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女穿男之墨兰科举路 > 第53章 见皇帝

女穿男之墨兰科举路 第53章 见皇帝

作者:周涛的萨摩耶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9 12:21:06

半个时辰的默写时间一到,官员便令所有孩子停笔。

结果毫无意外,六个孩子中,唯有盛长梧一人将长达数百字的《滕王阁序》全文默写完毕,且字迹工整清晰,用的还是那令人过目难忘的瘦金体,其他孩子大多只完成了一半或更少。

官员们将所有的考卷收齐,尤其是盛长梧的诗作和默写的《滕王阁序》,单独放在最上面。

他们快速进行了评议,结果高度一致。为首的官员强压着激动,对孩子们道:“尔等在此等候,不得喧哗。我等需将考校结果呈报官家圣裁。”

说罢,他捧着那摞考卷,尤其是最上面盛长梧的那份,快步前往皇帝日常处理政务的勤政殿。

殿内,宋仁宗赵祯正在批阅奏章,听闻官员求见,言及神童试有非凡之才,他放下了朱笔,脸上露出些许兴趣,但也带着一丝审慎。

自他登基后,因早年那个名为神童实则名不副实的蔡伯俙之故,他已下令提高了神童试的标准,绝非仅仅能背诵几句经文诗句便可过关。

“哦?呈上来朕看看。”赵祯的声音温和却自带威仪。

官员恭敬地将盛长梧的考卷呈上,赵祯首先便被那独特的字体吸引了目光,他仔细端详,不禁赞道:

“这字……虽笔画纤细,却筋骨内含,刚劲挺拔,锋芒锐利而不失法度,刚柔并济,自成一体,实乃罕见!”

他本人精通书法,自然能看出这字的不凡之处。

接着,他看向那首咏春诗,轻轻吟诵出来,眼中赞赏之色愈浓:“‘韶光如解意,莫负好年华’……好!意境清新,对仗工整,更难得的是胸有劝勉之意,非池中之物也。”

再快速浏览那默写的《滕王阁序》,全文洋洋洒洒,竟无一处错漏涂改,笔迹始终如一。

“好!好!确实不错!”赵祯龙颜大悦,连声称赞,他将考卷递给身旁的内侍大太监王守忠,“守忠,你也看看,让诸位爱卿都传阅一番。”

王守忠接过,亦是啧啧称奇,然后将考卷传给殿内侍立的几位大臣观看。

其中时任馆阁校勘、未来将成为文坛领袖的欧阳修拿到手中,仔细看那字与诗,亦是抚须点头,对同僚低声道:

“此子诗才清丽,字体尤奇,更难得是心思缜密,记忆超群,匪夷所思!”

赵祯好奇地问那官员:“这盛长梧是何人子弟?今年几岁了?”

官员躬身回答:“启禀官家,此子乃扬州通判盛纮之庶子,年方五岁。”

“五岁?!” 此言一出,不仅赵祯惊讶地提高了声音,殿内所有听到的大臣们都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色!

五岁能作此诗,写此字,默此长文?这已不是聪慧二字可以形容,简直是天纵奇才!

然而,惊喜过后,赵祯和几位老成持重的大臣心中也不由自主地升起一丝担忧。

正是因为这孩子太过出色,且年仅五岁,心性未定,他们很自然地想起了那个前车之鉴——蔡伯俙。

当年蔡伯俙也是幼年号称神童,被予厚望,结果长大后却庸碌无为,甚至品行有亏,成了朝野笑谈。

他们生怕这盛长梧是另一个蔡伯俙,徒有虚名,经不起时间考验。

赵祯沉吟片刻,决定亲自考较一下这孩子的真实心性。他开口道:“召盛长梧上殿,朕要亲眼见见。”

“宣——盛长梧觐见——” 内侍尖细悠长的唱喏声立刻传了下去。

在偏殿安静等候的盛长梧听到传唤,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衣冠,跟着前来引路的小太监,迈着沉稳的步伐,走向那座象征着天下最高权力的勤政殿。

步入大殿,只见两旁站立着众多身着紫、红、绿各色官服的朝廷重臣,目光齐刷刷地落在他这个小小的人儿身上。

大殿尽头,御座之上,坐着一位身着赤黄色龙袍、面容仁厚却目光如炬的中年男子,正是当今天子宋仁宗赵祯。

殿内气氛庄严肃穆,无形的威压弥漫空中。然而,盛长梧心中虽谨记范忠的教诲,却也并无太多惧意。

他稳步上前,走到御阶之下,依照范忠反复教导的礼仪,规规矩矩地行跪拜大礼,声音清脆明亮,不卑不亢:“小子盛长梧,叩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举止从容,礼仪周到,丝毫没有五岁孩童常见的畏缩或失仪。

赵祯和在场的官员们见状,都在心中暗暗点头:别的不说,这份沉稳气度,已是非同一般。

“平身。”赵祯的声音温和了些。

“谢陛下。”盛长梧谢恩后,站起身来,微微抬头,目光坦然又不失恭敬地望向御座上的皇帝。

这一下,殿内众人也终于看清了他的全貌,只见这孩子生得极为俊秀,眉目如画,皮肤白皙,竟有几分女孩般的精致漂亮。

但眉宇间却无丝毫女气,反而透着一股读书人的清雅和超越年龄的沉静气质,宛如玉人一般。

赵祯看着殿下这个漂亮得过分、却又异常镇定的孩子,心中的好奇与喜爱又多了几分,同时也更想探知他的内里究竟如何。

赵祯看着殿下那个小小的人儿,心中念头一转,既然誉为神童,若只考校诗文背诵,岂非与寻常孩童无异?

他有意试一试这孩子的急智与格局,便抛出了一个远超五岁孩童认知范围的难题,其难度甚至让殿内不少官员都为之蹙眉。

赵祯缓缓开口,声音平和却带着帝王的威仪:“盛长梧,朕听闻你乃神童,见识不凡,朕且问你,夏日将至,沿海等地常遭大风大浪侵袭,百姓苦不堪言,船只倾覆,屋舍损毁。”

“若依你之见,该如何处置应对?”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响起一阵极其轻微的骚动,几位大臣面面相觑,眼中都流露出诧异之色。

官家此题涉及地方治理、天灾应对、甚至工部水利之事,莫说一个五岁稚童,便是新科进士,仓促间也未必能答得周全。这题目,未免太苛求了!

所有目光都聚焦在盛长梧身上,有担忧,有好奇,也有几分审视,想看他如何应对这几乎无解的难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