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红警之钢铁洪流从抗战到星辰大海 > 第74章 决策之夜

岩洞最深处的支委会会场,空气凝滞得如同冻结的铅块。那盏赖以照明的油灯,灯芯早已烧到了底,结着硕大而丑陋的灯花,每一次微弱的爆裂,都伴随着一小股呛人的油烟,将每个人的影子在凹凸不平的岩壁上拉扯、扭曲,如同群魔乱舞。灯光昏黄摇曳,勉强照亮几张紧绷的脸庞,上面交织着焦虑、恐惧、愤怒和深深的迷茫。

“砰!”

一声闷响打破了死寂。老赵猛地将拳头砸在铺着地图的石桌上,震得油灯一阵摇晃,灯花簌簌落下。

“撤!我的意见就是撤!”他的嗓音因激动而沙哑,布满血丝的眼睛死死盯着地图上那片被标注为“鹰嘴崖”的区域,仿佛要把它烧穿,“同志们,清醒点!一千五百鬼子!八百伪军!还有四门山炮!八挺重机枪!十二具掷弹筒!这他娘的是什么阵仗?这是要活埋咱们啊!咱们支队总共才六十多号人,连条像样的重武器都没有!拿什么去填鬼子的炮眼?拿肉身去挡山炮?保存实力,这是唯一的活路!等鬼子这一阵风刮过去,咱们再回来收拾残局!”

他的话像一块巨石投入深潭,激起剧烈的涟漪。

“撤?!”赵铁锤第一个炸了锅,他“噌”地站起来,魁梧的身躯几乎要顶到岩顶,手中的盒子炮拍得石桌“啪啪”作响,“根据地是我们用三年心血刨出来的!每一寸工事都沾着老兄弟的汗和血!地下粮仓里存着乡亲们省下来的口粮!我们跟老百姓说的话,吹过的牛,都算数吗?这时候一拍屁股走了,算什么?逃兵吗?鬼子要是占了鹰嘴崖,第一个遭殃的就是山下那些等着咱们庇护的村子!我们能跑,老百姓能跑吗?”

新队员王二牛也涨红了脸,他往前挤了两步,声音带着年轻人特有的冲劲和一丝颤抖:“赵哥说得对!我王二牛就是冲着打鬼子才来的!老家被鬼子烧了,爹娘……”他哽咽了一下,随即挺直胸膛,“我报名参军那天就发过誓,要跟鬼子拼命!这时候说撤就撤,我……我做不到!这算什么抗日?这是逃跑!”

争论如同被点燃的干草堆,迅速蔓延开来。

“就是!打了就跑,寒了弟兄们的心!”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支队长,撤吧!”

“可是……松本那狗娘养的肯定会屠村泄愤啊!”

“守?拿什么守?等死吗?”

“当初就不该暴露位置!现在好了,引火烧身!”

声音嘈杂,情绪对立。有人拍着胸脯喊打喊杀,有人抱着头唉声叹气,有人忧心忡忡地看着林烽,等待他的决断。悲观和恐惧的情绪如同浓重的雾气,几乎要将小小的岩洞窒息。老队员们互相交换着眼神,其中不乏私下嘀咕:“唉,当初听我的,挖个更深的洞,藏着掖着,哪至于……” 对暴露位置的懊悔和对未来惨败的预演,交织在一起。

林烽始终沉默着。他坐在最不起眼的角落,背脊挺得笔直,像一尊沉默的石雕。那双深邃的眼睛,如同古井般不起波澜,静静地看着眼前的一切。他修长的手指,无意识地、一遍又一遍地摩挲着腰间那把勃朗宁手枪冰冷的枪柄。皮革的纹路早已被体温和汗水浸染得温润光滑。这无声的动作,泄露了他内心并非如表面般平静。他知道,这不是简单的战术选择题,一道“战”与“走”的选择题。这关乎“山鹰支队”的灵魂,关乎这支队伍存在的意义,更关乎他作为一个领导者,在绝境中能否扛起那份沉甸甸的责任。

“兄弟们!”林烽终于开口了。他的声音不高,却像一把利刃,瞬间劈开了混乱的争吵,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穿透力。所有人都安静下来,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他身上。

他没有立刻反驳谁,也没有急着下结论。他缓缓站起身,走到那幅巨大的、标注着鹰嘴崖及周边地形的羊皮地图前。昏黄的灯光下,地图上蜿蜒的线条、标记的红点、以及用炭笔圈出的防御阵地,仿佛都有了生命。

“我们先算三笔账。”林烽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如同磐石坠地,每一个字都敲在众人心上。

“第一笔,民心账。”他伸出手指,重重地点在地图上几个标示着村庄的位置。“我们在这里扎根三年,不是白待的。我们救过被狼叼走的娃子,分过伪保长囤积的粮食,更亲手砍过欺压百姓的汉奸。张三家记着我们给的盐巴,李四家记得我们帮他藏过被鬼子追捕的儿子,王五嫂哭着告诉我们,鬼子扫荡时,是我们的人从火场里抢出了她唯一的孙子……”他的声音带着一种深沉的情感,“现在,鬼子还没打进来,我们就想着脚底抹油?往后,谁还敢相信我们‘山鹰支队’是真心抗日的队伍?谁还敢把自家子弟送来跟着我们拼命?我们失去的,将不只是这片山谷,而是整个根据地赖以生存的根基——民心!失去民心,我们就是无根的浮萍,处处挨打!”

老赵张了张嘴,想反驳,却发现自己喉咙发干。他想起了三年前,自己带着仅有的十几个人,在这片荒山里挖下第一个地洞时,是山下几个胆大的庄稼汉偷偷送来了工具和食物。民心,这个看似虚无缥缈的东西,却是他们生存最坚实的土壤。

林烽的手指移动到地图上鹰嘴崖错综复杂的工事标记上:“第二笔,地利账。 鹰嘴崖不是普通的山头。我们花了三年,用血汗在这里构建了三层立体防御工事。第一层,外围的峭壁陷阱区,那些竹签阵、绊索、滚木礌石,是给鬼子登山队准备的‘欢迎礼’。第二层,崖壁中段的火力点和交叉火力网,我们的机枪、步枪、手榴弹,能在这里形成密集的杀伤区。第三层,核心岩洞群,这里有防炮洞——我亲自看过结构,能扛住九二重机甚至小口径山炮的直接命中!还有地下粮仓,存着够我们三个月吃的红薯土豆!密道,直通后山几处隐秘的备用出口!鬼子有重武器,但他们是在山地作战!他们的重炮射界有限,精度不高,步兵要攻上来,每一步都要付出血的代价!我们不是没有还手之力!”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一张张年轻或沧桑的脸:“松本的战术是铁壁合围?他想困死我们,消灭我们。但地形是死的,人是活的!我们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每一块岩石的脾气!这就是我们的地利!”

最后,他的手指重重地敲在岩洞中央,仿佛敲在每个人的心上:“第三笔,士气账! 我们刚刚打退了鬼子一个加强连的进攻!我们用智慧和勇气,证明了我们能行!队伍的士气,前所未有的高涨!新兵在老兵的带领下,眼睛里都燃着火!这时候撤退,像什么样子?老队员们会觉得寒心,觉得我们辜负了他们的牺牲!新队员们会觉得我们懦弱,觉得跟着我们没前途!士气一旦崩溃,比任何武器都可怕!可如果我们顶住!如果我们能在这场前所未有的硬仗中,哪怕流尽最后一滴血,也要守住鹰嘴崖,向鬼子证明——中国还有我们这样一群不怕死的队伍!向百姓证明——‘山鹰’是他们的守护神!那么,我们失去的,只是一个暂时的阵地!我们赢得的,将是无法估量的民心归向!往后,会有更多饱受苦难的同胞,像潮水一样涌向我们!他们会带着粮食,带着武器,带着复仇的渴望,加入我们!这才是我们‘山鹰支队’生生不息的真正力量源泉!”

“守不住也要守!”林烽的声音陡然拔高,斩钉截铁,如同金石落地,铿锵有力!他目光如电,扫过全场,“同志们!这不是为了这片小小的山谷!这是为了向侵略者宣告——中华民族,永不屈服!这是为了保护身后那些把我们当希望的父老乡亲!这是为了我们胸中燃烧的、那点不灭的抗日火种!守住鹰嘴崖,就是守住我们‘山鹰支队’的魂!”

死寂。

绝对的死寂笼罩着岩洞。油灯的火苗不安地跳动着,将每个人脸上激烈的情绪变化投射在岩壁上。

老赵脸上的肌肉剧烈地抽搐着。他死死盯着地图上那些精心构筑的工事标记,又看看林烽那张写满决绝与信念的脸。他想起三年前那个风雪交加的夜晚,自己和林烽一起,用冻僵的双手垒起第一块石墙。他想起牺牲的战友,想起山下期盼安宁的乡亲。他猛地抬起头,布满血丝的眼睛里,挣扎的痛苦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悲壮的坚定。他重重地跺了一下脚,坚硬的岩石发出沉闷的回响。

“好!”老赵的声音沙哑却异常清晰,每一个字都像是从胸腔深处迸发出来,“妈的!跟你干了!大不了……大不了拉几个狗娘养的垫背!咱这身骨头,也不是白长的!”

这声低吼,如同投入死水的巨石。赵铁锤紧绷的身体骤然放松,咧开嘴,露出一个混合着悲壮与决然的笑容:“早该这样!我就说嘛,跟着支队长,准没错!死也死得其所!”他重重地捶了一下自己的胸膛。

王二牛和其他新队员眼中重新燃起了光芒,之前的迷茫和恐惧被一种悲壮的豪情取代。一些原本犹豫的老队员,看着老赵和铁锤的反应,看着林烽不容置疑的眼神,紧锁的眉头也渐渐舒展。一种名为“信念”和“荣誉”的东西,重新在他们心中凝聚。

最终,支委会在一种空前悲壮却又无比坚定的氛围中达成了共识。没有鲜花,没有掌声,只有油灯灯花再次剧烈爆裂的噼啪声。

“放弃转移,”林烽的声音恢复了平静,却带着千钧之力,“依托鹰嘴崖天险和三年苦心经营的防御体系,做好最充分的准备,与来犯之敌,打一场有准备、有尊严的防御战!我们要让松本正雄,让所有侵略者知道,在中国的土地上,他们的铁蹄,踏不碎中国人民的脊梁!”

话音落下,没有人再说话。但所有人都知道,一个关乎“山鹰支队”生死存亡的命运之夜,已经做出了抉择。那盏昏黄的油灯,仿佛在这一刻,燃烧得更加明亮,将六个字深深烙印在每个人的心头:守!护!家!园!战!

岩洞外,山风呜咽,如同鬼哭,又似战鼓擂响。鹰嘴崖,这座沉默的山谷,即将迎来它诞生以来最猛烈、最残酷的风暴。而它的守护者们,已经擦亮了武器,筑起了血肉长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