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红警之钢铁洪流从抗战到星辰大海 > 第63章 义举扬名

鹰嘴崖的春天,终于在几场淅淅沥沥的春雨后,彻底站稳了脚跟。山谷里绿意盎然,溪流丰沛,训练场上的喊杀声和操练的脚步声,取代了往日的寂静。岩洞宿舍干燥温暖,仓库里的物资虽然不算丰盈,但也有了初步的规整。这个来之不易的“家”,给了“山虎小队”喘息和积蓄力量的机会。

然而,林烽的眉头却并未因此完全舒展。他站在崖壁的了望哨上,目光越过层峦叠嶂的山峰,仿佛能穿透时空,看到山外日军据点上升起的膏药旗,听到伪军欺压百姓的呵斥与百姓的哭嚎。被动躲藏,等待不知何时会降临的扫荡,这种感觉如同钝刀子割肉,让人寝食难安。鹰嘴崖再坚固,若只是坐困愁城,最终也难逃弹尽粮绝或被敌人发现的命运。

不能再等了。 一个清晰的念头在林烽心中升起。必须主动出击! 不仅是出于获取物资的生存需求,更是为了打破被动局面,在运动中寻找战机,扩大活动空间,更重要的是——要让敌人知道我们的存在,让百姓看到希望!

他的战略思想,悄然发生了转变:从单纯的求生自保,转向主动寻求发展,并开始注重政治影响。

很快,通过王老汉冒险进山传递的消息,以及陈府管家经由隐秘渠道送来的情报,山外日伪军的暴行不断传入林烽耳中:

“林家洼的伪军保长又带人抢粮了,王老栓家的过年猪都被抢走了,还打伤了人……”

“黑风口那个鬼子税卡,过路的货郎都要扒层皮,稍有不从就是拳打脚踢,前几天还把个不肯交‘过路费’的老头子推下了山涧……”

“河西村又被拉了壮丁,说是修炮楼,都是些青壮劳力,这一去怕是回不来了……”

这些消息像一根根针,扎在每一个队员的心上。岩洞里,篝火映照着一张张愤慨的脸。

“妈的!这帮二鬼子,比真鬼子还可恨!”铁柱一拳砸在石壁上,眼眶通红。

赵铁锤闷声道:“欺负老百姓算什么本事!有胆量跟咱们真刀真枪干!”

连平日里沉默寡言的“二号”,那空洞的眼神似乎也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冰冷。

林烽看着群情激愤的队员们,知道时机到了。他召集骨干,摊开简陋的地图。

“兄弟们,鬼子伪军祸害百姓,我们不能眼睁睁看着!光躲在山里练,救不了乡亲们!”他的手指点在地图上几个标注的点,“我们要打出去!但要打,就不能只图几杆枪、几袋粮,我们要打一场‘政治仗’!”

他环视众人,目光锐利:“选一个对百姓祸害最重、防守又相对薄弱的目标,狠狠地打!不仅要消灭敌人,缴获物资,更要把咱们的旗号打出去!要让老百姓知道,这山里有一支队伍,是专门为他们撑腰、打鬼子的!”

经过仔细分析和权衡,目标锁定在了黑风口日军税卡。这个税卡位于一条连接几个村庄的山路要冲,由一个班的伪军和两名日军士兵驻守。他们仗着地势和日军撑腰,对过往行人商贩极尽盘剥欺压,民愤极大。而且税卡工事简单,主要是木栅栏和沙包掩体,远离主要据点,增援不便,易于突袭。

战斗方案很快确定:利用五天后的集市日,趁过往人多混杂时,采取化装奇袭结合外围火力支援的战术,速战速决。

集市日清晨,天色微明。黑风口狭窄的山路上,已经有了零零星星赶早集的百姓,挑着担子,推着独轮车,脸上带着惯有的愁苦和小心翼翼。税卡的木栅栏门紧闭着,几个伪军缩在岗亭里抽烟,两名日军士兵挎着枪,在并不宽敞的院子里踱步。

这时,山路拐角处走来七八个“百姓”。有的穿着打补丁的粗布衣,挑着柴火;有的像是走亲戚的,挎着篮子;还有两个年轻人,像是兄弟俩,推着一辆装着山货的独轮车,吱呀吱呀地响。为首的正是林烽,他脸上抹了些锅底灰,戴着一顶破草帽,低眉顺眼,和其他人一样,走向税卡。

“站住!检查!”一个伪军懒洋洋地打开栅栏门,拦住了他们。

“老总,行行好,都是些山货,赶集换点盐巴……”林烽陪着笑脸,暗中给身后的铁柱等人使了个眼色。

伪军敷衍地翻了翻柴火和篮子,目光落在了独轮车上:“这里面装的什么?打开看看!”

推车的“兄弟”正是铁柱和另一名队员,他们装作不情愿地掀开盖布,露出下面的山货。

“嗯?”一个眼尖的伪军似乎察觉到了什么,伸手就往车底下摸去——那里藏着短枪!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

“动手!”林烽低喝一声,猛地从柴担里抽出驳壳枪!“砰!”一枪撂倒了最近的伪军!

几乎同时,铁柱等人也迅速亮出武器,瞬间将门口的几个伪军打倒!

“敌袭!”院子里的日军士兵惊叫着举枪。

但已经晚了!早已埋伏在税卡两侧山坡上的老赵和赵铁锤,几乎同时开火!“砰!砰!”精准的子弹射穿了日军士兵的胸膛!

战斗爆发得极其突然,结束得也异常迅速。岗亭里剩下的伪军还没反应过来,就被冲进来的队员们用手榴弹和刺刀解决。整个战斗过程干净利落,不到十分钟,税卡内的敌人被全部肃清。

枪声惊散了路边的百姓,他们吓得趴在地上,瑟瑟发抖。战斗结束后,林烽没有让队员们立刻打扫战场,而是做了一件让所有百姓目瞪口呆的事情。

他让队员们将伪军和日军尸体拖到一边,然后站在税卡门口,对着惊魂未定的百姓们高声喊道:“乡亲们!不要怕!我们是山里打鬼子汉奸的队伍!这帮畜生祸害咱们的日子到头了!”

他指着税卡里缴获的几袋粮食和一小箱搜刮来的铜钱、银元,对大家说:“这些东西,都是他们从咱们身上榨出来的血汗!现在,物归原主!大家排好队,每人分一点粮食,拿回自己的钱!”

起初,百姓们不敢相信,面面相觑,无人敢动。直到林烽亲自将一捧粮食塞到一个衣衫褴褛的老者手中,又将几块银元还给一个被抢过货的货郎,人群才骚动起来。感激、惊喜、难以置信的表情交织在每一张饱经风霜的脸上。

“谢谢好汉!谢谢好汉爷!”老者颤抖着就要跪下,被林烽赶紧扶住。

“咱们是老百姓的队伍,不兴这个!”林烽扶起老人,继续对大家说,“以后,鬼子伪军再敢欺负人,咱们就揍他!乡亲们有啥难处,也可以托人给山里捎个信!”

分发完物资,林烽立即带队撤离,消失在莽莽山林中,只留下一个被端掉的税卡和一群激动不已、奔走相告的百姓。

效果是爆炸性的。 “黑风口税卡被端了!”“是一支山里的好汉队伍干的!”“他们还把抢的东西分给了老百姓!”“专打鬼子二鬼子,替咱穷人出头!”……这样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遍了黑风口周边的十里八乡。百姓们在田间地头、在昏暗的油灯下,窃窃私语,眼神中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苗。

连锁反应随之而来。附近几个据点的伪军明显收敛了许多,下乡抢粮拉夫的行为有所减少,生怕成为下一个目标。而饱受压迫的百姓,开始用各种方式支持这支“山里的队伍”:有人偷偷将省下的粮食藏在约定的地点;有人看到日伪军调动,就想办法托人送信;甚至有人主动找到王老汉,打听如何送子弟参军。

当林烽再次收到王老汉带来的、不仅是情报还有乡亲们偷偷塞给的几双布鞋和咸菜时,他深深地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民心所向的力量。这种力量,比多几杆枪、多几箱弹药更加宝贵,它提供了最广阔的活动空间和最可靠的情报来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