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小时后,在另一处更加隐秘、戒备等级更高的山谷。
万尼科夫和他的专家团队,终于亲眼见到了那座传说中的“煤制油”工厂。
当看到那三座高达二十多米、由一层层厚钢板暴力包裹而成的“多层包扎式”高压反应釜。
以及那座高达三十米、如史前巨兽般耸立的常压分馏塔时,苏联专家们再次陷入了集体失语。
这种设计充满了原始的力量感,简单粗暴、却又直指核心,仿佛是对他们学院派精密工程学的一种无情嘲讽。
“上帝啊……他们……他们竟然真的用这种办法解决了超高压容器的制造难题……”
一名机械专家喃喃自语,眼神空洞。
他感觉自己几十年建立的知识体系正在崩塌,一个全新的、狂野的工程学世界在他面前打开了大门。
“这是野蛮的艺术品!”
而当他们走进灯火通明、轰鸣作响的主控室,看到分馏塔下方那三个黄铜龙头里。
“哗啦啦”地流淌着三种颜色不同、但都无比清澈的液体时,所有人的呼吸都在这一刻被抽空。
最下面的,是淡黄色的柴油。
中间的,是近乎无色的汽油。
而最顶端的那个龙头,流出的液体,无色透明,在灯光下闪烁着如同碎钻般的光泽,折射出七彩的流光。
一股淡淡的、独特的芳香烃气味,弥漫在空气中。
库兹涅佐夫教授再也控制不住自己,他挣脱了同事的搀扶,踉踉跄跄地扑到那个龙头前。
他伸出布满老年斑、却因激动而剧烈颤抖的手指,小心翼翼地沾了一滴那钻石般的液体,放到鼻子下轻轻一嗅。
然后,他闭上了眼睛,整个人如同被雷电击中,瞬间僵硬。
两行滚烫的老泪,从他布满皱纹的眼角,汹涌而出。
“是它……就是它……”
老教授的声音沙哑,充满了无尽的狂热与颤抖。
“纯净……太纯净了……这芬芳!这该死的纯净!这里面几乎没有任何硫和胶质的杂味!”
“这……这就是航空发动机最完美的血液!”
“万尼科夫同志!”
他猛地转过身,对着万尼科夫,用一种近乎啼血的吼叫喊道,狂热的眼神仿佛能燃烧空气。
“我们必须得到它!不惜一切代价!!”
“有了它,我们的伊-16就能彻底释放马力!我们的‘红色猎鹰’,将不再惧怕德国人的BF-109!”
“我们可以用它保卫莫斯科!保卫斯大林格勒!保卫我们的一切!”
万尼科夫的身体,猛地一晃。
他看着那杯晶莹剔透的液体,看着库兹涅佐夫那张因为狂热而扭曲的脸,看着周围那些同样陷入疯魔状态的苏联专家。
他感觉自己的双腿,有些发软。
他终于深刻地体会到,斯大林同志在克里姆林宫的会议上,说那番话时的心情。
用一条随时可以重建的卡车生产线,用一台虽然先进但并非不可替代的水压机备件,去换取能颠覆未来空战格局的“神之血”。
这笔买卖,到底是亏,还是赚?
答案,已经不言而喻。
万尼科夫迈着沉重的步伐,一步一步走到林川面前。
在无数道目光的注视下,做出一个让所有苏联专家都感到灵魂震颤的动作。
他深深地、深深地学着行了一个中国礼,那身笔挺的元帅服在他身上突然显得是如此沉重。
“林总工程师……您……开价吧。”
他的声音里,再也没有丝毫的审视和傲慢,只剩下一种对知识和力量最纯粹的渴望与敬畏。
“万尼科夫同志,您这是干什么?”
林川上前一步,双手扶住万尼科夫的胳膊,没敢让他真的拜下去。
“我们是盟友,是为了共同的革命事业而奋斗的同志。”
“技术是死的,人是活的。”
“只要能打败法西斯,保卫我们共同的家园,这些技术,我们当然可以共享。”
林川的话,说得大义凛然,充满国际主义精神。
他眼神真诚,语气恳切,让万尼科夫一时竟分不清真假。
听得一旁的陈更旅长和刘振华政委,都忍不住在心里给林川竖了个大拇指。
这小子,不去当政委真是屈才了!
这思想觉悟,比赵刚那样的燕京大学高材生还高!
万尼科夫被林川扶着,听着这番话,心里却是一阵翻江倒海般的苦笑。
共享?要是真的这么简单就好了。
他太清楚了,眼前这个年轻人,每说一句“盟友”,每提一次“共同事业”,背后都藏着一把锋利无比的刀子,随时准备从苏维埃身上割下一块最肥美的肉来。
“林总工程师的高尚情操,让我感到无比的敬佩和惭愧。”
万尼科夫顺着台阶下,直起身子,脸上挤出一个真诚的笑容。
“您放心,关于您‘现场教学’的方案,我一定会跟他们再次重申。”
“三百一十五名,来自乌拉尔重型机械厂、哈尔科夫坦克厂和高尔基汽车厂的顶尖专家和高级技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