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红警之钢铁洪流从抗战到星辰大海 > 第100章 灯火初明

深秋的寒风已经带着刺骨的凛冽,卷起地上枯黄的落叶,在山谷中打着旋儿呜咽。磐石谷的建设并未因气温骤降而停歇,反而因为一个即将到来的历史性时刻,而弥漫着一种前所未有的紧张与期待。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谷地东南角那条奔腾的溪流瀑布旁——那里,凝聚了全支队数月心血和智慧的小型水电站,即将迎来最终的检验。

最后阶段的安装工作,是在一种近乎神圣的专注和小心翼翼中进行的。赵铁锤带领工匠队,将那个由硬木和钢片复合制成的、沉重而精巧的叶轮,稳稳地安装在水轮机主轴之上,仔细调整着叶片的角度,确保它能以最佳姿态迎接水流的冲击。传动装置采用了结实的牛皮制成的宽幅皮带,连接水轮机主轴和发电机转轴,虽然简陋,但经过反复测试,确保不会轻易打滑或断裂。

李文和技术小组的成员们,则像对待初生婴儿一般,将那台包裹着木壳、内里是密密麻麻手工绕制线圈和强大磁钢的发电机,轻轻安放在预先浇筑好的石质基座上。他们的动作轻柔得近乎虔诚,生怕一点震动损伤了内部脆弱的绝缘或精密的磁路。接着是最关键的布线工作。用各种规格旧电线拼接、外层紧紧缠绕着厚实绝缘麻布的电线,被小心地架设在简易的木杆上,从发电机房一路延伸到几百米外的生活区广场、指挥部、医疗所和主要营房。在每个用电的终点,都安装上了支队想尽办法、通过秘密渠道从敌占区换来的、珍贵无比的白炽灯泡和最简单的手动闸刀开关。

安装完成,并不意味着成功。更艰巨的调试阶段随即开始。问题如同预料般接踵而至,考验着每个人的神经。

第一次试运行时,李文深吸一口气,下令缓缓打开引水闸门。湍急的水流冲向叶轮,水轮机开始转动,由慢到快,发出低沉的轰鸣。皮带带动发电机转子旋转,电压表的指针开始颤抖着抬起。所有人的心都跟着指针悬了起来。然而,当转速达到一定程度时,发电机突然发出一阵刺耳的“吱嘎”声,电压剧烈波动,连接线路的接头处甚至爆出了一小团吓人的电火花,随即一切归于沉寂。

“停机!快停机!”李文脸色发白,大喊着。第一次尝试失败了。经过紧张的排查,发现是传动皮带在高速下轻微打滑,导致转速不稳,发电机励磁不足。调整皮带张紧度后,第二次试机,电压稳定了些,但接上负载后,灯光却昏暗如萤火,且闪烁不定。问题出在线路损耗太大和发电机输出功率不足。他们不得不重新检查所有接线,加固接触点,减少不必要的线路长度,并微调了发电机的气隙和磁路。

那些天,水电站旁的小石屋成了不夜之地。李文和技术小组的成员们日夜守在那里,围着那台轰鸣的机器,耳朵贴着外壳听声音,眼睛死死盯着电压表和频率表,用万用表一点点测量参数。寒冬的夜晚,石屋里滴水成冰,但他们常常忙得满头大汗,脸上被油烟和汗水弄得黑一道白一道。失败、排查、调整、再试验……循环往复。每个人的眼睛里都布满了血丝,但眼神中的执着和信念却从未熄灭。林烽每晚都会过来,不说话,只是默默地看着,有时递上一碗热水,拍拍李文的肩膀。这种无声的支持,比任何言语都更有力量。

经过连续几天不眠不休的调试和优化,问题被逐一攻克。发电机运行的轰鸣声变得越来越平稳、有力。李文终于拖着疲惫不堪却异常兴奋的身体,向林烽报告:“支队长,差不多了!可以正式试发电了!”

林烽决定,选择一个傍晚,在全支队骨干的见证下,进行这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合闸发电。

日落西山,天色迅速暗淡下来,山谷被暮色笼罩。瀑布旁的小空地上,以及生活区中心那个平整出来的小广场周围,悄然聚集了闻讯而来的支队骨干和部分队员。没有人喧哗,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近乎凝固的紧张和期待。广场中央新立起的木杆上,那几盏光秃秃的白炽灯泡,在暮色中显得格外醒目,仿佛在等待着命运的召唤。瀑布的轰鸣声比往日更加震耳,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巨变擂鼓助威。

林烽、老赵、赵铁锤、王婶等核心骨干都站在发电机房外。李文最后一遍检查了水轮机、发电机、传动装置和所有线路,他的手因为紧张和激动而微微颤抖。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狂跳的心脏,转向林烽,用力地点了点头,声音因紧张而有些沙哑:“支队长,一切准备就绪!可以合闸!”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林烽身上。林烽面色沉静,但紧握的拳头暴露了他内心的波澜。他环视了一眼周围一张张充满期盼的脸,目光最终定格在广场方向,用尽全身力气,发出了那道等待已久的命令:

“合闸!”

负责操作闸刀的是铁柱。这个平时沉稳如山的汉子,此刻也屏住了呼吸。他双手握住那粗糙的木质闸刀柄,用尽全身力气,沉稳而坚定地向上推去!

“咔哒!”一声清脆的响声,在瀑布的轰鸣中显得异常清晰。

刹那间,仿佛被注入了灵魂,水轮机在汹涌水流的冲击下,发出了更加低沉有力的咆哮!叶轮高速旋转,通过皮带将强大的动力传递给发电机。发电机转子开始加速,越来越快,发出一种平稳而有力的“嗡嗡”声,这声音逐渐压过了瀑布的喧嚣!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停滞了。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目光死死地盯着广场上那几盏灯泡。一秒,两秒,三秒……

突然,那几盏原本在暮色中漆黑一团的玻璃泡,先是灯丝微微泛起了暗红色,如同烧红的铁丝!

紧接着,在所有人尚未反应过来之际,那暗红色猛地迸发出耀眼夺目的白光!光芒稳定、洁白、强烈,瞬间刺破了浓重的暮色,将整个小广场照得亮如白昼!

成功了!电灯亮了!

沸腾的山谷

死寂般的等待后,是火山喷发般的沸腾!

“亮了!真的亮了!”

“咱们的电!是咱们自己发的电啊!”

刹那间,压抑已久的激动和狂喜如同决堤的洪水,轰然爆发!现场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呐喊声、掌声!队员们激动得跳了起来,互相拥抱、捶打着对方的肩膀,许多人热泪盈眶,尤其是那些参与建设的老兵,看着自己用双手一点点造出来的机器竟然真的发出了照亮黑夜的光芒,更是泣不成声,粗糙的手掌一遍遍擦拭着模糊的泪眼。

这光亮,如同一个信号。很快,指挥部溶洞里那盏最大的灯泡亮了,医疗所里为伤员准备的灯亮了,主要营房和识字班的灯也一盏接一盏地亮了起来!原本在夜色中只有零星篝火和油灯微光的磐石谷,此刻被数十盏电灯点缀得星星点点,光芒连成一片,景象壮丽,宛如一个突然降临人间的璀璨星座,又像是为庆祝盛大节日而点燃的华灯!

就连在远处崖顶哨位执勤的哨兵,也看到了谷内这前所未有的奇景。年轻的哨兵激动得忘乎所以,下意识地举起枪对着天空“砰”地开了一枪,清脆的枪声在山谷中回荡,吓得旁边的班长赶紧扑过去按住他:“混蛋!不要暴露!”但班长自己的脸上,也洋溢着无法抑制的激动和自豪。

光明,驱散了黑暗,更驱散了人们心中的迷茫和困顿。

实用价值是立竿见影的。指挥部里,地图上的线条清晰可辨;医疗所内,王婶可以更精准地为伤员清创缝合;营房里,队员们可以在明亮的灯光下学习文化、讨论战术;训练场边缘也拉上了灯,夜间警戒的视野大大扩展。更重要的是,这稳定的电力,为未来建立小型工具维修坊、甚至尝试复装子弹等简易军工生产,提供了最基础的动力保障。

但此刻,更震撼人心的是其精神象征。这光亮,是科学知识对愚昧无知的胜利,是集体智慧和顽强毅力对重重困难的征服,是人定胜天信念最生动的体现!它让每一个队员真切地感受到,他们不再是躲藏在深山老林里苟延残喘的逃亡者,而是能够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光明、开创未来的真正主人!一种前所未有的自豪感、自信心和凝聚力,如同电流一般,瞬间贯通了每个人的身心。

林烽站在明亮的广场中央,跳动的灯光在他坚毅的脸上投下明暗交错的光影。他望着周围激动万分的人群,心中也是心潮澎湃。他抬起双手,示意大家安静。欢呼声渐渐平息,但每个人脸上兴奋的红光和眼中的光彩,比灯光更加明亮。

“兄弟们!”林烽的声音因激动而有些沙哑,却充满了力量,在寂静的山谷中回荡,“今天,我们点亮的不只是这几盏电灯!我们点亮的,是咱们‘山鹰支队’的智慧和志气!是咱们不屈不挠、自力更生的精神!”

他环视众人,目光灼灼:“这灯光,是咱们用书本上的知识、用肩膀上的汗水、用不服输的劲头,从这山沟里、从这溪水里,‘抢’来的光明!它告诉我们,没有爬不过的山,没有趟不过的河!只要咱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能在这看似绝境的地方,创造出人间奇迹!”

他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无比的豪迈:“这灯光,就是咱们抗日决心的象征!它亮在这里,就宣告着,我们‘山鹰支队’,不仅要在这里生存下去,还要在这里发展壮大!鬼子想把我们困死、饿死、冻死在深山老林里,我们偏要在这里点起电灯,读书学习,造枪造炮!这光明,永远不会熄灭!”

“永不熄灭!”队员们群情激昂,异口同声地呐喊,声震山谷,久久不息。

夜色完全降临,但磐石谷却前所未有地明亮。电灯光柔和而稳定,取代了往日摇曳昏黄的火光,将山谷的轮廓清晰地勾勒出来。发电机沉稳有力的“嗡嗡”声,与水流的轰鸣交织在一起,成为这片新生土地新的背景乐章,充满了现代工业的力量感。

队员们没有像往常一样早早休息,而是自发地聚集在明亮的电灯下。识字班的“小先生”们抓紧这难得的光明,在石板上写下新的字句;老班长们围坐在一起,就着灯光仔细擦拭保养心爱的枪支;年轻队员们兴奋地讨论着未来的规划,脸上洋溢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林烽和李文没有参与庆祝,他们并肩站在水电站旁,听着脚下轰鸣的水声和身边机器平稳的运转声,望着谷内那片温暖、安宁而又充满生机的灯火。星光在天幕上闪烁,与地上的灯光交相辉映,仿佛天地间展开了一幅壮丽的画卷。

李文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几个月来的高度紧张和疲惫仿佛在这一刻彻底释放,他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眼睛湿润了,声音有些哽咽:“支队长,咱们……咱们真的做到了。”

林烽没有说话,只是重重地拍了拍李文消瘦却坚挺的肩膀,目光深远地望向更黑暗的远山轮廓。他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欣慰而坚定的笑容。

“老李,辛苦了。但这,真的只是开始。”林烽的声音平静而充满力量,“有了光,有了电,咱们就能看清更远的路,就能做更多以前不敢想的事。磐石谷的根,今晚,才算真正扎下了!”

光明,已至。这光芒不仅照亮了山谷,更照亮了每个战士的心,照亮了这条充满艰难却无比光荣的抗战之路。未来,在这片被点亮的土地上,必将孕育出更多的希望和奇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