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白衣盗 > 第19章 闻京盗心凝重

白衣盗 第19章 闻京盗心凝重

作者:囹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9 16:23:24

“猫头鹰?”

李致贤重复着这两个字,声音不高,却如同冰珠落入玉盘,在安静的书房里激起清晰而冰冷的回响。他原本沉稳的目光骤然收缩,锐利如鹰隼般钉在赵干脸上。

赵干被这骤然凝聚的威压慑得一凛,腰板挺得更直,连忙详细回禀:“是,大人!据那老庙祝描述,那标记是用炭灰或是香灰一类的东西,画在放置铜磬的破旧供桌上的。形状正是一只猫头鹰的头脸,眼睛圆睁,颇为传神。因那山神庙本就荒僻香稀,丢了这么个不值钱的旧物,县衙并未在意,只当是哪个顽童或乞丐的恶作剧,记录在案后便搁置了。卑职也是多方打听,才从一老衙役口中得知此节。”

书房内陷入一片短暂的沉寂。只有窗外偶尔传来的风声,以及书桌上那张摊开的、写着“茂儿爷”盗取贡品急报的公文,无声地散发着压力。

李致贤缓缓坐回椅中,手指无意识地、极轻地敲击着光滑的桌面。他的面色沉静如水,但内心深处,却已因这突如其来的消息掀起了惊涛骇浪。

猫头鹰标记!

这与京城简报中所述“茂儿爷”作案后留下的标记特征,何其相似!

虽然赵干所述只是一桩微不足道的、盗窃破旧铜磬的小案,与京城那些针对巨贾富户、盗取珍贵财物的惊天大案相比,简直如同萤火之于皓月。但标记的出现,却绝不能简单地以“巧合”或“模仿”来轻易解释。

“茂儿爷”的名号与标记,随着京城大案的发生,或许已在某些圈子里流传开来。但在这远离京畿的静水县,尤其是在半月之前——那时京城的系列盗案或许才刚刚开始发酵,“茂儿爷”之名是否已经能传到这边远小县,并被一个偷窃破铜磬的小贼所知并刻意模仿?这其中概率几何?

更何况,模仿者通常是为了虚张声势,或满足某种虚荣心理,其目标往往会选择更有价值、更能引起关注的对象。去一座荒废的山神庙,偷一个不值钱的铜磬,再画上一个“着名”大盗的标记,这行为本身就显得颇为诡异,不符合常理。

那么,剩下的可能性……

要么,是“茂儿爷”或其同伙,在更早的时间,曾经在静水县一带活动过,这桩小窃案是其早期的一次并不成功的“练手”或另有目的的一次行动?铜磬虽不值钱,但或许有其特殊用途或象征意义?

要么,就是静水县本身,存在着某个与“茂儿爷”有着某种联系的人物或团伙,他们知晓并使用这个标记,但其行事风格和目标与京城的那位相去甚远。

无论哪种可能,都意味着——“茂儿爷”的阴影,或许早已笼罩了这座看似平静的县城。而他李致贤奉旨查案,第一站便抵达此地,是冥冥中的巧合,还是某种难以言喻的牵引?

他的思绪不由自主地再次飘向了昨夜那间破败的茅屋,飘向了那对神秘的父子。

黄惜才……他那惊世骇俗的“神妖论”,对既定秩序**裸的质疑与颠覆,其内核,是否与这种藐视权贵、盗取富户、挑衅官府的巨盗行径,有着某种精神上的暗合?虽然他本人看起来手无缚鸡之力,但他的言论,是否可能成为某种行动的“理论依据”?

还有黄菡……那孩子超乎常人的聪慧和观察力,对星象的独特理解,以及他对自己玉佩那瞬间的专注……一个如此聪明的孩子,生长在那样贫困潦倒、父亲又怀揣异论的环境中,他会走向何方?会否被引向歧途?

那几句梦呓——“京城”、“风险”……

难道,黄惜才口中那需要“忘了”的、伴随“风险”的过去,并非他之前猜测的政治斗争失败,而是与某种……非法的、隐秘的勾当有关?而“京城”,则是他们过去活动的地方,或是目标所在?

这个念头让李致贤感到一阵寒意。如果黄家父子真的与“茂儿爷”案有所牵连,哪怕只是极细微的关联,那事情的性质就截然不同了。他昨夜留下的那袋银钱,岂非成了资敌?他那点基于文人相惜的同情,岂非显得可笑而危险?

但这一切,目前都还只是毫无根据的猜测,是无数可能性中最糟糕、也最戏剧化的一种。他不能仅凭一个相似的标记和一点模糊的疑点,就轻易下结论。查案需要的是证据,是严谨的逻辑链条。

他迅速收敛心神,将翻腾的思绪压下,目光恢复清明冷静。他看向依旧恭敬等候的赵干,沉声问道:“那山神庙在何处?丢失的铜磬可有何特殊之处?现场除了标记,可还发现其他线索?那老庙祝如今何在?”

赵干显然早有准备,立刻回道:“回大人,山神庙位于县城以西约十里外的野猫岗,地处偏僻,香火早已断绝,平日只有一耳背眼花的老庙祝守着。丢失的铜磬据说是前朝旧物,并无甚特殊价值,只是年代久远些。现场除了那个标记,并未发现其他明显线索,当时勘查的衙役也未深究。那老庙祝年事已高,言语不清,卑职找到他时,他也只能说个大概,再问详细便颠三倒四了。”

“野猫岗……”李致贤默念着这个地名,记在心里。他略一沉吟,下令道:“赵干,你做得很好。此事虽小,但关联重大,不可轻忽。你即刻带人,再赴那山神庙,仔细复查现场,一寸一寸地搜,不要放过任何蛛丝马迹。特别是那个画标记的供桌周边,看看有无特殊的脚印、残留的粉末、或者其他任何异常之物。设法再细细询问那老庙祝,哪怕是一些零碎的记忆片段,也要记录下来。”

“是!卑职遵命!”赵干抱拳领命,转身快步离去。

赵干走后,李致贤又将王忠唤了进来。

“王忠,本官另有要事交予你去办。”李致贤的声音压得更低,神色严肃,“你去查一个人。此人名叫黄惜才,是本地一个落魄的说书先生,约莫五十岁上下,住在县城东郊的破落茅屋里。我要知道他确切的籍贯来历,何时来到静水县,以往以何营生,家中还有何人,平日与哪些人来往,尤其是……他是否与江湖人物、或是外地来的陌生人有过来往。记住,要暗中查访,务必谨慎,不得惊动其本人及其家眷。”

王忠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不明白大人为何突然对一个穷说书的如此感兴趣,但他深知规矩,绝不多问,立刻躬身道:“卑职明白!定会小心行事,尽快查明回报!”

“去吧。”

书房内再次只剩下李致贤一人。他走到窗前,负手而立,远眺着窗外静水县的屋舍街巷。这座小县城,在他眼中已然变了模样。不再仅仅是他赴任途中的一个驿站,或是“茂儿爷”案可能的一个外围调查点,而是瞬间变得迷雾重重,仿佛每一片屋瓦之下,每一条巷陌之中,都可能隐藏着与惊天大案相关的秘密线索。

京城的急报如同催命符,静水县的小窃案又投下了新的疑影,而意外遭遇的黄家父子,更是让局面平添了无数变数。

压力如同无形的巨石,一层层叠加而来。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越是局势复杂,越需要沉心静气,抽丝剥茧。

他回到书案前,将“茂儿爷”京城案卷、静水山神庙窃案简报、以及他私人记录的关于黄家父子的疑点,并排铺开。目光锐利地在其间来回扫视,试图寻找那可能存在的、微乎其微的联系点。

标记……言论……行为……动机……

时间在沉思中悄然流逝。

午后,他召见了静水县的县令——一个看起来谨小慎微、得知中枢大员驾临而显得有些惶恐的中年官员。李致贤并未透露真实意图,只以巡察地方治安为由,询问了静水县近年来的盗匪情况、流动人口管理以及有无异常事件发生。

县令的回答中规中矩,除了再次确认山神庙小窃案确实微不足道外,并未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整个静水县在他的治下,似乎就如表面看起来那般平静无波。这反而让李致贤更加确信,要么是此地真的干净得过分,要么就是有些东西,被很好地隐藏在了这平静的表象之下。

打发走县令后,李致贤独自在书房中踱步。他需要更多的信息,需要打破这沉闷的局面。

或许,他应该亲自去一趟那个野猫岗山神庙?亲眼看看那个标记,感受一下现场?

或者,等待赵干和王忠的调查结果?

又或者……是否应该再寻一个合适的时机,以更隐蔽的方式,近距离地再观察一下那个黄惜才?昨夜仓促,许多细节或许被忽略了。

各种念头在他脑中交锋。

就在这时,书房门外再次传来脚步声,这次是驿丞,他手中捧着一份刚收到的信函。

“大人,有您的私函,是京城来的,送信人说务必要亲手交到您手上。”驿丞的语气带着几分小心,显然知道这种非官方的、专人递送的私函往往意味着不同寻常的事情。

京城来的私函?李致贤微微一怔。他在离京前并未告知太多人自己的具体行程,谁会在这个时候通过私人渠道送来信件?

他接过信函。信封是常见的样式,并无特殊标记,但封口处的火漆印记却让他的目光骤然一凝——那是一个极其隐晦的、只有极少数核心圈子的人才懂得使用的暗记!

来自宰相府!而且是宰相本人的密信!

李致贤的心猛地一沉。宰相是他的举荐者和朝中的靠山,但若非极其紧要之事,绝不会动用这种隐秘的私人渠道与他联系。

他挥退了驿丞,关上房门,迅速而小心地拆开火漆,取出了里面的信笺。

信的内容不长,字迹是宰相身边第一心腹师爷的笔迹,但言辞显然是宰相的口吻。信中没有寒暄,开门见山,语气甚至比那封中枢急件更为凝重:

“……京中局势微妙,‘茂儿爷’一案恐非孤立的盗案,背后或有更深波澜,牵涉甚广,望尔慎之又慎,速破案,安圣心,然亦需明哲保身,勿蹈险地……另,闻尔途经静水,彼处虽小,然龙蛇混杂,近年恐有异物潜藏,望留意查探,若有异常,密报……”

信到此戛然而止,并未明言“更深波澜”所指为何,也未说明“异物”具体何意,但其间的警告与提醒之意,已是扑面而来!

李致贤捏着信纸,指尖微微发凉。

宰相的密信,无疑印证了他之前最坏的猜测——“茂儿爷”案背后,果然牵扯着巨大的政治势力博弈!这已不仅仅是一桩刑事案,更可能是一个巨大的政治漩涡!陛下催办,是明面上的压力;而宰相的警告,则揭示了水面下的暗流汹涌,凶险异常!

而信中特意提及“静水”,并用了“龙蛇混杂”、“异物潜藏”这样的字眼,更是让他心头剧震!

宰相远在京城,为何会特意关注这个小小的静水县?还用了如此严重的词汇?“异物”所指,究竟是什么?是指可能在此地活动的“茂儿爷”同党?还是指……像黄惜才那样,身份神秘、言论惊世、可能与京城过往有牵扯的“潜藏”人物?

难道,宰相也知道些什么关于静水县的、自己尚未掌握的隐秘?

一瞬间,山神庙的猫头鹰标记、黄家父子的异常、宰相的密信警告……这几条原本看似独立的线索,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拉扯着,隐隐约约地要向某个中心汇聚而去!

李致贤感到一股前所未有的凝重感,如同冰山般压上心头。

案件的复杂程度和潜在风险,远远超出了他最初的预估。

他原本以为只是奉命缉拿一个嚣张的大盗,如今看来,他正一步步踏入一个深不见底、遍布暗礁的险恶棋局之中。

每一步,都需如履薄冰。

他缓缓将密信凑近灯烛,看着火焰将其吞噬,化为灰烬。

然后,他重新抬起头,目光穿过窗户,望向县城东郊的方向,眼神变得无比深邃和锐利。

黄惜才……你究竟是谁?你隐藏在这静水县的贫瘠外表之下,到底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野猫岗的山神庙,又到底藏着什么秘密?

“茂儿爷”……你真正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所有的疑问,凝聚成一个沉重的决心。

他必须立刻行动,必须在漩涡彻底将他吞噬之前,找出真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