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拓梦者 > 第37章 资源普查走访询问 乡企创办绘制蓝图

陆方舟到南岭公社乡企办公室上任已经一个多月了。这位从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系毕业下来的年轻人,充满了干劲和想法。

他深知,仅仅依靠农业,南岭的农民很难真正富起来。要想让南岭彻底摆脱贫困,走上致富路,必须发展乡镇企业,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

上任伊始,陆方舟并没有急于烧“三把火”,而是先找到了乡企办公室主任柳婉叶。柳婉叶是土生土长的南岭人,在乡企办工作了十几年,对南岭的情况了如指掌,只是近年来乡企办的工作一直没什么起色,她也有些心灰意冷。

陆方舟诚恳地向柳婉叶请教,并表达了自己想要干一番事业的决心。“柳主任,我知道南岭乡企的底子薄,但我相信只要我们找对路子,一定能搞起来。以后的工作,还请您多多支持和帮助。”

柳婉叶看着眼前这个充满朝气和真诚的年轻人,心中的那点消极情绪渐渐消散了。她点了点头:“陆主任,你放心,只要是为了南岭好,我一定全力配合你。”

得到柳婉叶的支持后,陆方舟便带着乡企办的雷雨生、肖远山这两个年轻人,深入到南岭公社的各个大队进行调查研究。他们走遍了南岭的山山水水,走访了上百户农民家庭,与村干部、老党员、致富能手以及普通群众促膝长谈。

他们了解到,南岭公社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山上有取之不尽的木材和山野菜,还有品质优良的水果;

当地的妇女大多心灵手巧,擅长刺绣和缝纫;

此外,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对建筑材料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同时,他们也发现了制约发展的瓶颈:资金短缺、技术落后、缺乏人才、交通不便、信息闭塞。

白天,他们顶着烈日或冒着风雨奔波在大队小队;晚上,他们就在临时住处整理调查资料,分析数据,讨论思路。

陆方舟常常一个人坐在灯下,对着地图和笔记本发呆,思考着如何将南岭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经过一个多月的深入调研和反复论证,陆方舟心中关于南岭乡企发展的基本思路逐渐清晰、成熟。

他回到乡企办公室,闭门谢客,开始撰写那份凝聚了他心血和期望的《南岭公社乡镇企业创办工作方案》。

这份方案内容详实,体系完整,涵盖了创办乡镇企业的方方面面。

在指导思想上,方案明确提出要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以效益为中心,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滚动发展”的原则,逐步形成多产业、多层次、多形式的乡镇企业发展格局,带领农民脱贫致富,推动南岭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在发展目标上,方案设定了近期、中期和远期三个阶段的目标。

近期目标(1-2年):重点创办几个投资小、见效快、技术要求不高的企业,如砖厂、木材加工厂、刺绣厂,解决部分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积累发展资金。

中期目标(3-5年):在巩固现有企业的基础上,扩大生产规模,提升产品质量,创办家具厂、服装厂、水果罐头厂等,形成初步的产业链,使乡镇企业成为南岭公社的支柱产业之一。

远期目标(5-10年):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山野菜深加工、特色农产品种植加工等项目,打造具有南岭特色的品牌。

在具体项目规划上,方案对每个拟创办的工厂都进行了详细的可行性分析和规划:

- 砖厂:利用本地丰富的黏土资源,投资少见效快。主要满足本公社及周边地区的建筑需求,解决农村盖房用砖难的问题。

- 木材加工厂:依托本地林海资源,初期生产包装箱、简单的建筑木料等初级产品,积累经验和资金后,再向精加工发展。

- 刺绣厂:充分利用当地妇女擅长刺绣的传统手艺,从简单的绣品加工做起,逐步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和装饰品。

- 家具厂:在木材加工厂的基础上发展,利用本地木材生产款式新颖、价格实惠的家具,供应县内外市场。

- 服装厂:引进简单的缝纫设备,承接县内外服装企业的来料加工业务,解决部分妇女的就业问题。

- 水果罐头厂和山野菜加工厂:这是方案中的亮点。方案提出,要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对本地盛产的山楂、苹果、梨以及各种山野菜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避免农产品积压和滞销。

为了实现这些宏伟的蓝图,陆方舟在方案中对筹资、基础设备、厂房建设、人员组织等一系列关键问题都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

- 筹资方面:方案提出了“政府引导、集体投入、群众集资、能人带动、银行贷款、招商引资”六位一体的筹资模式。特别是鼓励公社内的致富能手和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给予政策上的优惠。

- 基础设备和厂房建设:方案建议,初期可利用公社内闲置的校舍、仓库等进行改造,以节省成本。同时,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改善交通和电力等基础设施。

- 人员组织与培训:方案强调“就地取材”,优先招聘本公社的村民,并计划联合县劳动局和相关技术院校,定期组织员工进行技能培训,提升工人素质。

这份方案洋洋洒洒,足足写了十几万字,不仅有宏观的战略规划,更有微观的操作细则,每一个数字、每一个步骤都经过了陆方舟的反复推敲和计算。它不再是一个空洞的想法,而是一份沉甸甸的、充满希望的行动指南。

他让雷雨生、肖远志进行反复核对和计算,绘制图纸。印刷成册。

方案完成的那天深夜,陆方舟将厚厚的一册册整齐地摆放好。

窗外,夜色深沉,南岭的山在月光下勾勒出连绵的轮廓。他看着这份凝聚了自己心血和梦想的方案,仿佛已经看到了几年后,南岭公社烟囱林立、机器轰鸣、农民们脸上洋溢着富足笑容的景象。

他知道,这份方案要想变成现实,前路必然充满艰辛和挑战,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

而其中,有一个人的意见和支持至关重要——林雨潇。林雨潇不仅是他的好朋友大学同学,也是公社的技术权威,深受农民信赖,而且为人正直,有大局观。他的认可,能让这份方案在公社内部获得更广泛的支持。

因此,陆方舟第一时间想到了林雨潇,请他帮助审定这份方案,提出宝贵的意见。他相信,林雨潇一定会理解并支持他的想法。

当林雨潇从忙碌的水稻防治工作中暂时抽出身,接过陆方舟递来的这份厚厚的方案时,他有些惊讶于这个大学的同学,新上任的乡企办副主任的魄力和细致。他花了整整一个晚上,逐字逐句地认真阅读。

随着阅读的深入,林雨潇的眼睛越来越亮。他仿佛看到了南岭公社一个全新的未来——一个不仅仅依靠土地,而是工业和农业齐头并进,充满活力的未来。

方案中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对农民利益的切实关注,以及那份长远的规划,都深深打动了他。

他合上方案,心中充满了激动和期待。他立刻找到陆方舟,紧紧握住他的手:“方舟,这份方案太好了!太系统了!南岭的农民要富起来,就需要这样有远见、有具体办法的规划!我全力支持你!”

陆方舟看到林雨潇眼中的光芒,知道自己获得了最关键的盟友。两人兴奋地讨论着方案的细节,憧憬着南岭的未来。

然而,就在两人为这份宏伟蓝图激动不已,准备向公社党委汇报,争取启动资金和政策支持时,一个意想不到的难题却悄然出现,给这份看似完美的计划蒙上了一层阴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