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白衣盗 > 第18章 皇帝垂询催进度

白衣盗 第18章 皇帝垂询催进度

作者:囹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9 16:23:24

黄菡那稚嫩指尖下的粗糙涂鸦,如同黑暗中划亮的一根火柴,虽微弱,却瞬间照亮了李致贤脑海中某个一直被忽略的角落。猫鹰标记!茂儿爷那独特的、带着挑衅与神秘意味的符号,竟然可能被用作联络暗号,公开出现在京城的街角墙壁上!

这个发现,让他因“十日之期”而焦灼的心,陡然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大规模明火执仗的搜捕如同拳头打棉花,徒劳无功且打草惊蛇,但若能破译这隐藏在光天化日之下的暗号系统,或许就能真正触摸到茂儿爷那无形网络的脉搏。

他强压下立刻行动的冲动,深知此事必须绝对隐秘。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让这条刚刚浮现的线索瞬间断掉。他迅速调整策略,明面上,中枢令衙门依旧维持着高压态势,衙役兵丁四处巡查,制造出一种焦头烂额、无头苍蝇般的假象,以麻痹可能的监视者。暗地里,他撤回了大部分无效的明哨,转而将最精干、最可靠的心腹,化装成贩夫走卒、乞丐浪人,秘密撒向黄菡所指及推测出的那几个街角区域,任务只有一个:悄无声息地寻找、确认并记录下所有类似的红色猫鹰标记,并严密监视标记周围的一切动静。

等待是煎熬的,尤其是在皇帝限期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头顶之时。李致贤表面镇定,处理着漕运案引发的余波——曹胜安已初步被停职审查,其党羽如惊弓之鸟,朝堂之上暗流涌动——但内心的弦却时刻紧绷着,等待着暗探们的回报。

终于,在第五日黄昏,第一批消息陆续传回。

“大人,城西骡马市附近一处废弃砖墙发现标记,颜色较新。”

“南城琉璃厂后巷水井旁有发现,但标记模糊,似有时日。”

“北城桥墩下亦有,旁边似乎有孩童玩耍留下的划痕…”

一条条信息汇聚到李致贤书案上的京城地图,他用朱笔小心翼翼地将发现标记的地点一一标注出来。起初,这些点看似杂乱无章,散布在京城的不同方位。但随着标注的点越来越多,一个模糊的图案开始逐渐显现——这些标记,并非完全随机,它们似乎隐隐沿着几条主要的、连接城内与城外的通道分布,尤其是在一些人员复杂、易于隐蔽和传递消息的区域相对集中。

难道……这些标记是用来指示方向或划定活动区域的?李致贤眉头紧锁,试图从中找出更具体的规律。是标记新的行动目标?还是指引同伙集合的地点?或者是……传递某种警告或信息?

就在他凝神苦思之际,亲随李武带来了一个更为关键的消息。

“大人,我们的人在南城一处标记点附近连续蹲守两日,发现一个可疑情况。”李武压低声音,眼中闪着光,“有个挑着担子、看起来像卖炊饼的汉子,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看似无意地经过那面有标记的墙,有时会停下歇脚,用手在标记上蹭一下,或是留下一点极不起眼的刻痕。我们悄悄跟了他一段,发现他最终进了……进了南城兵马司旁边的一条死胡同,那里有家不起眼的杂货铺。”

南城兵马司旁边的杂货铺?李致贤心中一震。兵马司是京城治安的基层单位,鱼龙混杂,若茂儿爷的眼线竟能渗透到如此核心的治安机构附近,其能量之大,可见一斑!

“那间杂货铺,查了吗?”李致贤立刻追问。

“还没敢轻动。”李武答道,“那汉子进去后很久没出来,铺子看起来生意清淡,但门口总有个老头晒太阳,眼神却利得很。我们怕打草惊蛇。”

“做得对!”李致贤赞许道,“继续监视,摸清那汉子的活动规律,以及杂货铺的人员进出情况。但要加倍小心,对方绝非寻常之辈。”

这条线索太重要了!这很可能是一个茂儿爷信息网络的关键节点!若能盯住这里,顺藤摸瓜,或许就能找到更多上线或下线,甚至……直捣黄龙!

然而,就在李致贤准备集中精力布控杂货铺时,另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将他的注意力暂时拉回了波诡云谲的朝堂之上。

第六日清晨,例行的朝会。因为曹胜安案,气氛依旧凝重。皇帝面色不豫,听着各部官员奏报事宜。轮到吏部官员呈报一批地方官员考核升迁名单时,一个名字引起了李致贤的注意——静水县令,考评优异,拟升任某中州知州。

静水县……那是他外放十年的地方。他对那位接任的县令有些印象,是个勤恳但才干平平的老好人,怎会突然获得如此优异的考评和升迁?他本能地觉得有些蹊跷,但并未深想,只以为是正常人事变动。

然而,接下来的一幕,却让他瞬间警醒。

只见张世荣缓步出列,手持玉笏,声音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陛下,老臣以为,静水县令人选,关乎京畿门户安定,需格外慎重。现任县令虽无大过,然才干恐不足以当此升迁之任。老臣举荐一人,原户部郎中周明轩,为人干练,精通钱粮,可任静水县令,以固京畿屏障。”

周明轩?李致贤对此人略有耳闻,是张世荣的门生之一,据说能力尚可,但风评似乎……他为何突然对一个小小的静水县令职位如此感兴趣?还要将自己人安插过去?

静水……李致贤猛然想起,黄惜才父子刚刚从静水来到京城!这仅仅是巧合吗?

他心中顿时升起一股不祥的预感。张世荣此举,看似寻常的人事安排,但其背后,是否藏着更深的用意?是针对刚刚投奔自己而来的黄家父子?还是……冲着自己来的?想在自己曾经经营十年的地方安插钉子,监视或掣肘?

皇帝沉吟片刻,似乎对张世荣的提议并未感到意外,只是淡淡问道:“周明轩……朕记得他。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几位张党的官员立刻出列附和,称赞周明轩如何能干,足以胜任。而一些中立或与宰相亲近的官员则面露迟疑,但似乎也不愿为此等“小事”与张世荣正面冲突。

李致贤感到一道目光似有若无地扫过自己,正是来自张世荣。那目光平静无波,却让他感到一股寒意。这是在警告?还是试探?

他深知,此刻若出言反对,不仅会立刻与张世荣撕破脸,更会显得自己心胸狭窄,干预吏部正常人事。但若任由其得逞,静水这个他唯一的“后方”,恐将落入他人掌控,黄家父子的安危也难料。

电光火石间,李致贤做出了决断。他出列躬身,语气平和:“陛下,静水乃臣旧治,臣对其情形略知一二。现任县令勤勉爱民,虽无惊世之才,然守成有余。张尚书举荐周郎中,自是出于公心。然静水民风淳朴,政务相对简易,似无需精于钱粮之干才。臣以为,或可让周郎中赴任更需要其才干的繁剧之地,于国于民,更为有利。”

他这番话,看似公允,既肯定了张世荣的“公心”,又委婉地指出了静水并非周明轩的最佳去处,实则是在不动声色地化解这次任命。

皇帝听了,未置可否,只是将目光投向张世荣。

张世荣脸上依旧挂着那抹难以捉摸的笑意,缓缓道:“李大人爱惜旧治之心,可以理解。既然李大人认为静水政务简易,那周明轩去历练一番,积累些地方经验,亦是好事。陛下,臣仍坚持原议。”

两人在朝堂之上,为了一个七品县令的职位,展开了一场看似温和、实则针锋相对的较量。最终,皇帝似乎不愿在此事上过多纠缠,采取了折中之策:准了周明轩的升迁,但并未指定其前往静水,而是改派至另一处州府。

朝会散去,李致贤走出大殿,后背已被冷汗浸湿。他赢了这一局,暂时保住了静水,但也彻底感受到了张世荣那无处不在的、精准而老辣的攻击性。对方显然已经将黄家父子的到来与自己关联起来,并开始采取行动了。

这朝堂上的暗箭,与市井中追查茂儿爷的明枪,交织成一张更加凶险的网。李致贤感到时间的流逝从未如此清晰,每过一刻,那“十日之期”的绞索就收紧一分。

他必须加快速度!必须在张世荣下一次出手之前,在皇帝失去耐心之前,找到突破口!

回到衙门,他立刻召来李武,询问对那间杂货铺的监视情况。

“大人,有进展!”李武脸上带着兴奋,“我们发现,除了那个卖炊饼的汉子,还有一个更可疑的人曾在深夜出入杂货铺!那人穿着体面,像是商铺掌柜模样,但行动鬼祟,而且……我们的人隐约看到,他腰间似乎佩着一块不太寻常的玉牌!”

玉牌?李致贤心中一紧:“可能看清样式?”

“距离太远,看不太清,但似乎……似乎有龙形纹饰!”李武的声音带着一丝难以置信。

龙形纹饰?!李致贤的瞳孔骤然收缩。在民间,私用龙纹是重罪!那间看似普通的杂货铺,背后究竟藏着何等人物?这与第二鸿那枚“受命于天”的玉佩,是否存在着某种关联?

悬念,如同层层叠加的乌云,越来越厚,越来越低,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茂儿爷的暗号网络、神秘杂货铺、佩带龙纹玉牌的神秘人、朝堂上张世荣的步步紧逼……所有线索似乎都在指向一个越来越清晰、却也越来越危险的真相。

李致贤站在地图前,目光死死盯住那个标注着杂货铺位置的红点。他知道,下一次行动,必须直指此处了。这或许是一次巨大的冒险,但也可能是打破僵局的唯一机会。

夜色,再次降临。京城华灯初上,掩盖着无数的秘密与杀机。李致贤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案头,那节奏,仿佛倒数着最终时刻的到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