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红警之钢铁洪流从抗战到星辰大海 > 第84章 荆棘之路与血肉长城

黎明前的黑暗,浓重得如同化不开的墨汁。鹰嘴崖寂静无声,只有山风掠过岩缝的呜咽。当最后一颗星辰在西天黯淡下去时,几道黑影如同鬼魅般从鹰嘴崖的隐蔽出口悄然滑出,迅速没入下方密不透风的黑暗丛林之中。

赵铁锤带领的先遣队,出发了。

先遣队的开路

这支队伍人数不多,仅有七人,却囊括了支队最精锐的侦察力量。除了赵铁锤,还有两名经验丰富的老侦察兵,三名身手敏捷的年轻队员,以及两个特殊的成员——“闪电”和“二号”。他们每人只携带了步枪、充足的子弹、锋利的砍刀、结实的绳索、一小包盐和仅够三天的压缩干粮。他们的任务,不是战斗,而是为后续的大部队,在无路之地,硬生生踏出一条安全的通道。

没有告别,没有言语。一进入丛林,世界仿佛瞬间被压缩。参天古木遮天蔽日,脚下是厚厚的、不知堆积了多少年的腐殖质层,踩上去软绵绵的,却暗藏断枝和坑洼。碗口粗的藤蔓纵横交错,织成一张张巨大的网,拦在面前。

“开路!”赵铁锤低喝一声,声音在寂静的林中显得格外清晰。

两名手持厚重砍刀的队员立刻上前,轮番挥刀。“咔嚓!咔嚓!”锋利的刀刃劈砍在坚韧的藤蔓和荆棘上,发出沉闷的响声,木屑纷飞。每前进一步,都需要付出巨大的体力。汗水很快浸透了他们的后背,蚊虫嗡嗡地围着他们裸露的皮肤叮咬,但他们浑然不觉,只是机械地、专注地劈砍着前方的一切障碍。

“闪电”则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它灵敏的鼻子不时在地上嗅闻,或对着某个方向发出低沉的警示性呜咽。一次,它死死拦住队伍,对着前方一片看似平静的草丛龇牙。一名队员用刺刀小心拨开,赫然发现一条手臂粗细的毒蛇正盘踞其中!另一次,它引导队伍绕开了一片看似坚实、实则下面是松软沼泽的死亡地带。

而“二号”,则是对付险峻地形的利器。遇到需要攀爬的陡坡或断崖,他总是第一个上去,身形敏捷如猿猴,将绳索牢牢固定在上方突出的树干或岩石上,再垂下帮助其他队员。他的动作精准、高效,仿佛对重力免疫,那双空洞的眼睛似乎能看穿岩石的脆弱点,选择最安全的路径。

他们沉默地行进,像一群无声的幽灵,只在必要时才用极低的声音交流。砍刀开辟出的狭窄小径后方,他们用刀尖在树干不起眼的高度刻下细小的箭头标记,为后续部队指引方向。遇到溪流,他们先探查水深和流速,选择最浅、最缓的渡口,并在两岸做好标记。他们的每一步,都在为身后那支庞大的队伍,扫清障碍,排除风险。这是一场与时间、与地形、也与潜在危险的赛跑。

主力梯队的艰难跋涉

在先遣队出发约十二个小时后,林烽率领的第一梯队,主力核心,也悄然离开了鹰嘴崖。

与先遣队的轻装简行不同,主力梯队的负重是惊人的。每个战斗队员除了自己的步枪和子弹袋,还要分担机枪脚架、沉重的弹药箱、掷弹筒和炮弹。非战斗人员则背负着粮食袋、珍贵的药品箱、包裹严密的文件档案,以及那些未来建设根据地不可或缺的工具。每个人的背上都像压着一座小山。

队伍排成一条长龙,缓缓蠕动在先遣队开辟的、依旧狭窄难行的“兽径”上。汗水如同小溪般从每个人的额头、鬓角流下,迷住了眼睛,浸透了厚厚的军装,然后在背上结出一层白花花的盐霜。肩膀被粗糙的背带磨破了皮,血水混着汗水,将衣服牢牢粘在伤口上,每走一步都带来钻心的疼痛。但没有人抱怨,只有沉重的喘息和脚踩在落叶碎石上的沙沙声。

最艰难的是照顾伤员。四名重伤员躺在用粗树枝和绑腿临时捆扎成的简易担架上,由身强力壮的队员轮流抬着。在平缓处尚且步履维艰,遇到先遣队标记出的陡坡或险峻路段,更是如同炼狱。前面的人需要将担架高高举起,后面的人则几乎要跪在地上,用肩膀死死顶住,一寸一寸地向上挪动。抬担架的队员青筋暴起,咬紧牙关,喉咙里发出压抑的嘶吼。轻伤员们则互相搀扶,拄着树枝做的拐杖,一步一瘸地跟着,脸色苍白,却始终不肯掉队。

行军严格安排在夜间。白日里,队伍隐藏在先遣队预设的、极其隐蔽的山坳或密林中休息、警戒。当夜幕降临,星月的光芒勉强透过浓密的枝叶,投下斑驳破碎的光影时,队伍才会再次启程。黑暗放大了所有的恐惧。远处不知名野兽的嚎叫,脚下突然踩空的惊险,黑暗中仿佛无处不在的窥视感,都考验着每个人的神经。纪律严明到苛刻:严禁烟火,严禁交谈,咳嗽必须用手死死捂住嘴。队伍像一条沉默的巨蟒,在黑暗的森林中艰难穿行,唯一的声音是压抑的呼吸和脚步,还有那折磨着每个人脚板的、血泡破裂又磨出的细微声响。

命运的考验接踵而至。在第三个行军夜,一场冰冷的秋雨不期而至。起初是细密的雨丝,很快变成了瓢泼大雨。雨水瞬间浇透了每一个人,冰冷刺骨。山路变得泥泞不堪,湿滑难行。队员们浑身湿透,负重加倍,在泥浆中踉跄前行,牙齿冻得格格作响。视线模糊,雨水糊住了眼睛。但队伍不能停,停下就意味着失温,意味着掉队。林烽传下命令:“加快速度,跟上!不能停!” 队伍在雨中挣扎,每一步都如同在沼泽中跋涉,体力急速消耗,但求生的本能和到达目的地的信念支撑着他们,在雨幕和黑暗中继续向前。

后勤梯队的压力

老赵率领的第二梯队,压力更大。这支队伍速度最慢,负担最重。几匹驮着最重粮食袋和工具箱的骡马,成了最大的麻烦。在先遣队开辟的、对于人类都嫌狭窄的路上,这些牲口更是举步维艰。遇到陡坡或乱石滩,骡马屡屡受困,嘶鸣着不肯前进。这时,就需要队员们上前,连推带拉,甚至需要十几个人一起用力,将沉重的驮鞍连同物资一起抬过去。妇女队员们展现出了惊人的坚韧。她们不仅背负着自己的行李,还要在休息时帮忙照顾伤员,烧热水,分发食物,在骡马受困时,也一样上前帮忙搬运,毫不逊色于男队员。

然而,意外还是发生了。在通过一处先遣队标记为“需极度小心”的、一侧是深谷的狭窄山脊时,一匹负载过重的骡子,在湿滑的石头上失足踏空,发出一声凄厉的悲鸣,连同背上驮着的、近两百斤的粮食袋,一起坠入了云雾缭绕、深不见底的山谷!

刹那间,所有人都惊呆了。只听到石块滚落的声音由近及远,最终消失在深渊的寂静中。损失的不只是珍贵的粮食,更是一份沉重的心理打击。一种无声的悲痛和沮丧在队伍中蔓延。老赵铁青着脸,看着那空荡荡的悬崖边,拳头攥得发白。但他很快压抑住情绪,沙哑着嗓子低吼:“看什么看!继续走!注意脚下!不想掉下去就给我打起精神!” 损失无法挽回,但队伍必须前进。这个惨痛的教训,让每个人都更加警惕,也更深切地体会到此次迁徙的残酷与风险。

断后小组的使命

在主力队伍最后,铁柱带领的断后小组,如同最忠诚的清道夫,默默地工作着。他们仔细地用树枝扫去队伍留下的脚印,将踩倒的草尽量扶起,抹去一切人类经过的痕迹。在关键的岔路口,他们会布下极其隐蔽的绊索,连接着挂在树上的空罐头盒,或者设置一颗拔掉保险销、用细线固定的手榴弹,任何追踪者触碰到,都会暴露行踪或遭受损失。他们像影子一样跟着大部队,确保身后干干净净,不留任何尾巴。他们的存在,是队伍安全最后的保障。

正是在这极端艰苦的环境中,人性最温暖的光辉愈发闪耀。行军途中,体力稍好的队员会默默地接过体力不支队友肩上的部分负重;有人发现了一小片野果丛,自己舍不得吃,小心地摘下来,塞到担架上伤员的手里;在雨中冻得瑟瑟发抖时,会有人靠过来,用身体相互取暖;在累得几乎要瘫倒时,耳边会响起战友低沉而坚定的鼓励:“坚持住,就快到了!”“兄弟,挺住!”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最朴实的行动和最真诚的关怀。战友情谊,在这血与汗、泥与水的洗礼中,淬炼得比钢铁还要坚韧。

经过连续四天三夜几乎不眠不休的艰难跋涉,所有人的体力都透支到了极限。队伍终于抵达了先遣队预设的、位于一个巨大岩壁下的隐蔽山洞。这个山洞入口狭窄,内部却颇为宽敞,是先遣队精心挑选的中途休整点。

当林烽下令队伍进入山洞休整时,队员们几乎是用最后一点力气瘫倒在地。洞内瞬间被浓重的汗味、血污味和湿气充满。许多人连卸下背上重负的力气都没有了,直接靠着岩壁滑坐下去,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火光下,一张张脸孔憔悴不堪,眼窝深陷,嘴唇干裂。几乎每个人的脚上都布满了新旧交替的血泡,有些已经溃烂化脓。伤员的情况更加令人担忧,发烧和疼痛折磨着他们。

洞外,夜色深沉,万籁俱寂。洞内,只有疲惫到极致的喘息声和柴火燃烧的噼啪声。

林烽靠坐在洞口,望着外面漆黑的群山轮廓。根据赵铁锤最后留下的标记和距离估算,他知道,此地距离“磐石谷”的入口,已经不远了。最艰难的路程,或许已经过去。

他回头看了看洞内东倒西歪、如同经历了一场恶战的队员们,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有心疼,有骄傲,更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坚定。希望,就像每个人胸腔中那团仍在顽强跳动的心脏,虽然疲惫,却燃烧着不屈的火焰,支撑着这支用血肉筑成的长城,向着最终的目标,一步步艰难而坚定地迈进。黎明,似乎不再遥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