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被当废物,我一拳打爆神明 > 第142章 素描本里的密码

书房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窗外的雪越下越大,簌簌作响,衬得室内愈发寂静。那通诡异的电话像一根冰冷的针,刺破了看似平静的夜晚。

“杨慧芳的素描本……”张明重复着这句话,脑海里浮现出疗养院花园里那个坐在轮椅上的瘦弱身影,炭笔在纸上划过的沙沙声,还有她最后那句几乎听不清的低语——“码头西区,废弃泵房”。

林雨已经拨通了几个电话,语气急促而冷静。她先联系了杨慧芳保外就医时指定的监护人——她那位住在城北的远房侄女。电话那头的女人声音带着睡意和不耐烦,声称姑姑去世后,所有遗物都已由法院和民政部门的人清点封存,她没见到什么素描本。

接着,林雨又联系了负责处理杨慧芳身后事的区民政局和当时在场的法院工作人员。得到的回复基本一致:遗物清单一式三份,主要包括一些衣物、少量首饰、几本旧书和一台老式收音机,并未记录有素描本或类似物品。

“素描本不在官方清单上。”林雨挂断电话,眉头紧锁,“要么是清点时被疏忽遗漏了,要么……是有人在清点前或清点后拿走了它。”

“疗养院!”张明立刻反应过来,“杨慧芳在疗养院住了三年,日常用品不可能全部随身携带,一定有储物空间。素描本很可能留在她的房间里!”

事不宜迟。尽管已是深夜,林雨还是以涉及重要案件线索为由,紧急协调了疗养院方面。一小时后,两人驱车抵达位于城南郊区的“静心苑”疗养院。雪夜中的建筑灯火通明,却透着一股孤寂。

院长和值班护士早已等候在门口,神色紧张。林雨出示证件,简短说明来意(隐去了电话部分,只说是调查杨慧芳相关旧案需要查找可能遗留的个人物品)。院长不敢怠慢,亲自带他们来到杨慧芳生前居住的房间。

房间已经打扫过,准备迎接新的住客,但还保留着基本陈设。简单的床铺、衣柜、床头柜,还有一张靠窗的书桌。空气中弥漫着消毒水和新油漆的味道。

“杨女士的东西大部分已经由家属和相关部门取走了,”院长解释道,“只剩下一些基础的家具。”

张明走到书桌前。桌面空无一物。他拉开抽屉,里面也是空的。林雨则仔细检查了衣柜和床底,同样一无所获。

“她平时有什么放私人物品的地方吗?比如储物柜?”林雨问护士。

护士想了想:“每位老人都有一个带锁的床头柜抽屉,钥匙自己保管。杨女士的……当时清理的时候,那个抽屉是锁着的,后来是法院的人来用工具撬开的,里面只有几本旧相册和一些信件,已经登记带走了。”

希望似乎落空了。张明不死心,目光在房间里扫视。窗台上摆着一盆蔫了的绿萝,墙壁上光秃秃的。他走到床边,手指无意识地划过床头靠板,突然,指尖触到一点异样的粗糙感。他俯下身,借着灯光仔细查看。在木质靠板与墙壁的夹缝深处,似乎卡着什么东西。

“有发现!”他低声道。

林雨和院长立刻凑过来。张明用指甲小心翼翼地抠挖,终于,一个用透明胶带紧紧缠绕、扁平的硬物被取了出来。撕开层层胶带,里面是一个巴掌大小、用牛皮纸包裹的笔记本。封面没有字,但纸张边缘露出铅笔素描的痕迹。

“是它!”张明心跳加速。

他们向院长道谢,承诺用完会归还,然后带着这个意外发现的笔记本匆匆离开疗养院。回到车上,车内灯下,张明深吸一口气,翻开了素描本。

前面几页是些寻常的静物和风景素描,线条略显生涩,能看出是初学者所为。但翻到中间部分,画风陡然一变。不再是写实,而是充满了抽象的符号、几何图形和难以理解的数字、字母组合。有些页面像是电路图,有些像是某种编码表,还有一些画着类似地图的轮廓,但标记的不是地名,而是代号。

“这不是普通的素描本,”林雨凑近细看,“这是密码本!或者说是某种记录秘密信息的载体!”

张明一页页仔细翻阅。在靠近末尾的一页,他发现了一幅相对清晰的图画:一个灯塔的素描,旁边标注着经纬度坐标,仔细核对,正是江心沙洲灯塔的位置!灯塔下方,用极细的铅笔写着几行微小的数字和字母:

“SoS - 启动协议 - 坐标:x32.7 Y115.8 - 密钥:wANGhAI327 - 通道:深蓝”

“SoS……启动协议……坐标……密钥……通道……”张明喃喃念出这些词,“这看起来像是一套复杂的通信或激活指令!‘wANGhAI327’……这个密钥直接指向了王海和那个神秘的数字!”

林雨立刻用警务通查询坐标“x32.7 Y115.8”,结果显示那是一个位于公海上的点,远离常规航线,没有任何岛屿或人工设施标记。

“深蓝通道……”林雨面色凝重,“我在内部通报里见过这个词,通常指代高度机密、非官方的国际情报或地下资金流转渠道。杨慧芳一个曾经的财务总监,怎么会接触到这个?”

谜团非但没有解开,反而更深了。杨慧芳留下的素描本,暗示着一个远比赵德胜案、郑xx案更为庞大、复杂的秘密网络。王海的死、泵房的账簿、灯塔的信号、公海的坐标……这些碎片似乎被一条看不见的线串联起来,指向一个隐藏在更深处的巨大阴影。

“那个电话让我们找素描本,等于间接给了我们下一步的线索。”张明分析道,“对方似乎想引导我们揭开这个‘深蓝通道’的秘密,但又不想亲自露面。这到底是求助,还是利用?”

“无论是哪种,我们都已经被卷入其中了。”林雨启动车子,驶入风雪弥漫的夜色中,“对方能精准找到我们家电话,说明对我们的行踪甚至家庭信息了如指掌。我们现在很被动。”

回到家中,已是凌晨。两人毫无睡意,将素描本里的内容全部拍照存档,然后对着电脑屏幕上的奇怪符号和代码苦思冥想。

“这些编码方式很专业,不像普通人能掌握的。”林雨调用了内部的一些密码库进行比对,但没有找到完全匹配的体系,“像是自定义的密码,或者某个小圈子内部使用的暗语。”

张明则试图从杨慧芳的个人经历入手。他重新翻阅了鼎盛集团的旧档案,重点关注杨慧芳在入职鼎盛前的工作背景。资料显示,她曾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在一家名为“远洋国际信托”的公司担任过中级财务人员。而这家“远洋国际信托”,经过查询,早在二十年前就已破产清算,相关资料残缺不全,但其业务范围曾涉及“海外投资咨询”等模糊领域。

“远洋……深蓝……”张明捕捉到一丝关联,“杨慧芳的财务背景,可能让她很早以前就接触到了某些跨国界的、游走在灰色地带的经济活动。鼎盛集团或许只是她职业生涯中的一个环节,而非全部。”

天色微明时,林雨接到了技术部门的反馈。对那个深夜来电的追踪结果出来了:号码是通过境外服务器转接的虚拟号码,无法定位真实来源。对方的反侦察能力极强。

同时,警方对江心沙洲灯塔的后续勘查报告也传了过来:在灯塔顶层发现了临时架设的小型太阳能电池板和一套简易的信号灯控制器,设备很普通,随处可买,没有留下任何指纹或其他生物痕迹。对方行事干净利落,像个幽灵。

线索似乎再次中断在了“深蓝通道”和公海坐标面前。没有具体的指向,没有明确的目标,只有一个充满危险的未知领域。

“我们还要继续吗?”林雨看着窗外泛白的天空,声音里带着疲惫,“前面可能是万丈深渊。”

张明沉默良久,目光落在素描本上那幅灯塔图画旁边,杨慧芳用娟秀字体写下的一行小字注释:“光,为指引,亦为警示。”

他抬起头,眼神重新变得坚定:“我们已经看到了光,无论是指引还是警示,都不能假装没看见。王海、杨慧芳,还有那些可能被这个‘深蓝通道’吞噬的人,他们的声音需要被听见。”

他打开电脑,开始起草一份报告,不是给上级,而是给他信任的几位国内顶尖的网络安全和金融犯罪研究学者。他隐去了具体人名和敏感细节,但将“深蓝通道”、公海坐标以及素描本中部分可公开的密码符号作为学术研究案例提出,寻求破解思路。

“我们需要更多的头脑,来解开这个谜题。”张明对林雨说,“对方在暗处,我们也不能只在明处硬闯。也许,知识和技术,是我们现在最需要的武器。”

雪停了,朝阳的光芒透过云层,照亮了银装素裹的城市。新的一天开始,而一场在现实与虚拟、光明与黑暗边缘的无声较量,才刚刚拉开序幕。张明和林雨知道,他们面对的不再只是一个**集团,而可能是一个盘根错节、跨越国界的庞大暗流网络。每一步,都必须如履薄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