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被当废物,我一拳打爆神明 > 第143章 公海坐标的涟漪

雪后初晴的阳光透过书房百叶窗,在桌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张明揉了揉布满血丝的双眼,将最后一份加密邮件发送出去。收件人是三位分别位于北京、上海和香港的学者,他们在密码学、国际金融法和网络追踪领域各有建树。邮件内容经过精心措辞,将素描本中的符号和深蓝通道的线索包装成历史档案研究中的未解之谜,寻求学术层面的探讨。

林雨端来两杯浓咖啡,警服肩章上的寒星尚未褪去凌晨的霜气。技术科确认,灯塔设备是网购的平价货,付款账户是海外虚拟钱包。她将平板电脑推过来,屏幕显示着订单详情,送货地址是城西一个废弃报刊亭。线索断了。

张明啜了口咖啡,苦涩的液体让他精神稍振。对方像在下一盘三维棋,每步都留着后手。他调出公海坐标的海图,x32.7 Y115.8——这片水域有什么特别?

林雨调用海事数据库,三维海图上泛起幽蓝波纹。位于国际航道边缘,平均水深超过两千米,海底有未标明的通信光缆经过。她放大某个区域,等等,这里有个异常——三年前曾有海洋科考船报告发现不明金属反射信号,但后续勘探因天气中断。

正说着,张明的加密邮箱弹出新邮件提醒。香港的宋教授回复最快,这位银发学者在附件里标注了素描本中几个符号与冷战时期某情报组织密码的相似性:图案像是向日葵密码变体,建议查证1989-1992年间的远洋贸易记录。

仿佛回应般,书房固定电话再次响起。两人对视一眼,林雨启动录音设备,张明深吸一口气接起电话。

这次没有变声处理,是个略带沙哑的男声,语速极快:素描本第三页折角,看水印。 电话随即挂断,时长不足五秒。

张明立刻翻开素描本,在第三页角落发现一道几乎看不见的折痕。对着阳光倾斜角度,牛皮纸内侧浮现出淡蓝色的船锚水印,旁边还有组微型数字:Voyager 3, 1991.07.16

远航者三号……1991年7月16日。林雨同步查询海事档案,瞳孔骤然收缩,当天有艘注册在巴拿马的货轮远航者三号在坐标附近海域报告发动机故障,漂流期间雷达曾捕捉到不明船只靠近信号,但航海日志对此记录模糊。

线索像散落的珍珠突然被串起。张明想起杨慧芳在远洋国际信托的工作时段正是1990年代初,而王海日记里提到赵德胜在1991年夏天有批特殊货要处理。

这不是普通走私。林雨调出国际刑警数据库的红色警示页面,同年多国报告过高科技设备失踪案,有理论认为存在跨国的幽灵船进行黑市交易。

午后,上海李教授的回复邮件带来新突破。这位金融犯罪专家指出:深蓝通道可能涉及利用海底光缆的空白频段传输加密数据。建议关注近期该海域的异常通信流量。

仿佛为了验证这个推测,林雨收到网络安全部门的急报:两小时前监测到公海坐标区域有高强度突发性数据流,传输协议类似军用的跳频技术,但信号源像被某种数字幽灵技术隐藏。

对方在测试通道!张明猛地站起,咖啡杯在桌面震出涟漪,杨慧芳留下的不是历史档案,是仍在运作的地下网络操作手册!

黄昏时分,北京王研究员的加密视频请求接入。屏幕上的密码学权威扶了扶眼镜:符号解密需要密钥轮盘,而wANGhAI327可能是初始密钥。但系统似乎有自毁机制——错误输入三次会触发数据清除。

夜幕降临时,所有线索指向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结论:深蓝通道不仅是资金转移渠道,更可能是某个跨国影子组织的神经网络。而王海当年撞破的,或许是这个组织在本地运作的冰山一角。

必须实地验证。林雨调出海事巡逻队的排班表,下周有例行巡航会经过坐标附近海域。

太危险了!张明按住她的手,如果通道守卫者发现探查……

话音未落,书房灯光突然熄灭。电脑屏幕闪烁几下彻底黑屏,整栋楼陷入死寂。小区供电系统瘫痪了。

黑暗中,林雨迅速拔枪贴近窗边。街道对面有车灯闪烁两下后熄灭,像某种信号。备用电源启动的嗡鸣声里,张明的手机收到条乱码短信,解码后只有两个字:

三分钟后供电恢复,仿佛什么都没发生。但两人后背已被冷汗浸透。这不是警告,是演示——对方能随时切断他们的生命线。

他们知道我们在查海底光缆。林雨检查着配电箱,停电是精准的区域性故障。

张明打开素描本末页,在空白处用铅笔轻轻涂抹。石墨粉末下渐渐显出一行刻印的字迹:

通道非道,灯塔非塔。欲见真容,须入深渊。

他想起王海日记里那段被忽略的呓语:老板说货要走深水……像鱼雷钻进海沟…… 当时以为是指走私手法,现在想来或许有双关含义。

深夜的视频会议上,三位学者看到新线索后陷入沉默。最后宋教授叹气:深渊指代暗网的特殊接入层,探查需要军方级别的资源。这已超出学术范畴。

挂断电话后,书房只剩时钟滴答声。张明打开《归港》的电子稿,光标停留在描写王海遗书的段落:……我像掉进漩涡的蚂蚁,看不见岸在哪里。

林雨突然握住他的手,警徽硌在掌心:还记得破获赵德胜案时你说的吗?有些真相像埋在冻土下的种子,总要有人去破冰

窗外,城市灯火如星河流转。每盏光下都可能藏着未被言说的故事,每个故事都可能连接着更深的暗流。

张明点开海事局公开的航行警告系统,将公海坐标设为特别关注区域。随后他给学术期刊主编写信,申请以国际非传统安全威胁研究为主题组织跨学科研讨会。

你要把暗流引到明处?林雨挑眉。

既然无法潜入深渊,就让阳光照进裂缝。张明将素描本锁进保险箱,深蓝通道真实存在,总会有其他船只遇到过异常。我们需要更多目击者。

凌晨时分,加密邮箱收到陌生账号发来的压缩包。解压后是段噪点严重的夜视录像:浪涛中隐约有艘无标识潜艇轮廓,甲板人员在吊装集装箱。拍摄时间显示为两周前,地理位置标签正是x32.7 Y115.8。

没有发件人信息,没有解释文字。但无声的画面比任何警告都更具冲击力。

林雨将视频送交技术分析,张明则开始整理所有线索的时间轴。当1991年的远航者三号事件与近期潜艇录像在时空坐标上重叠时,一个跨越三十年的阴影缓缓浮现。

天亮前,张明在文档末尾敲下一行字:

当灯塔成为暗哨,航行本身就是反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