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音号的引擎共鸣带着前所未有的和谐震颤,金色、黑色与蓝色的能量光轨在星尘中织成螺旋状的五线谱。苏晓靠在舷窗边,看着风鸣笛的光纹与舱壁上的“归音”乐谱共振,那些流动的音符像有了生命,顺着金属缝隙爬上控制台,在星图边缘缀成一串闪烁的装饰音。
“还有八小时进入起源星引力范围。”林恩调出三维星图,指尖划过代表静默带的灰白色区域,“最新扫描显示,静默带的扩张速度在减慢,基准音的修复力正在生效。”他忽然指向星图角落,那里有几个微弱的红色光点,“这是议会提供的失踪信号最后坐标,就在起源星的北极冰盖附近。”
卡隆抱着改装后的能量增幅器跑过来,仪器表面的导管正流淌着三色交织的能量:“共生调系统调试完毕!现在就算进入静默带,三股能量也能形成闭环。”他突然一拍额头,从口袋里掏出个金属小盒,“差点忘了这个——在星港阿尔法象限补给时,一个老机械师塞给我的,说是什么‘古谐律者的调音器’。”
盒子打开的瞬间,一道银灰色的光流从中升起,在空中凝结成一把类似音叉的器具,叉尖刻着细密的谐律文。艾利的帛书立刻发出回应,绿色光芒将音叉包裹,那些文字便顺着光流爬到帛书页面上,组成一段简短的说明:“共鸣引导器,可唤醒沉睡的和声节点。”
“看来是个关键道具。”苏晓伸手触碰音叉,风鸣笛突然发出清亮的共鸣,音叉表面的谐律文亮起,竟在她掌心投射出一幅微型星图,图中闪烁的节点恰好与起源星的地质结构吻合,“它在指引和声节点的位置。”
寂的黑笛不知何时已横在唇边,黑色音波与音叉的银辉碰撞出细碎的光粒:“古谐律者用和声能量构建了起源星的能量网络,这些节点就是网络的枢纽。如果它们还没被完全摧毁……”
“就能重新激活整个星球的和声频率。”莉莉安接话时,掌心的原初音核碎片突然剧烈跳动,淡蓝色光影中浮现出冰盖的景象——无数半埋在冰层里的金属塔尖,像折断的琴弦刺破雪面,“我看到了节点的样子,它们像巨大的竖琴。”
断音号穿过起源星的大气层时,舷窗外的景象从灰白渐变为苍蓝。这颗星球被百分之七十的冰盖覆盖,裸露的陆地呈现出钢琴烤漆般的黑色,上面布满蛛网状的裂纹,那些正是古谐律者构建的能量脉络。
“能量读数开始下降了。”林恩紧盯着控制台,屏幕上的曲线正缓慢下滑,“我们正在进入低频率区。”他按下操控台上的共振按钮,舰船外壳的能量导管立刻亮起三色光带,“共生调启动,维持基础频率输出。”
舰船在北极冰盖着陆时,激起漫天雪雾。舱门打开的瞬间,刺骨的寒风裹挟着细碎的冰晶涌进来,苏晓下意识地握紧风鸣笛,金色光纹在她周身织成温暖的屏障。
“好安静。”莉莉安的声音在寂静中显得格外清晰,她蹲下身触摸冰层,指尖的蓝光渗入冰面,“这里的雪都不含任何声波振动,像被冻住的寂静。”
艾利展开帛书,绿色谐律文在雪地上投射出指引光轨:“共鸣引导器显示,最近的和声节点就在前方三公里处。”他忽然指向光轨尽头,那里隐约可见一座半埋在冰下的金属建筑,穹顶露出的部分布满类似管风琴的孔洞。
前行的雪地里,卡隆的靴底不时踢到奇怪的东西——是半冻在冰层里的乐器残骸,有断裂的琴弦,有变形的笛身,还有被冻成冰晶状的音锤。这些残骸上都刻着谐律文,艾利辨认后发现,全是“守护”“平衡”“共生”之类的词汇。
“这里曾是和声圣殿。”艾利抚摸着一块从冰中突出的石碑,上面的文字记载着古谐律者与默律者的日常,“他们每天清晨会在这里合奏,用不同的音色校准星球的基础频率。”
寂突然停下脚步,黑笛在他手中发出低沉的嗡鸣。他指向左侧的冰谷,那里的雪地上有一串奇怪的脚印,不是人类的形状,而是类似多足昆虫的爪痕,痕迹边缘泛着暗紫色的能量残留。
“影调者来过。”寂蹲下身,指尖沾起一点紫色粉末,“但这能量很微弱,像是……幼体留下的。”
苏晓的风鸣笛突然自行吹奏起来,金色旋律顺着冰谷蜿蜒而去。在旋律的尽头,他们发现了第一座和声节点——一座被冰层包裹的巨大金属竖琴,琴弦是由能量光束凝结而成,此刻却黯淡无光,琴身布满弹痕,像是经历过激烈的战斗。
“是失踪的古谐律者留下的。”林恩检查着琴座上的弹痕,“他们在这里抵抗过什么,弹痕的能量残留和影调者的暗紫色不同,更像是……”
“被抹除的和声能量。”莉莉安将原初音核贴在琴身上,淡蓝色光流渗入竖琴,那些黯淡的琴弦竟亮起一丝微光,“是静默灾变的反噬力,它会吞噬一切活跃的频率。”
卡隆迅速将共鸣引导器安装在竖琴的基座上,银灰色光流顺着琴身蔓延,与苏晓的风鸣笛旋律产生共振。当金色音波抵达琴弦的瞬间,第一根能量弦突然发出清亮的音,冰层以琴身为中心裂开蛛网般的缝隙,露出下方深埋的能量导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