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红警之钢铁洪流从抗战到星辰大海 > 第70章 瓶颈与曙光

鹰嘴崖的秋日,天空呈现出一种近乎残酷的清澈高远。阳光失去了夏日的灼热,变得苍白无力,斜斜地照进山谷,却驱不散那股从山石缝隙里、从溪水深处渗出的、日益凛冽的寒意。曾经郁郁葱葱的山林,如今披上了斑驳的黄褐外衣,一阵紧过一阵的山风卷起枯叶,打着旋儿,发出沙沙的哀鸣,仿佛在提前祭奠即将到来的严冬。

对于“山鹰支队”而言,这种季节更替带来的不仅是体感上的寒冷,更是一种深入骨髓的、关于生存的严峻压力。上一次成功击退日军扫荡的喜悦,早已被眼前**而残酷的现实冲刷得一干二净。胜利,并没能自动转化为继续生存下去的资本,反而像一记重锤,敲碎了原本就脆弱的补给链条,将队伍推向了资源枯竭的悬崖边缘。

资源消耗的危机,像一张越收越紧的网,牢牢困住了整个支队。

走进作为仓库的最大岩洞,昔日的“丰盈”景象早已不再。墙角那堆曾经令人安心的弹药箱,如今大多空空如也,只剩下木头框架孤零零地立着,如同被啃噬干净的骨架。上次防御战中,“二号”那支**沙冲锋枪爆发出恐怖火力的代价,是打光了几乎所有的专用弹鼓储备。步枪子弹也所剩无几,平均分配到每个战斗员手上,不足十发,一场小规模接触战就可能耗尽。药品更是见了底,磺胺粉早已用尽,几名在战斗中负伤的队员伤口愈合缓慢,只能依赖老赵采来的草药勉强控制,有人开始持续低烧,伤口出现红肿溃烂的迹象,情况不容乐观。

食盐,这个维系生命的基本物资,只剩下小半袋,每次炊事班做饭,都像用金粉一样小心翼翼。布匹早已断绝来源,队员们身上的军装破烂不堪,补丁叠着补丁,很多人脚上的鞋子张开了嘴,露出冻得通红的脚趾,在日渐刺骨的山风里微微颤抖。洗脸用的毛巾磨成了渔网,绑腿也失去了弹性。

以往,还能依靠战斗缴获和周边百姓冒着风险接济来勉强维持。但中村部队的扫荡之后,周边日伪据点明显加强了戒备和巡逻,小股出击的风险急剧增加,而收获却可能微乎其微。向本就困苦的村民们征集?且不说能征集到多少,频繁接触反而会给他们带来灭顶之灾。单纯依赖“夺取”和“乞讨”这两种被动且不稳定的方式,已经无法支撑这支六十多人的队伍应对外部强敌和内部生存的双重挤压。

更让林烽内心焦灼如焚的是系统资源的停滞。能够用于“献祭”换取系统资源的金属物品——破损的刺刀、打空的弹壳、瘪掉的水壶、甚至衣服上的铜扣……早已被搜刮得一干二净。那个只有他能看见的系统界面上,资源数字35.2\/1000,如同凝固的寒冰,许久未曾跳动。距离他潜意识中感觉到的、下一个可能带来质变的关键单位或建筑所需的门槛,看似只差临门一脚,却因资源来源的枯竭而变得遥不可及。系统这个最大的依仗和底牌,几乎陷入了无米下锅的窘境。

而所有压力中,最迫在眉睫、最具毁灭性的,是冬季的逼近。山里的秋天短暂得可怜,刺骨的寒风和早晚结冰的溪面,都在无声地宣告着残酷冬季的脚步声。如果没有厚实的棉衣棉被,没有足以抵御严寒的燃料,没有充足的过冬粮食,鹰嘴崖这个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家”,将在漫天风雪中化为冰冷的坟墓。队员们单薄的衣衫和露趾的鞋子,根本无法与零下二三十度的酷寒抗衡。一想到可能在冻饿交加中无声无息地死去,一种无声的恐慌在队伍中悄然滋生、蔓延,比敌人的枪炮更令人恐惧。

压抑的气氛笼罩着山谷。林烽知道,必须立刻找到破局之道,否则不用日军再来,寒冬就能将他们彻底摧毁。

一个朔风呼啸的傍晚,支队部岩洞内,那盏豆大的油灯成了唯一的光源,将几张凝重面孔的影子拉长,扭曲地投在粗糙的石壁上。林烽、老赵、赵铁锤、铁柱、李文等所有骨干围坐在一起,空气沉闷得几乎能拧出水来。

林烽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接指向洞角那些空荡荡的箱子和见底的盐袋,声音因疲惫和压力而沙哑:“兄弟们,情况不用我多说,大家都看得见,摸得着。咱们的老本,快吃光了。鬼子要是现在摸过来,咱们每人不到十发子弹,拿什么挡?冬天说话就到,咱们身上这身破烂,洞里这点存粮,能熬几天?”

他目光如炬,扫过每一张写满忧虑的脸:“以前咱们人少,打游击,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还能勉强糊口。现在咱们有了几十号人,有了这个窝,就不能再抱着过去那种‘闯到哪算哪’的想法了。坐吃山空,是死路一条! 咱们必须找到稳定、自己能掌控的活路,得有源源不断的进项!”

老赵吧嗒着早已没了火星的旱烟袋,眉头锁成了疙瘩:“林小子话糙理不糙。光指望从鬼子牙缝里抠食,从老乡牙缝里省粮,不是长久之计。咱们得有点自己的‘家底儿’,得像正经过日子一样,能产出点东西,要么自己能造,要么有能拿出去换真金白银的硬货。”

赵铁锤叹了口气,搓着粗糙的大手:“理是这么个理,可这深山老林的,除了石头就是树,咱们上哪找这‘家底’去?难不成还能凭空变出来?”

这时,坐在角落、平时话语不多的李文扶了扶用绳子绑着腿的眼镜,怯生生地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支队长,赵叔,我……我以前在书上看到过,咱们北方的山里,很多地方都埋着煤,有些地方还有虽然品位不高但也能用的铁矿。煤可以取暖烧饭,铁哪怕不能直接造枪,打点锄头、菜刀,或者就跟山外换咱们急需的东西,也是好的。咱们……能不能组织人,在附近找找看?说不定……这大山里就有宝贝。”

李文这番话,像黑暗中划亮的一根火柴,虽然微弱,却瞬间照亮了众人思维的某个角落。

林烽眼中猛地爆发出锐利的光芒,他霍然起身:“文子说得对!咱们不能光盯着鬼子手里的那点东西,也得学会向这大山要饭吃!这山肚子里埋着的,说不定就是咱们的活路!”

他迅速做出决断,声音斩钉截铁:“双管齐下!第一,立刻组织勘探队,由老赵牵头,李文参加,再配几个机灵稳妥的弟兄,就按李文说的,在咱们根据地周围,特别是没人去的深山里,仔细寻找可能有的煤矿、铁矿,或者其他有用的资源!第二,铁柱,你负责对外联络,通过王老汉和陈老爷那边的路子,想办法建立更稳当的交换渠道。等咱们找到了‘特产’,就用它去换咱们急缺的弹药、药品和盐!”

翌日清晨,天色未明,一支精干的勘探小队便悄然离开了鹰嘴崖。带队的是经验极其丰富的老赵,成员包括两名身手敏捷、熟悉山林的老队员,以及自告奋勇、背着那本破旧《矿物图识》的李文。当然,队伍中不可或缺的,是嗅觉超凡的“闪电”。林烽期盼它能凭借天赋,捕捉到人类无法感知的矿物气息。

勘探的历程,远比想象中艰苦卓绝。他们深入的是猎户都罕至的原始地带。荆棘撕扯着本就破烂的衣衫,陡峭的崖壁需要依靠绳索艰难攀爬,冰冷刺骨的溪流需要涉水而过。每一天,他们都在体力透支和希望渺茫中度过。敲打了无数处看似有矿脉痕迹的岩石,挖掘了几处据老一辈传说有“黑石”或“铁砂”的地方,结果往往令人沮丧——不是普通的页岩,就是毫无价值的煤矸石或贫瘠的氧化矿。

干粮迅速消耗,只能靠野果和偶尔设套捕获的山鼠野兔充饥。李文的手上磨满了血泡,书本上的理论在复杂多变的地质现实面前显得苍白无力。连“闪电”也显得有些恹恹的,它的灵敏嗅觉似乎在这片广袤而陌生的山林中失去了明确的目标。

第三天,第四天……出发时的热情和希望,如同篝火的余烬,在寒风和失望中一点点熄灭。一名老队员忍不住抱怨:“这简直是大海捞针……白白受这罪,还不如回去想想怎么端个炮楼实在……”

老赵的脸色也日益阴沉,嘴唇因干渴和焦虑而裂开血口,但他咬紧牙关,没有说出“放弃”两个字。他相信林烽的判断,也固执地相信,这片养育了他们也考验着他们的大山,不会真的如此吝啬。

第五天下午,他们几乎是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摸索到了一处极其偏僻的断裂谷地。这里三面都是刀削斧劈般的悬崖,谷底狭窄幽深,乱石嶙峋,一条细小的山涧在石缝中呜咽流淌,光线昏暗,气氛阴森。看起来,这里除了石头和苔藓,再无他物。

绝望的情绪达到了顶点。大家又累又饿,士气低落。老赵看了看逐渐西沉的、毫无暖意的太阳,长长叹了口气,准备下令就此扎营,明天一早带着失败的消息返回鹰嘴崖。

就在众人卸下沉重的背包,瘫坐在冰冷的石头上,准备接受这徒劳无功的结局时,一直安静趴在老赵脚边休息的“闪电”,突然猛地抬起头,耳朵警觉地竖起,鼻翼剧烈地翕动起来!它喉咙里发出一种压抑不住的、兴奋的低呜,尾巴像旗杆一样笔直竖起,身体前倾,猛地挣脱了老赵手中的绳子,如同一道黑色的闪电,冲向谷地最深处一面颜色异常深暗、布满了龟裂痕迹的崖壁底部!

“闪电!回来!危险!”老赵心中一紧,生怕有塌方或毒虫,急忙抓起枪跟了上去。

只见“闪电”在那片颜色深黑的崖壁下,用前爪疯狂地刨抓着地面堆积的黑色碎屑和腐殖土,并不时低头猛嗅,发出急促而兴奋的吠叫,仿佛发现了绝世珍宝。

老赵心中狂跳,一个箭步冲上前,喝止住“闪电”,自己则迫不及待地蹲下身,用手扒开表层的浮土和落叶。随着泥土被清除,下面露出了更加黝黑、质地明显的岩层。他捡起一块散落的、入手沉甸甸的黑色石块,从腰间抽出柴刀,用刀背奋力敲击。

“铛!”一声清脆而坚实的响声在山谷中回荡,石块应声碎裂,露出了里面乌黑发亮、闪烁着油脂般光泽的整齐断面!

老赵的手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起来。他又捡起几块不同的样本,放在鼻尖仔细闻了闻,有一股淡淡的、类似于沥青的特殊矿石气味。他颤抖着手掏出随身携带的火镰和火绒,小心翼翼地引燃一小撮从石块上刮下来的黑色粉末。

那粉末竟极易点燃,瞬间爆出一团火花,随即持续燃烧起来,火焰呈炽热的蓝白色,几乎看不到烟,散发出持久而强烈的热量!

李文和其他队员此时也气喘吁吁地围拢过来,看着老赵手中那燃烧的、散发着诱人热量的黑色石头,又抬头望向那片巨大的、绵延的黑色岩层,每个人的眼中都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惊和狂喜!

老赵抬起头,脸上混杂着极度疲惫、长期压抑后的释放以及巨大惊喜所带来的潮红,他望着围过来的、同样激动不已的队员们,声音因激动而剧烈颤抖,几乎是一字一顿地从喉咙深处挤出:

“这……这他娘的……真是……煤啊!是上好的无烟煤!”

一瞬间,所有的疲惫、饥饿、绝望和连日的风餐露宿,都被这巨大的、堪称奇迹的发现冲得无影无踪。一丝绝境中的、无比珍贵的曙光,终于穿透了重重阴霾,在这人迹罕至的断裂谷底,如同宝藏般,耀眼地闪现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