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拓梦者 > 第18章 春风破垄见绿禾 田园迎来好风光

拓梦者 第18章 春风破垄见绿禾 田园迎来好风光

作者:云中秋雁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9 10:56:28

林雨潇把最后一页调查报告叠得方方正正,指尖在地方干部作风问题补充报告那行字上顿了顿。

窗外的北京胡同飘着槐花香,可他鼻尖萦绕的仍是南方农村田埂上的泥土味——那味道里裹着稻穗的清甜,也藏着老农蹲在田埂上叹气时,眼角的细纹里积下的愁苦。

王芳馨来取报告时,看见他桌角压着张泛黄的纸,上面歪歪扭扭写着俺家娃今年能吃上白米饭不。

这是...她刚开口,林雨潇就把补充报告塞进了文件袋:一起交上去。调查组看的是数据,可这些,才是咱改革要改的根。

王芳馨捏着文件袋的手紧了紧,纸角硌得掌心发疼,她忽然明白,这份补充报告里装的不是批评,是林雨潇从南方田埂上捡回来的,沉甸甸的希望。

收拾行李时,姐姐林雨薇把一件新缝的蓝布褂子叠进他的帆布包:春耕忙,别冻着。

弟弟林雨峰趴在桌边,手里攥着个用铁丝拧的小拖拉机:哥,你说咱队啥时候能有真拖拉机?

林雨潇揉了揉他的头,没说话。可夜里躺在炕上,他总能想起调查时看见的景象——有的生产队牛瘦得皮包骨,社员们出工不出力,队长在田埂上喊破嗓子,也没人愿意多挥一镰刀。

他翻了个身,月光从窗棂漏进来,在墙上照出一道细长的光,像一条没走完的路。

第二天离家时,爸爸林靖庭把他拉到院里,回队里好好干,别总想着标新立异,可也别看着社员们吃苦不吭声。

妈妈赵秀兰站在门口,眼圈红红的,手里拿着个油纸包:里面是红糖,你胃不好,别总吃冷干粮。

林雨潇接过油纸包,捏了捏妈妈粗糙的手,转身踏上了去火车站的路。帆布包在肩上晃着,里面的蓝布褂子、铁丝拖拉机,还有那份没说出口的承诺,都沉甸甸的,压得他心口发烫。

回到生产队时,正是早春二月,田埂上的冻土刚化,踩上去软软的,能闻到泥土的腥气。

林雨潇放下行李就往地里跑,远远看见陈长生正领着社员们翻地,老黄牛在前面走得慢,陈长生手里的鞭子举了半天,也没舍得落下去。

长生叔!

林雨潇喊了一声,陈长生回过头,黝黑的脸上笑出几道褶:雨潇回来了?你看这地,俺都按你走之前说的,分了块翻,保证春耕不耽误。

林雨潇蹲下身,抓起一把土,土粒里裹着细小的草芽。他沿着田埂走,一块地一块地看,每块地的墒情都刚刚好,田埂修得整整齐齐,连去年冬天积的雪水都顺着沟流进了地里。

长生叔,你这活干得比俺想得还细致。林雨潇拍了拍陈长生的肩膀,陈长生挠了挠头:你放心,你走这些日子,俺没敢懈怠。社员们都盼着今年能有个好收成,俺不能让他们失望。

傍晚时,林雨潇拉着陈长生去公社的农家饭店,又让人去叫周云霄。

饭店里就四张桌子,老板娘端上一盘炒鸡蛋、一盘炖土豆,还有一壶散装白酒。林雨潇给两人倒上酒:长生叔,周书记,这些日子辛苦你们了,俺敬你们一杯。

陈长生端起酒杯,手有点抖:雨潇,你这是干啥?都是应该的。周云霄喝了口酒,咂咂嘴:雨潇,你这次去北京,见了不少大世面吧?给俺们说说。

林雨潇放下酒杯,说起在北京看见的高楼大厦,说起调查组去南方时,看见有的地方已经开始搞包产到组,社员们干劲十足,地里的庄稼长得比往年好一大截。

还有的地方,干部们搞排场,一顿饭吃了社员们半个月的口粮。林雨潇的声音沉了下来,咱队里不能这样,社员们的每一分钱,都得用在刀刃上。

陈长生放下筷子,眉头皱得紧紧的:可不是嘛!去年冬天,俺去公社开会,看见有的干部穿着新棉袄,社员们却还穿着打补丁的单衣。

周云霄叹了口气:雨潇,你说的这些弊端,咱大队也有。就说去年分粮,有的小队会计做账不清不楚,社员们有意见,可也没地方说。

林雨潇往前凑了凑:周书记,长生叔,俺觉得咱队可以试试,把地分到户,谁种得好,谁就多拿粮。这样社员们才有干劲,咱队的日子才能好起来。

陈长生和周云霄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惊讶。雨潇,这...这能行吗?

陈长生的声音有点发颤,要是出了问题,咱可担不起责任。

周云霄摸了摸下巴:俺倒觉得雨潇说得有道理。这些年,社员们出工不出力,不就是因为干多干少一个样吗?要是真能分到户,说不定还真能有起色。

那天晚上,三人聊到半夜,路边的灯灭了,他们就借着月光聊。

林雨潇把自己在调查时想到的改革办法,一条一条说给他们听,从分地到记工,从选干部到管财务,说得越细,陈长生和周云霄的眼睛越亮。

临走时,陈长生拍着胸脯说:雨潇,你要是真敢干,俺就跟着你干!

周云霄也点了点头:俺回去就跟大队的人商量,只要是为了社员好,俺就支持你。

两个月后,初夏的风吹得麦浪翻滚,金黄的麦穗沉甸甸的,压得麦秆弯了腰。

林雨潇正在地里查看麦子的长势,公社的通讯员骑着自行车来了,车铃叮铃铃响得急:雨潇同志,公社通知你去县里开会,说是县委楚书记主持的,让你马上就去。

林雨潇心里咯噔一下,赶紧回家换了件干净的蓝布褂子,骑着自行车往县里赶。路上,他心里七上八下的,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

到了县委大院,他看见公社书记顾硕书和周云霄已经到了,两人正站在门口说话。

雨潇来了。

顾硕书招了招手,脸上带着笑,这次开会,可是有大好事。

进了会议室,楚玉峰坐在主位上,穿着一件灰色的中山装,头发梳得整整齐齐。

看见他们进来,楚玉峰站起身,脸上露出笑容:坐吧,都是自己人,不用拘谨。

等人都坐定了,楚玉峰清了清嗓子:今天叫大家来,是有个重要的事情宣布。省委决定,在咱们南岭公社北坡大队一队搞改革试点。

林雨潇猛地抬起头,眼睛瞪得大大的,手里的笔记本差点掉在地上。

周云霄和顾硕书也愣住了,会议室里静得能听见窗外的蝉鸣声。楚玉峰接着说:试点的内容有三项:第一,公社革委会改为乡政府,大队改为村委会,生产队改为组;第二,行政领导称谓改了,公社书记改叫乡长,大队书记改叫村长,生产队长改叫组长;第三,从乡到村再到组,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地分到户,谁种谁收,多劳多得。

陈长生要是在这,肯定得跳起来,林雨潇心里想着,指尖却在笔记本上飞快地写着,手有点抖,字都写歪了。

楚玉峰看了他一眼,笑着说:雨潇同志,你所在的生产队,就是这次试点的重点单位。经县委研究决定,任命你为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组长由俺担任。另外,考虑到你预备党员还没转正,暂时任命你为南岭乡临时负责人,同时继续担任你所在生产队的组长。

林雨潇猛地站起来,椅子在地上拖出一道刺耳的声音。楚书记,俺...俺能行吗?

他的声音有点发颤,不是害怕,是激动,心里像有团火在烧,烧得他眼眶都红了。

楚玉峰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雨潇,俺知道你能行。你在调查时写的补充报告,省委领导都看了,都说你是个敢说真话、敢干实事的好同志。这次试点,就靠你了。

顾硕书也站起来,笑着说:雨潇,以后你就是南岭乡的临时负责人了,可得好好干,别给咱公社丢脸。

周云霄拉了拉他的胳膊:雨潇,这下咱大队可有盼头了。回去俺就跟社员们说,让他们都跟着你好好干。

林雨潇点了点头,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他想起了在北京时,爸爸说的别看着社员们吃苦不吭声,想起了弟弟手里的铁丝拖拉机,想起了陈长生在田埂上举着却没落下的鞭子。

他抹了把眼泪,握紧了拳头:楚书记,顾书记,周书记,俺保证,一定把试点工作做好,让社员们都能吃上白米饭,让咱队里也能有真拖拉机!

从县里回来的路上,林雨潇骑着自行车,风从耳边吹过,带着麦香。

他看见路边的老农在地里除草,脸上带着笑;看见孩子们在田埂上追着蝴蝶跑,笑声清脆。他忽然觉得,这条回家的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宽,都要亮。

回到生产队,林雨潇把社员们都召集到打谷场上。陈长生敲着铜锣,喊了一遍又一遍:都来开会了,有大好事!社员们陆陆续续来了,有的扛着锄头,有的抱着孩子,都好奇地看着林雨潇。

林雨潇站在一个土堆上,手里拿着县委的文件,声音洪亮:乡亲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省委决定,在咱们队搞改革试点,把地分到户,谁种得好,谁就多拿粮!以后,咱们公社改叫乡政府,大队改叫村委会,咱队改叫组,俺暂时当南岭乡的负责人,还继续当咱组的组长!

话音刚落,打谷场上就炸开了锅。啥?地分到户?

一个老农手里的烟袋锅子掉在地上,俺没听错吧?

一个妇女抱着孩子,激动得眼泪都下来了:那俺家娃以后是不是就能天天吃上白米饭了?

陈长生也激动得满脸通红,大声喊:乡亲们,这是真的!以后咱再也不用出工不出力了,好好种地,就能过好日子!

林雨潇看着社员们激动的样子,心里暖暖的。他举起手,等大家安静下来:乡亲们,改革试点不是一帆风顺的,肯定会有困难。但是俺相信,只要咱们齐心协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从明天开始,咱们就开始分地,按人口分,按劳力分,保证公平公正。以后,咱们还要盖新房,修公路,让咱队里也能有拖拉机,有抽水机,让咱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社员们纷纷鼓掌,掌声响亮,震得打谷场上的麦子都沙沙响。

有的社员已经开始商量着要种什么庄稼,有的说要多养几头猪,有的说要给孩子盖新学校。

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洒在打谷场上,洒在社员们的脸上,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笑,那笑容里,有希望,有期待,还有对未来的憧憬。

那天晚上,林雨潇躺在炕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他想起了调查时看见的那些贫困的村庄,想起了县委书记楚玉峰信任的眼神,想起了社员们激动的掌声。

他知道,从明天开始,一场波澜壮阔的改革就要在这片土地上展开了。这不仅仅是一次试点,更是一次破冰,是为中国农村的改革,打开了一扇窗。

窗外的月光依旧明亮,照在墙上,那道细长的光,仿佛变成了一条宽阔的路,一直延伸到远方。林雨潇笑了笑,闭上眼睛,他仿佛看见了几年后,这里的麦子长得比人还高,拖拉机在地里穿梭,孩子们在新学校里读书,老人们坐在门口晒太阳,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幸福的笑容。

他知道,这条路不好走,但他会一直走下去,带着社员们的希望,带着改革的信念,一步一步,把这条路走宽,走亮。

因为他相信,春风已经吹过垄沟,种子已经埋下,总有一天,会收获满仓的粮食,收获满村的幸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