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世界地图带来的震撼和康熙“便宜行事”的默许,玉檀暂时化解了京城的危机。但她深知,真正的挑战在海外。利用新获得的权限和系统技术支持,她开始在温泉皇庄秘密进行火药改良与防御工事试验,同时加速向南洋派遣核心人员和物资,决心在婆罗洲那片充满机遇与危险的土地上,钉下第一颗坚实的钉子。
---
京城的风波随着康熙的金口玉言渐渐平息,那些喧嚣的弹劾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虽激起过涟漪,但终归于沉寂。然而,玉檀并未有丝毫松懈。她清楚地知道,康熙的维护是基于她展现出的巨大价值和对潜在威胁的预警,这种维护是有条件的,脆弱的。唯有不断拿出新的成果,唯有在海外真正打开局面,她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她的重心,彻底转向了西郊的温泉皇庄和万里之外的南洋。
获得康熙默许的“便宜行事”之权后,温泉皇庄的保密等级被提到了最高。玉檀以研制“新款贡香”和“改良番薯加工技艺”为名,将庄子靠近山脚、最为偏僻的几处院落彻底封锁起来,由“梧桐苑”中最忠诚、且家人皆在“玉华阁”体系内、经过反复审查的工匠和学徒进驻。
在这里,玉檀开始将系统兑换的“黑火药最佳配比与颗粒化技术”付诸实践。
「都听仔细了!」负责此处的,是玉檀从内务府匠户中发掘、因擅长调配烟火而被边缘化的老工匠胡师傅,他此刻面色前所未有的严肃,对着面前十几名精心挑选的年轻学徒训话,「玉监事传下的这‘新式爆竹’制法,关乎重大,尔等在此所见所闻,若有半分泄露,不仅自身难保,更会累及家人!明白吗?」
「明白!」学徒们齐声应道,眼中既有紧张,更有对玉檀和胡师傅的绝对信服。他们深知,自己能进入这核心工坊,意味着何等信任与机遇。
工坊内,按照玉檀绘制的图纸,建起了专用的研磨、混合、筛选设备,所有工具皆为铜制或木制,严禁任何铁器碰撞产生火花。原料(硝石、硫磺、木炭)的提纯和加工在另外的隔离区域完成。
玉檀并没有直接给出化学方程式,而是以“古籍秘方”的名义,给出了精确到分的原料配比,以及关键的“颗粒化”流程——将混合好的粉末用糯米浆或酒精湿润,通过特定孔径的筛网造粒,再低温烘干。
「为何要如此麻烦制成颗粒?」一个大胆的学徒忍不住问道。
胡师傅按照玉檀的解释回答道:「玉监事说了,粉末状火药燃烧太快,易炸膛,且烟大。制成颗粒后,颗粒间有空隙,燃烧更充分,力道更猛,更均匀,烟雾也小!这都是……都是古籍上记载的大学问!」
当第一批颗粒化的黑火药在小型的密闭铁罐(测试容器)中成功引爆,其产生的巨响和破坏力远超传统粉末火药时,整个秘密工坊的人都惊呆了!胡师傅更是激动得老泪纵横,他一生与火药打交道,从未想过火药之力竟能如此可控而强悍!
与此同时,在庄子另一处靠近溪流的空地,玉檀依据系统提供的“初级海岸防御工事设计图”,指导工匠们用泥土、木材和石块,搭建缩小比例的防御模型。她重点设计了两种工事:一种是依托海岸峭壁或礁石建立的隐蔽炮位(虽然现在还没有炮),另一种是借鉴了棱堡理念的、带有交叉火力点的简易土木掩体。
「玉监事,这工事形状好生奇怪,为何要突出这些尖角?」负责土木的管事疑惑地问。
「为了减少射击死角,让来犯之敌无论从哪个方向进攻,都会暴露在至少两面的火力之下。」玉檀用树枝在沙盘上比划着解释。这超越时代的防御理念让工匠们啧啧称奇,虽然不能完全理解,但出于对玉檀的盲目信任,他们一丝不苟地执行着。
温泉皇庄,在看似平静的冬日里,正悄然进行着一场静悄悄的“军事”和技术变革的预演。
---
就在玉檀紧锣密鼓地夯实基础时,南方接连传来了消息。
首先是好消息。陈掌柜利用“玉华阁”的香露、香膏和玻璃镜等“特殊礼品”,果然敲开了广东官场的某些环节。虽然未能直接结交到顶尖的封疆大吏,但与几位实权的道台、知府乃至水师的中下层军官建立了初步的“友谊”。在银钱和奢侈品的开路下,“玉华阁”在南方的生意受到的暗中刁难明显减少,甚至获得了一些官面上的便利。这为后续的人员物资转运提供了初步保障。
紧接着,是关于婆罗湾(玉檀为那个目标海湾起的代号)的后续。
老周派出的第二批增援队伍,携带着重金雇佣的南洋佣兵和精良的武器装备,终于抵达了婆罗湾,与先前遭遇袭击后坚守下来的第一批侦察队汇合。
传回的消息喜忧参半。
喜的是,经过仔细勘察,确认那个河口海湾的地理条件极其优越。湾内水深避风,两侧山峦林木葱郁,易于隐蔽和获取建材。湾口虽有沙洲暗礁,但熟悉水道后,中小型船只可以安全通行,这反而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更重要的是,确认了露天煤炭的储量相当可观,品质也不错!周边的土着部落人数稀少,主要以渔猎为生,性情相对平和,在付出了少量布匹、食盐和铁器后,初步建立了友好关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