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钢铁雄心1935:红警逆袭 > 第422章 川中大旱

钢铁雄心1935:红警逆袭 第422章 川中大旱

作者:踏樱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9 12:21:08

话音未落,又一名通讯军官快步走进会议室,将一份新电文呈上:“司令,四川刘湘发来电文!他在电文里说,自己统领川中八载,无尺寸之功,才疏德薄,今四海归心,愿率领四川三千万军民归顺中央,听候驱驰……”

“李宗仁、龙云、刘湘……这三人倒是默契,电报像是约好了似的接连而至。”周辰对那些花样文章不感兴,没等这个军官说完,就打断了他的话。

张弈仔眉头微蹙:“他们当然得考虑李宗仁的态度。两广一定,西南门户洞开,聪明人都知道该怎么做选择。

不过龙云的电报比刘湘来得还要早一点,这倒让我感到有些奇怪。论实力,论资历,刘湘都比龙云要强,按理说应该更沉得住气才是。”

就在这时,那名呈递电文的军官嘴唇动了动,似乎还有话要说,但见周辰与张弈正在交谈,欲言又止。

周辰注意到了他的迟疑,抬手打断了他与张弈的讨论:“电文里还说了什么?一次说完。”

军官硬着头皮补充道:“参谋长,刘湘在电文里还汇报了一件事。

说是川中大旱,有超过一百个县发生严重灾情,预计今年粮食减产至少超过三成,受灾人群应当不下三千万。

省政府存粮告罄,受灾最严重的10个县区,已经出现了饿死人的情况,恳请中央拨下粮款救灾。”

这名军官的话音刚落,会议室里原本因两广、云南归顺而带来的轻松气氛瞬间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凝重的寂静。

三千万灾民!这个数字像一块巨石压在每个人的心头

刚刚还在讨论如何预防和应对,现在灾荒已经以如此庞大的规模成为了迫在眉睫的现实。

张弈率先打破沉默,他深吸一口气,语气沉重:“怪不得……怪不得刘湘的电报来得比龙云还斟酌。

他这不是在谈归顺的条件,他这是把一个天大的包袱,连同他的投诚状一起,甩给了我们中央啊!”

韩复渠猛地一拍桌子,怒道:“这个刘湘!好算计!早不报,晚不报,等到李宗仁拿下广东,龙云表态归顺,他独木难支了,才把这个烂摊子捅出来!

这是逼着我们接手!若是我们处置不当,川中饿殍遍野,这笔账岂不是要算在我们新政府的头上?其心可诛!”

梁漱溟的脸色也十分难看:“现在不是追究刘湘心思的时候。三千万灾民,这相当于全国人口的十五分之一,体量实在太大了!

而且减产三成只是保守估计,若旱情持续,秋粮无望,情况会急剧恶化。当务之急,是立刻行动!”

周辰的面色阴沉如水,他之前就有预感,但没想到情况恶劣到如此地步。

刘湘这一手,让他心中恼火不已,倒不是担心接过这个包袱。

而是这老小子一直刻意隐瞒,不想暴露出自己虚弱的事实,但却因此让川中百姓错过了最佳的救灾时间。

不过他也知道,现在不是生气的时候,后悔是最没用的情绪。

周辰的目光转向张弈,沉声道:“参谋长,你帮我算一下,要应对这场旱灾,大概需要多少粮食?”

张弈略一沉吟,心中飞快计算,随即开口:“刘湘说受灾人群不低于三千万,他没有夸大其词的必要,那么实际人数应该会比这个更多。

如果按照一个灾民一天需要一斤粮食来维持基本的生存,那么一天就需要1.5万吨粮食。但灾情到底会持续到什么时候,我也说不准。”

一旁的梁漱溟拿起那份电文,仔细看了看,补充道:“如果明年不出现旱灾的话,那这场赈灾行动应该要维持到明年夏收,也就是足足十二个月。”

这话一出,在场一片哗然。如果说一点五万吨的粮食,在这群见惯了大世面的人眼里,根本不算什么,但是要把这个数字乘以三百六十五,那就实在是有些吓人了。

“夏收确实是减产很严重,”张弈提出疑问,“那不是还有秋收吗?”

“问题是秋收的禾苗,这会儿就应该要种下了。”梁漱溟摇了摇头,语气凝重,“四川现在雨水极为欠缺,如果旱灾持续一个多月,连补种的时机也错过了,秋收就更不能指望了。”

“当然,四川并不是滴雨未下,这种灾情,粮食只是减产,没有完全的绝收,老百姓手上也并不是完全没有粮食。至于减产的幅度,按历次大旱的记载来看,悲观估计应该在五成左右。”

一直沉默的西南局第二书记刘大川此时也开了口:“关键在于,别的东西少一点没什么,但是粮食是万万不能少的,少了一成都得饿死一片人,更别说是三五成。

闹不好会出现易子而食的惨状,那对于我们新政府来说,对于在座诸位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一生无法抹去的污点。”

一想到这样的后果,饶是在座各位经历过不少大风大浪,心头都不禁有些沉甸甸的。

梁漱溟叹了口气,“那我们只能想办法填上这个缺口。按最少一百八十天来算,我们至少需要筹措270万吨的粮食。但实际使用中必然会出现大量的损耗,那保守估计也需要300万吨粮食。”

这个数字一下把大家都给镇住了。三百万吨,那就是六十亿斤!就算是管粮库的官员,这辈子也没见过这么多的粮食!

会议室内再次陷入寂静,所有人的目光齐齐投向了坐在主位的周辰,等待他的决断。

周辰知道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他亲自坐镇四川,那么多大的旱灾,都不足为惧。

但一来是他现在走不开,最关键的地方还在于,他没法解释这天量的粮食来源于哪里。

四川可是内陆省份,周边只有一个湖北,能称得上是产粮大省,这根本没法解释来源!

山东粮库的巨量粮食,是他多批次投放进去的,每次投放粮食的时候,对应的封锁一个沿海港口。

以至于他从来不说,但所有的人都一致认为总司令拥有海外进口渠道,能够在瞒过大多数人的情况下,稳定的获取巨额的粮食。

甚至于有人猜测周辰背后的组织,在非洲、南美等地拥有庞大的农场,或者干脆是和美国农场主搭上了线。

因此,面对此次灾害,周辰更倾向于让政府独立解决。这也是对新政权的一个考验,总不能每一次发生自然灾害,都让他这个老大出马吧!

他果断的说:“这一点诸位不必担忧,去年北方大丰收,这笔粮食还是拿得出来。”

“但问题在于,怎么运过去?”

这个问题一出,一下子就把众人给难住。

如果是在北方任何一个省份发生灾害,他们一天之内就可以动用几千辆卡车,一次性运输10万吨的粮食,满足一省百姓的口粮,绝对绰绰有余。

就算是没有这些卡车,凭借他们现在的组织动员能力,也可以广泛动员人民群众参与运粮。

更干脆一点,直接把受灾地区的百姓安置到各个大型粮仓附近,给他们安排点活干,连粮食运输都给省了。

但南方省份却不行,路程太远,北方人运粮过去还会面临水土不服的问题,以上的两个办法通通不能用。

这时,他们空有上百亿斤的存粮,却运不过去。

但偏偏救灾如救火,耽误一两天,灾区百姓还能自己克服一下。

一场天灾发生,谁也不能保证一个人都不死,大家都能理解。

可只要耽误的时间超过了一周,谁也不能保证,就一定不会发生大面积饿死人的情况。

可偏偏刘大川刚才的话,直接把众人的退路给堵死了,周司令又是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这会儿想要撇清责任都办不到。

不由得,众人对刘湘都是一阵厌恶。

有问题不早点说,非要等到粮食吃完了,想不出办法了,才把锅甩给中央。

眼看着偌大的会议室竟是鸦雀无声,周辰猛地将手中的文件往桌上一摔。

他身体前倾,锐利的目光缓缓扫过每一个低下头的与会者。

“说来说去,六十亿斤粮食,咱们的粮仓离得远,一时间运不过去。四川省政府粮食告罄,又撑不了多久了,怎么办?”

他的声音不高,但话语中的愠怒却清晰地传递到了每一个人的耳朵里。

多数人下意识地避开了他那逼人的视线,或低头看着笔记本,或盯着茶杯,没有一个人接声。

“解决不了吗?老百姓的死活就不管了吗?”周辰的声音陡然提高,“这是解决问题的态度吗!”

正当他仿若达康书记附体,准备拿出自己深思熟虑的解决办法时……

“周司令批评得很对!”一个声音突兀地响起,打断了周辰即将展开的部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