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白衣盗 > 第26章 李致贤暗赞对手

白衣盗 第26章 李致贤暗赞对手

作者:囹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9 16:23:24

官仓事件的余波在京城官场震荡不休。虽然税银未失,但贼人如入无人之境的嚣张,以及随后市井间关于“漕运账本”失窃的流言,像一记记响亮的耳光,抽在户部和相关官员的脸上。朝会之上,皇帝虽未明言斥责,但那冰冷的目光扫过相关官员时,足以让人脊背发凉。

张世荣一党自然是极力淡化此事,将官仓守备不力归咎于个别军官渎职,并将“账本失窃”的流言打为“刁民造谣”,试图将水搅浑。然而,暗地里的惊惶与愤怒,只有他们自己知晓。某些人的府邸,这个夜晚注定灯火通明。

与外界的纷扰形成鲜明对比,中枢令衙门的签押房内,却异乎寻常的平静。李致贤屏退了左右,独自坐在书案后,面前摊开的不是卷宗,而是一张空白的宣纸。他手握狼毫,却久久未曾蘸墨,只是凝望着窗外一隅灰白的天空,眼神深邃,不见怒意,反而带着一种奇异的、近乎欣赏的沉静。

他在复盘整个官仓事件。

从茂儿爷选择动手的时机,到声东击西策略的精准执行,再到目标选择的刁钻狠辣,最后是事后流言的推波助澜……整个行动环环相扣,行云流水,如同一场精心编排的戏剧,而茂儿爷,就是那个掌控全场的导演。

“好一招将计就计……”李致贤低声自语,唇角甚至牵起了一丝微不可察的弧度。这笑容里没有嘲讽,没有愤怒,只有棋逢对手时,那种混合着凝重与兴奋的复杂情绪。

他不得不承认,自己先前小觑了这位对手。茂儿爷绝非鲁莽匹夫,其心思之缜密,应变之迅捷,对人心、时机的把握之精准,堪称顶尖。利用对手制造的混乱和关注度,来完成自己的真实目的,这份胆识与谋略,远超寻常江湖草莽。

更重要的是其目标——漕运账本。这选择本身就透露出大量的信息。第一,茂儿爷对朝堂弊端、官员贪腐了如指掌,信息渠道远超想象。第二,其行动带有强烈的针对性,并非漫无目的的劫富济贫,更像是有计划的清算与惩戒。第三,他敢于触碰漕运这块牵扯无数权贵利益的禁脔,说明其要么背景深厚,要么……所图极大。

“劫富济贫,或为其表;肃清奸佞,方为其里?”李致贤脑海中再次浮现黄惜才的“神妖论”,以及自己面圣时提出的“固本清源”。茂儿爷的行为,在法理上是“妖”,在某种程度上,却暗合了他理想中的“清源”之举。这种认知上的矛盾与重叠,让他对茂儿爷这个人,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探究欲。

他之前放出的“长辈线索”诱饵,看似失败了,未能引出茂儿爷。但反过来想,茂儿爷这次凌厉的反击,何尝不是一种对那诱饵的回应?一种无声的宣告:你的把戏,我已看穿;你的节奏,由我掌控。

这是一个骄傲的、自信的,且拥有足够实力支撑其骄傲的对手。

李致贤铺开另一张纸,开始重新勾勒茂儿爷的画像。不再是那个符号化的“大盗”,而是一个有智慧、有目的、可能有着复杂背景的“人”。他根据有限的线索——行动风格、目标选择、可能存在的幕后长者、以及对朝堂内幕的了解——尝试拼凑出一个更立体的形象。

“年纪不会太大,否则难有如此身手。”他写下第一条。

“受过良好教育,或至少有过人天赋,否则无此谋略。”第二条。

“对京城,尤其是旧城区及某些官署内部结构极为熟悉。”第三条,这源于对官仓旧库房的精准定位。

“背后或有高人指点,关系密切,亦父亦师。”第四条,这是基于“貌儿爷”的推论和黄菡的“好爷爷”印象。

“其志……不在小。”最后一条,他写得格外凝重。

这样一个对手,是危险的,但某种程度上,也可能是……一把钥匙。一把能撬动张世荣等盘根错节势力,揭开更深层黑幕的钥匙。当然,与“盗”合作,无异于火中取栗,一步踏错,便是万丈深渊。

但眼下,他似乎没有更好的破局之法。张世荣的封锁密不透风,皇帝的态度暧昧不明,他空有中枢令之名,却几乎寸步难行。茂儿爷的这次行动,虽然让他这主办官面上无光,却也歪打正着地,将“漕运贪腐”这个脓疮挑开了一个口子。或许,他可以借此做点文章?

李致贤沉吟片刻,将脑海中那个危险的“合作”念头暂时压下。时机未到,信任更是无从谈起。当前最实际的,是顺着茂儿爷撕开的这个口子,继续深入。

账本被茂儿爷取走,这条线暂时断了。但茂儿爷行事,并非只为销毁罪证,从其劫富济贫的行为来看,他获取的财物,必有去向。

“追踪特殊销赃路……”李致贤想起了大纲中的这个方向。茂儿爷如何将那些盗取的财物,尤其是此次的账本转化、隐匿或利用?他之前将注意力过多放在茂儿爷本身及其背景上,或许忽略了其行动链条的末端。

他重新铺开一张京城舆图,目光在上面细细扫过。当铺、古董行、金银匠铺……这些常规的销赃渠道,想必茂儿爷不会轻易使用,风险太高。那么,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悄无声息地处理大量财物,或者将其转化为其他资源?

他的手指在舆图上移动,掠过繁华的东市、西市,最终停留在那些标记着寺庙、道观、善堂、济贫院的区域。这些地方,香火钱、捐赠物资往来频繁,账目往往不如商号那般清晰,是隐匿资金流动的绝佳场所。尤其是……济贫院。

一个念头如同电光石火般闪过他的脑海!

茂儿爷劫富济贫,“济贫”的对象是谁?仅仅是市井乞丐,流民?还是说,有更固定、更有组织的渠道?如果他能找到茂儿爷散财的最终流向,是否就能反向摸清其部分行动脉络,甚至找到与他间接联系的契机?

这个想法让他精神一振。相比于直接追查神出鬼没的茂儿爷,调查固定的、看似不起眼的济贫机构,显然要容易得多,也隐蔽得多。

他立刻唤来李福。如今衙门内可信之人寥寥,李福是他最核心的臂助。

“李福,你亲自去办,要绝对隐秘。”李致贤压低声音,神色肃然,“挑选几个绝对可靠的外围人手,不要用衙门的人。去查京城内外,所有登记在册的寺庙、善堂、济贫院,尤其是那些名声不显、位置偏僻,但近年来接收捐赠却比较稳定,甚至偶有大额不明来源捐助的。重点留意,有没有哪家,在其收到捐赠的时间或物品特征上,与茂儿爷的某些行动存在模糊的关联。”

他无法给出确切证据,只能依靠这种大海捞针般的排查和基于直觉的关联分析。

李福虽觉此任务艰难,但见主人神色决然,立刻领命:“是,老爷!小人明白,定会小心行事。”

“记住,宁可慢,不可错。一旦发现任何可疑之处,不要轻举妄动,立刻回报。”李致贤再三叮嘱。

李福躬身退下,书房内重归寂静。

李致贤踱步到窗边,负手而立。夕阳的余晖将天边染成一片瑰丽的橘红色,但京城鳞次栉比的屋顶下方,阴影正在逐渐蔓延。

茂儿爷的这次漂亮反击,像一剂猛药,既让他看到了对手的强大,也让他找到了新的、或许可行的调查方向。他不再急于求成,不再期望能一蹴而就地擒获贼首。他开始学着像他的对手一样,更有耐心,更注重根基,从细微处着手。

“你要清的是贪官之‘源’,我要查的是盗案之‘源’。”李致贤望着渐渐沉落的夕阳,心中默念,“或许,你我追寻的,本就是同一条河流的上下游。只是不知,最终是会殊途同归,还是……狭路相逢。”

他很好奇,那位藏身于暗处的对手,在取得漕运账本之后,下一步会如何落子。而他布下的、针对济贫院这条暗线,又能否有所收获?

夜色,再次悄然笼罩京城。李致贤不知道的是,就在他调整策略,将目光投向那些看似不起眼的慈善之地时,在城西某条阴暗的巷弄深处,一个更令人震惊的发现,正等待着去揭开它的面纱。而那发现,将把他和茂儿爷的命运,更加紧密地纠缠在一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