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二号厅的穹顶,被一道洪钟大吕般的嗓音狠狠撞了一下。
“他娘的!发财了!咱们发大财了!”
声音裹挟着一股狂风,从入口处猛地灌了进来。
周平顾问和钱秉文老先生正围着那块缓缓冷却的巨大钢锭,压低声音讨论着后续的热处理工艺,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嗓子,吓得心脏差点从嗓子眼蹦出来。
所有人齐刷刷望去。
只见李云龙那黝黑的身影,像颗出膛的炮弹,风风火火地冲了进来。
他的脸膛因极度兴奋而涨得通红,手里癫狂地挥舞着一张电报纸。
“林老弟!”
李云龙一个箭步冲到林川面前,把那张皱巴巴的电报纸“啪”地一声拍在桌上。
“你们猜猜,俺老李这次拉回来了多少好东西?”
他不等众人回答,伸出黑乎乎的手指,重重点着电报纸。
“寿阳、平定,两个县城,全给老子搬空了!”
“机床!十几台车床、铣床!虽然型号老旧,但你林老弟的巧手一摸,马上就能给兵工厂添上一批新劳力!”
“钢材!鬼子铺路的铁轨、修碉堡的钢筋、仓库里的钢板,加起来足足上千吨!”
“够咱们那五吨电弧炉敞开了烧好几个月!”
“还有水泥!粮食!药品!布匹!乖乖!堆得跟山一样!”
李云龙越说越兴奋,说到最后,他猛地压低声音,脸上是那种做贼心虚和极度得意混杂的笑容,鬼鬼祟祟地凑到林川耳边。
“最关键的是这个!”
他的手指几乎要戳穿电报纸的最后一行。
“俺从鬼子银行的金库里,掏出来足足二十箱金条!还有数不清的大洋!”
李云龙的呼吸变得粗重,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林川。
“林老弟,你给句实话,这玩意儿……够不够给咱们造一个坦克师了?”
林川笑了。
对李云龙这种战争实用主义者来说,再宏伟的战略蓝图,也不如一箱黄澄澄的金条来得实在。
“够了,老李。”
林川拍了拍他的肩膀。
“不止一个坦克师。”
“一个装甲集团军,都够了。”
“真的?!”
李云龙的眼珠子瞬间瞪得溜圆。
“当然。”
林川点头,指了指身后那台刚刚完成“外科手术”,正散发着暗红色光芒的巨大钢锭。
“有了这些黄金,我们可以通过秘密渠道,从国外购买更多我们自己暂时造不出来的东西。”
“比如高精度的光学瞄准镜,比如制造航空发动机必须的特种滚珠轴承。”
“而有了这个大家伙,”他再次指向钢锭,“我们就能把那些买来的顶级零件,和我们自己炼出来的钢铁,组合成你想要的任何东西。”
“坦克,大炮,甚至是……飞机!”
这番话,让李云龙彻底陷入了狂想。
“好!好!好!”
李云龙激动得连说三个好字,搓着手在原地来回打转。
“林老弟,那咱们还等啥?赶紧的啊!俺老李的坦克团,可就全指望你了!”
“别急,”林川安抚住他,“饭要一口一口吃。现在,‘泰山’的脊梁骨是保住了,但要把它变成真正的国之重器,我们还有两道最难的坎要过。”
他的表情严肃起来,目光投向周平顾问和钱秉文老先生。
“周顾问,钱老,横梁的铸锻虽然成功,但接下来的‘电渣焊’和‘主油缸镗削’,才是真正的硬骨头。”
刚刚还沉浸在喜悦中的两位老人,神情瞬间凝重。
“总工,您放心。”钱秉文老先生率先开口,他推了推老花镜,语气坚定。
“电渣焊的理论,我们这几天反复研究了您的资料,已经有了些眉目。”
“但关键在于两点,一是足够大的直流电源,二是合适的焊剂配方。”
“电源不是问题。”林川说道。
“水电站现在可以为我们提供稳定且强大的电力,我们甚至可以专门为电渣焊机组建一个独立的供电回路。”
“至于焊剂……”
林川沉吟片刻,转身走到黑板前,写下一行字:【二氧化硅40%,氧化钙30%,氟化钙20%,氧化铝10%】。
“这是我根据我们缴获的硫铁矿和石灰石成分,初步拟定的一个配方。”
“这个配方可以形成熔点合适、导电性良好、并且能有效去除钢水中硫、磷等杂质的熔渣。”
“具体的比例,还需要钱老您带着化工组的同志们,通过实验去反复验证和优化。”
钱秉文看着黑板上那行精确到百分比的配方,感觉自己被上了一课。
“好!”钱老重重地点头,像是接下了一道军令状,“有这个方向,我们就有信心了!三天!我保证三天之内,拿出第一批合格的焊剂样品!”
“那……主油缸呢?”周平顾问提出了另一个难题,也是他最担心的问题。
“总工,那个直径一米,长达八米的大家伙,要镗出镜面一样的效果,还要保证千分之一毫米的精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