示意李福戒备,自己走到门边,低声问道:“何人递送?”

“一个乞儿,扔下这东西就跑了,追之不及。”李安隔着门回道。

李致贤轻轻拉开一条门缝,李安递进来一个用普通油纸包裹的、巴掌大小的扁平物件。入手颇有些分量。

他关好门,回到书案前,在李福警惕的目光下,小心翼翼地打开了油纸包。

里面既无书信,也无标记。只有一块……泥土。一块半干不湿、颜色暗沉,似乎是从某个花圃或田地里刚刚挖出来的泥土。泥土中,混杂着几片细小的、已经有些干枯破碎的……紫色花瓣。

李致贤用手指拈起一片花瓣,仔细辨认。这是一种并不算名贵,但在京城栽培也不甚普遍的紫雀花。其特点是花瓣呈特殊的绀紫色,只在城西几处特定的官宦家园林或皇家别苑的花圃中较为常见。

这又是什么意思?是谁送来的?茂儿爷?还是张世荣?或者是……第三方?

这无声的、充满泥土气息的“信件”,比任何言语都更让人费解。它指向哪里?是暗示某个地点?还是某种状态?

李致贤盯着手中那抹黯淡的紫色,眉头紧锁。追踪销赃之路刚刚略有眉目,这突兀出现的、带着泥土与花瓣的谜题,又将他拖入了新的迷雾之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