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川的声音很轻,却让李云龙浑身的血都烧了起来。
“想!做梦都想!”
李云龙的嗓子眼干得快要冒烟,他瞪着那只怪模怪样的“木头轮胎”,眼神活像饿了三天的狼看见了肥羊。
“这玩意儿,真能跑?”
陈更旅长也走了过来,他围着轮胎转了一圈,用手敲了敲那厚实的榆木圈,又按了按那粗壮的弹簧。
他脸上的表情,一半是好奇,一半是怀疑。
这东西,实在是太颠覆他的认知。
“能不能跑,试试不就知道了。”
林川胸有成竹。
他转身对王涛说道。
“王涛,去把咱们缴获的鬼子‘五十铃’卡车的车架子推过来,就用它当试验品。”
“是!”
王涛应了一声,立刻带着几个技术员跑了出去。
很快,一具只剩下大梁和前后车桥的卡车底盘,被十几名战士吭哧吭哧地推了过来。
“来,把这宝贝疙瘩给它装上!”
李云龙大手一挥,比谁都积极,亲自上去搭手。
这只“弹簧减震实心轮胎”分量极沉,光是木头和钢材加起来,就足有两三百斤。
十几个战士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在周平的指挥下,用撬棍和千斤顶,小心翼翼地将它安装到卡车的后桥上。
“哐当”一声,轮毂和车桥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这一下,反差更明显。
卡车的一边,是干瘪破旧的橡胶轮胎。
另一边,则是这个充满蒸汽朋克风格的、狰狞的钢铁木轮。
“林总工,这……这能行吗?就装一个?”
周平顾问看着这极不对称的组合,心里直打鼓。
“两边受力不均,跑起来怕是要翻车。”
“就是要这样才好做对比。”林川解释道。
“老周,你带人,在轮胎和车架上多装几个传感器,咱们得采集数据。”
说着,他又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图纸,递给周平。
“这是我画的一个简易的震动位移记录仪,用一个滚筒、一张纸和一根带墨水的弹簧针就能做。“
”原理很简单,车子越颠,纸上画出来的波纹就越宽。“
”咱们就在两边各装一个,看看这‘木头轮胎’的减震效果,到底比橡胶轮胎差多少。”
周平接过图纸一看,眼睛瞬间又亮了。
又是这种简单到极致,但思路却巧妙到让人拍案叫绝的“土”办法!
他二话不说,立刻带着几个专家去准备了。
半个小时后,一切准备就绪。
“谁来开?”陈更旅长问道。
“我来!”李云龙当仁不让,拍着胸脯就要往驾驶室里钻。
“你不行!”林川一把将他拽住。
“你那开推土机的技术,我怕这车刚点着火就怼墙上。找个老司机。”
李云龙老脸一红,讪讪地退到一边。
很快,一个有着几年驾龄的老司机被找了过来。
他看着眼前这台怪模怪样的卡车,也是一脸懵。
“同志,别紧张。”林川拍了拍他的肩膀。
“你就当平时开车,沿着咱们新修的这条路,先慢点跑,然后再慢慢加速,开到头再开回来就行。”
“是,首长!”
老司机深吸一口气,坐进驾驶室。
所有人都退到几十米外,偌大的地下厂房里,只剩下卡车发动机的怠速声和众人的呼吸声。
“走你!”
李云龙在远处扯着嗓子喊。
司机挂上一档,缓缓松开离合。
卡车底盘晃动一下,开始向前移动。
“咯吱……咯吱……咚……哐当……”
一阵令人牙酸的、混杂着木头挤压、弹簧伸缩和铁皮摩擦地面的声音,响彻整个厂房。
装载着木头轮胎的那一侧,车身明显比另一侧要颠簸得多。
每一次压过地面的不平处,车身都会有一个明显的上下起伏,十几根粗壮的弹簧肉眼可见地在进行着压缩和回弹。
李云龙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他死死地盯着那个木头轮子,嘴里小声骂道。
“他娘的,这动静,比骑马还颠!这玩意儿能行吗?”
“先别急,李云龙。”陈更旅长虽然也皱着眉头,但还是相对镇定。
“现在还在水泥地上,等到了咱们修的路再说。”
卡车缓缓驶出地下厂房,开上那条由李云龙的工程兵团刚刚铺好的碎石土路上。
路况,瞬间变得恶劣起来。
“嗡——”
司机按照林川的指示,开始提速。
“哐当!咯噔!咚!”
卡车就像是在惊涛骇浪里航行的一叶扁舟,颠簸得异常剧烈。
那只橡胶轮胎,在压过一块拳头大的石头时,被硌得明显变形,车身猛地一歪。
而另一边,那只木头轮胎,则以一种极其蛮横的方式碾了过去!
“咔嚓!”
一声脆响!
那块石头,竟被直接碾得粉碎!
木轮毫发无损地继续向前!
“我操!”
李云龙看傻了。
这他娘的,根本不是轮胎,这是个带减震的石碾子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