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钢铁雄心1935:红警逆袭 > 第423章 不是自己的钱,花起来不心疼

只见坐在侧面的刘大川站了起来,神情恳切:

“川中的百姓身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无论存在着多少客观上的困难,这都不是我们袖手旁观的理由!”

张弈面带笑意的说道:“我倒是险些忘了,刘书记也是川人,如今更是家乡的父母官,是应该先听取一下您的高见。”

“张参谋长客气了,也谈不上什么高见,只不过是一些经验之谈罢了。老实说,灾荒我碰上过不少,但问题通常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压根拿不出粮食。

像今天这样明明有粮食却运不过去的,我还是头一回碰到。不过既然有粮食,那这个问题就好解决多了……”

“具体的办法是多管齐下,首先受灾的范围我们没有办法缩小,但却可以把灾区边缘的一部分灾民往外转移,这样要往四川运输的粮食总额就减少了。”

听到了一条新的思路,周辰立刻来了精神,立马询问道:“四川这个地方,进去困难,出来也不容易, 该怎么进行转移?”

刘大川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反而问道:“周司令,我听说当年先锋军曾一次性给东北的抗联空投了两百多吨的物资,不知道空军方面,现在能够拿出多少架运输机来?”

“我也想过依靠空运来解燃眉之急,但短时间内我们最多只能调集两百多架运输机,一次性只能运输四百吨的粮食,完全是杯水车薪。”

周辰的第一反应就是组织一场大规模的空投行动,但掂量一下自己的家底才发现,自己比巅峰期的美帝还差得远,根本不现实。

刘大川推了推眼镜,有条不紊地说:“第一批不要运粮食,直接运钱。

别看川中市面上的粮食很紧张,但那些囤积居奇的粮商和那些地主绝对还有大把的粮食,真金白银先锋票,直接平价买他们的粮。

熬过了这段最艰难的时间,等湖北的粮船到了,卸完粮之后,直接装上灾民就返回湖北。”

此话一出,现场反响热烈,赞同之声不绝于耳。

“对呀,江汉平原号称是鱼米之乡,灾民到了湖北可就不缺粮食吃了。更别说整个长江沿岸到处都是产粮地,完全可以从下游继续调运粮食。”

“就算江浙一带运不来粮食也不要紧,大不了通过铁路,把河北、河南等地的粮食运到武汉,再把灾民继续往其他省份分流,总归能有一碗饭吃。”

“没错,这回也就是因为灾情在四川,交通不便,三峡一段的水情又太过于凶险,要不然凭咱们的实力,这也能算问题?”

话说到这里,李志飞突然打断了大家的议论,“刘书记,我有一个问题,凭借现在长江上各大航运公司的运力,也很难转移太多的灾民。

最后还是要依靠湖北的粮食来承担川中百姓大部分的供给,这短时间还好说,但就我估计,湖北一省能筹集的粮食怕是最多也只能顶一两个月。”

没错,这个问题很现实,一个波及全省的大规模灾荒,很难依靠另一个省的支援就渡过难关。

“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国民党政府迅速垮台,整个长江沿岸都归顺联合政府,江西、安徽、浙江等地的粮食就可以源源不断的运到湖北,这个问题不攻自破。

但如果出现了什么差池,让江南的经济毁于战火,那就只能通过海运来解决这里面的差额了。

河北、山东,还有广东都是产粮大省,也都沿海,我们可以租赁外国的船只帮我们运输粮食。要是这三个省的粮食还不够,那就去南洋买粮。”

这一番条理分明的论述,让在场众人心悦诚服,这下再没人提出意见了。

周辰看了一眼自己的笔记本,用钢笔的墨水将上面的一行字抹去——余粮征集制。

“这个方案很不错,不知道诸位还有没有其他要补充的?”

周辰话音刚落,张弈就进行了补充:“现在重庆还控制在薛岳手上,虽然他答应我们会保持中立,但我觉得现在反而是让他归顺联合政府的最佳时机。”

“你是说将灾荒的消息告诉他,然后对他进行道德绑架。”

“不,应该说是道德松绑。”张弈分析道:“湖北光复之后,他的后路就已经被断了,之所以迟迟不愿意归顺,绝不是因为他想负隅顽抗,而是担忧晚节不保,那我们就帮他找一个台阶下。”

周辰举一反三,立刻说道:“那我们干脆把川中大旱的消息公之于众,让全国人民都知道。这既能让天下人看清国民党政权治下的惨状,更能彰显我联合政府救民于水火的决心。”

他站起身来,目光扫过全场:“我们要让所有人都明白,这场赈灾不只是四川一省之事,而是关乎整个民族大义。

让南方那些还在观望的将领们看清楚,是选择继续为那个腐朽政权陪葬,还是选择站在人民这一边,为拯救三千万同胞尽一份力。”

“我们要给薛岳,给所有还在犹豫的人一个体面的台阶——归顺不是为了个人前途,而是为了不让百姓再受煎熬。这样一来,他们放下武器就不是投降,而是义举。”

“同时,”周辰语气愈发坚定,“这也能让全国人民看到,我联合政府有能力、有担当,绝不会像国民党那样坐视百姓疾苦。我们要用这场赈灾,凝聚起天下人心!”

梁漱溟立刻接口:“如此一来,南方的和平统一就真的是大势所趋了,司令以堂皇大势,不战而屈人之兵,足以为后世表率。”

“梁老,什么时候你也学会说这些奉承话了?下回别这样,影响不好!”

梁漱溟看周辰脸色不错,趁热打铁,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以我观之,不光是重庆的薛岳,还有湖南的卫立煌,他们都会归顺中央,有了两省的粮食支援,刘书记的方案会更加具有可行性。

甚至咱们还可以额外多运一些粮食进入川中,借着这个机会,以工代赈,兴修水利,发展交通。”

这个时候,眼看着全场的气氛更热烈了一些,他马上就开始泼冷水,“只是,如果粮食不再是最大的问题,那么川中的那些官员就会成为坏事的关键。

刘湘御下无方,现在的四川官场贪污**极其严重,他们肯定是会对正在那些钱粮下手的。

可偏偏分发这些赈灾粮款,还是要靠这些大大小小的官员,这不免让人感到有些丧气。”

周辰正高兴着呢,突然听到这些糟心事,眉头不由得一皱。

坐在他侧对面的李陌看到自家司令的表情,语气森寒的说:“那就杀鸡儆猴,把当地民声最恶劣的贪官污吏砍掉一批,顺便还能抄个家。

只要能震慑一段时间,等我们的人接管了川中政权,有的是手段收拾他们。我就不信了,拿枪顶着他们的脑袋,这帮人还敢贪。”

灾荒之年,抄家赈灾,这种事情在官场也算是稀松平常了,因此,多数人都没觉得有什么不妥。

剩下的少数人,也只是觉得这个时候应该优先去抄,那些囤积居奇的奸商的家。

等把商人抄完了,再去抄那些没什么背景的地主,最后才应该轮到官员。这个就叫先易后难!

但心里虽然是这么想的,面上却不敢表露出来。

谁都知道,周大司令一向对官员要求极严,和满清那位爱新觉罗老四有的一拼。

要不是福利待遇还不错,眼下这个官场,说一句官不聊生都没什么问题!

更重要的是,这位爷可没什么士农工商的等级划分观念。

甚至于,很有可能在他脑海中的重要性排名,和这个阶级划分的次序是正好相反的。

刘大川忧心忡忡的看向周辰:“这只能起到一时之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震慑的效果会越变越差,甚至是出现反弹。我需要五千名素质过硬的基层干部,才能够完成对基层政权的换血,保障赈灾粮能平稳的发放到灾民手中。”

周辰大气的说:“一个月内,我给你八千退伍老兵,他们最低都有小学毕业的文化水平,而且思想素质过硬,组织力和服从性强,希望你能善加运用。”

刘大川深吸一口气,沉声道:“司令,有这八千骨干,我保证把川中局面稳住。人在粮在,绝不出大乱子。”

“好,我会帮你协调各部门,以最快的效率调动各项资源,等到了四川,有什么新情况,第一时间给济南发电报。”周辰一如既往的表现了自己的大气,他将任务下放之后,就会给予属下相极大的信任与支持,这一次也不例外。

华夏几百位帝王的经历告诉他,作为一名领导者,会用人比本身有能力更重要。

就像今天这个赈灾行动,按照他的方案,直接朝地主下手,软硬兼施,威逼利诱,让他们拿出粮食来填饱灾民的肚子。

要是道德绑架行不通,那就跟他们讲道理,道理也行不通,那就用物理。

这样兴许不用从外省调粮,光靠四川地主本身的存粮,就可以帮助灾民度过这场饥荒。

毫无疑问,这是最节省成本的方法,但也是一个风险极高的方案,很容易闹得川中各地一片大乱。

与之相比,刘大川的方案就稳妥的多。

同时周辰开始反思,人家信仰的是红色思想,第一时间想的是通过资源调配来解决问题。

而自己呢,第一时间想的就是抄家、摊派,这到底是怎么了?

但转头一想,自己好像也没有什么错,只是时刻牢记阶级斗争的重要性而已。

那帮地主老财,大多数都是对老百姓敲骨吸髓,他们吃饱了喝足了,养了一身膘。

现在老百姓有难,不放他们的血,放谁的血?

至于说让政府全额出资,那实则就是让全体国民共同买单,而且还会肥了当地的地主。

这世上哪有这么好的事,和平年景就大捞特捞,到了灾荒年间,囤积居奇,还是能大捞特捞。

那革命的意义何在?

他突然醒悟过来,就算红军碰上灾荒,也不会全用自己的军粮来进行赈灾。

结果到了自己这里,刘大川就完全换了一种风格,感情花的不是自己的钱,就一点都不心疼。

想通了其中的关节,周辰决定给这位西南的父母官上点强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