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红警之钢铁洪流从抗战到星辰大海 > 第69章 风雨前夜

日军中村部队的撤退,在鹰嘴崖内引发了一阵短暂的、压抑的欢呼。紧绷了数日的神经终于得以松弛,队员们互相拍打着肩膀,脸上洋溢着劫后余生的庆幸和初战告捷的自豪。炊事班难得地煮了一锅浓稠的野菜粥,算是庆祝。然而,这胜利的喜悦,如同山谷中傍晚的薄雾,很快便被更深沉的忧虑所取代。作为支队的核心,林烽、老赵等人几乎在敌人退去的第一时间,便投入了冷静甚至苛刻的战后总结与反思。

在支队部那盏摇曳的油灯下,空气中弥漫着硝烟未散尽的味道和沉重的思考。

“这次,咱们算是扛过去了。”老赵率先开口,声音沙哑,却毫无喜色,“但暴露出来的问题,比干掉几个鬼子更重要。”

林烽面前摊开一张简陋的清单,上面用木炭粗略记录着此次防御战的消耗和情况。他指着清单,语气凝重:

“弹药消耗太大了。”他特别点了点“二号”的弹药栏,“**沙一个长点射就是几十发,这次袭扰和威慑,打掉了我们将近四分之一的储备。老赵你们小组的冷枪冷炮,消耗也不小。我们的补给线太脆弱,经不起几次这样的消耗战。”

这是一个严峻的现实。胜利,是用宝贵的弹药堆出来的,而弹药来源却极不稳定。

赵铁锤补充了训练层面的问题:“有几个新兵,听到鬼子迫击炮响,当时就慌了神,差点暴露隐蔽位置。实战心理这一关,还得狠练。”

李文则从另一个角度提出观察:“支队长,我发现很多队员,包括一些老兵,对复杂地形的利用还是凭本能,缺乏系统认识。比如如何在密林中快速隐蔽接敌,如何利用岩石群交替掩护撤退。”

最让林烽忧心的是根据地的隐蔽性。他走到岩洞口,望着外面漆黑的夜空:“鬼子这次虽然没找到咱们的老巢,但他们不是傻子。咱们能在他们眼皮子底下周旋这么多天,他们肯定已经断定,西山地区,特别是鹰嘴崖这一带,有咱们一个稳固的据点。下次再来,就绝不会是这种漫无目的的梳篦式搜索了。”

内部整合初见成效,但远未高枕无忧。 通过处置刘老歪事件和这次协同御敌,队伍的纪律性和凝聚力确实有了质的提升。新老队员在战火中初步建立了信任,那种剑拔弩张的对立情绪缓和了许多。但林烽清楚,思想上的真正融合,非一日之功。现在只是靠外部压力和纪律强压下的团结,如何让这种团结内化为每个队员的自觉行动,才是长远之计。

面对暴露出的问题和潜在的巨大危机,林烽没有时间沉浸在暂时的胜利中,他必须立即进行战略调整。

首先,是强化训练,补齐短板。

训练场上的口号声再次变得密集而富有针对性。林烽亲自抓弹药节约训练,要求队员们在模拟射击时,更加注重精度和短点射,养成节约每一发子弹的习惯。老赵负责实战心理抗压训练,他模拟战场上的各种突发情况如炮火覆盖、侧翼遇袭,锻炼队员们在压力下的判断力和执行力。赵铁锤则带领队员进行复杂地形适应性训练,钻山林、爬陡坡、涉溪流,研究如何利用每一块岩石、每一片树林进行战术动作。训练强度更大,要求更严,但没有人抱怨,因为大家都明白,这是保命的本钱。

其次,是巩固内部,深化融合。

林烽推动了组织架构的细化。在原有分队基础上,建立了更明确的班、排编制,任命了班长、排长,明确了各级职责,使指挥体系更加顺畅。他大力推行“官兵一致”的原则,要求各级干部与士兵同吃同住同训练,战斗中干部必须冲锋在前,撤退在后。林烽自己以身作则,哨位上、训练场、炊事班,都能看到他的身影。这种无声的行动,比任何口号都更能凝聚人心。

同时,思想文化建设悄然展开。李文的作用得到了发挥。他利用休息时间,教队员们认字,学习简单的文化;将三大纪律和抗日道理编成朗朗上口的快板、顺口溜,在队伍中传唱;甚至尝试办起了简陋的“墙报”,用木炭画图,宣传英雄事迹和战斗经验。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活动,如同细雨润物,潜移默化地提升着队伍的文化素质和思想认同。

第三,是积极外联,拓宽生存空间。

林烽深知,困守孤岛是死路一条。他加派了精干人员,通过王老汉等可靠渠道,与山外的陈老爷等开明士绅进行更紧密的联系。不再仅仅是换取物资,而是试图建立一种更稳定的同盟关系,希望他们能提供更及时、更准确的日伪军动向情报,并在极端情况下,能为支队人员提供隐蔽和转移的通道。同时,他也派出机灵的队员,化装成山民、货郎,深入周边村庄,秘密接触那些饱受日伪压迫的贫苦百姓,建立更广泛、更可靠的群众情报网。他要让“山鹰支队”的根,深深扎进这片土地的土壤之中。

然而,就在林烽全力进行内部整顿和外部联络的同时,来自敌人方面的危机预警信号,变得越来越清晰和急促。

首先是通过陈府管家秘密送来的情报。情报很简短,却字字千钧:“坂田震怒,视尔等为心腹大患。正调兵遣将,筹划大规模扫荡,规模空前,装备重武器,欲彻底铲除。万分小心!”

几乎同时,前出侦察的队员带回消息,发现日军在进出西山的主要通道上,增加了固定哨卡和巡逻队,盘查异常严格,似乎在封锁消息。

更令人不安的是“闪电”的表现。它变得异常焦躁,频繁地向山谷东南方向和西北方向发出低沉的预警性吠叫,那是日军主要据点所在的方向。它敏锐的感官捕捉到了远处传来的、不同寻常的频繁车辆轰鸣声和部队调动的气息。

所有的迹象都指向一个结论:日军坂田大队正在酝酿一次前所未有的、旨在彻底消灭“山鹰支队”的残酷扫荡。这次的敌人,将不再是试探性的中队,而是可能倾巢而出的整个大队;装备将不再只有步枪机枪,很可能包括山炮、迫击炮,甚至可能呼叫空中支援。战术也将更加狠辣和周密,拉网合围,步步为营,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夜色深沉,鹰嘴崖被一种山雨欲来前的死寂所笼罩。连往常喧闹的虫鸣,似乎都压抑了许多。支队部的岩洞里,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林烽召集了所有骨干——老赵、赵铁锤、铁柱、李文等人,通报了掌握的严峻敌情。

油灯的光晕映照着一张张严肃的脸。没有人说话,只能听到彼此沉重的呼吸声。大家都知道,真正的考验,即将来临。这一次,不再是疥癣之疾的骚扰,而是你死我活的生存之战。

会议结束后,林烽独自一人,登上鹰嘴崖最高处的哨位。夜风凛冽,吹动着他破旧的军装。他望着脚下山谷中零星、被严格遮蔽的篝火余光,又望向远方那片吞噬了一切光线的、漆黑如墨的山峦轮廓。那里,敌人的刀锋正在磨砺,死亡的阴影正在汇聚。

内部的风波刚刚平息,队伍初具雏形,思想的融合刚刚起步。然而,外部的巨浪,却已以排山倒海之势压来。时间,成了最奢侈的东西。

但他没有恐惧,心中反而充满了一种奇异的平静和坚定。他回想起队伍从几个人几条枪,一路挣扎求生,发展到今天的规模。经历了内讧的阵痛,经历了初战的洗礼。这支队伍,就像一块生铁,在锤打和淬火中,正在一点点剔除杂质,变得更加坚韧。

“山鹰已经过了初啼,”他低声自语,仿佛是对着脚下的山谷,对着身边的战友,也是对着自己宣誓,“翅膀或许还不够硬,但骨气已经练出来了。接下来,要迎接的,是真正的狂风暴雨了。”

他握紧了拳,指甲深深嵌入掌心。冰冷的触感让他保持绝对的清醒。

“但我们,已经不再是任人宰割的散沙一盘。”他的目光穿透夜幕,仿佛看到了未来那场血与火的考验,“来吧!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看看是你鬼子的刀快,还是我‘山鹰’的骨头硬!”

生存与毁灭的终极考验,就在眼前。鹰嘴崖的这个夜晚,注定漫长而无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