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下旨全力推广番薯,但政策到了地方却遭遇层层阻碍。九爷党羽暗中作梗,地方官员阳奉阴违,百姓对陌生作物心存疑虑。面对困局,玉檀不再依赖官僚体系,她组织“梧桐苑”骨干和皇庄熟练农户,成立“番薯推广队”,带着种苗和图册,深入田间地头,用最朴实的语言和最直观的收获,亲手将希望播撒到饥渴的土地上。
---
皇帝的圣旨如同惊雷,传遍了京畿乃至北方受灾各省。然而,雷声大,雨点却未必能及时落下。煌煌天威在层层叠叠的官僚体系和根深蒂固的地方势力面前,似乎也变得有些力不从心。
玉檀很快通过内务府和“梧桐苑”初步建立起来的信息网络,得知了推广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境。
在顺天府下辖的几个县,知县表面上接旨遵行,转头却将番薯种苗随意分发下去,既不组织指导,也不督促耕种,任由其堆在衙门口蒙尘,或者被不明所以的百姓拿回家,或丢弃,或喂了牲口。
在直隶某地,甚至发生了乡绅里长联合抵制的事件,他们声称番薯是“邪物”,种了会坏了地力,影响来年稻麦收成,煽动无知乡民抗拒领种。
更多的,则是普通百姓的疑虑和观望。他们世代耕种稻麦黍粟,对于这种从土里刨出来的、模样古怪的“洋玩意儿”,本能地感到不信任。朝廷说得天花乱坠,可万一辛辛苦苦种下去,颗粒无收,或者吃起来真如传闻中那般胀气难忍,这灾年之下,岂不是雪上加霜?
「姐姐,这样下去不行啊!」青黛拿着几份从宫外传回的消息,急得团团转,「好多地方根本就没动起来!那些官老爷,根本就没把皇上的旨意和百姓的死活放在心上!」
玉檀看着那些报告,面色沉静,但紧握的指节却透露了她内心的愤怒与焦急。她早就料到会是这样。指望那些尸位素餐、只顾自身利益的官僚主动作为,无异于痴人说梦。九爷胤禟虽然在前朝暂时偃旗息鼓,但他的影响力盘根错节,只需稍稍示意,下面自然有人替他使绊子。
时间不等人!旱情仍在持续,饥荒的阴影越来越浓。必须抢在土地彻底封冻前,将番薯种下去!
「靠他们是不行了。」玉檀站起身,眼中闪过一丝决断,「我们必须自己下去!」
「下去?姐姐,你是说……我们出宫?」青黛和其他几个“梧桐苑”的核心成员都惊呆了。宫女无旨出宫,可是大罪!
「不是私自出宫。」玉檀早已想好对策,「我会向内务府和皇上请旨,以‘技术监事’巡查番薯推广、指导种植技术为由,请求允许我带领部分精通番薯种植的工匠和皇庄农户,组成‘番薯推广队’,深入州县,实地指导。」
她看向屋内的姐妹们,目光灼灼:「光靠文书和图册,无法让百姓信服。我们必须走到他们中间去,亲手教他们怎么起垄,怎么栽苗,怎么管理。让他们亲眼看到,亲手摸到,亲口尝到!只有让他们真正相信番薯能让他们活命,推广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这是一个大胆至极的计划!几乎是将自己完全暴露在宫外的险恶环境之中。但玉檀知道,这是打破僵局唯一的办法。
---
玉檀的请旨奏折,再次摆在了康熙的案头。康熙看着奏折中描述的推广困境和玉檀提出的“技术下乡”方案,沉吟了许久。他深知地方官吏的积弊,也明白玉檀此议是目前最快打开局面的方法。虽然于礼制略有不合,但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
「准奏。」康熙朱笔一挥,「着玉檀率推广队,赴京畿各县巡查指导,各地官员需全力配合,不得阻挠。赐金牌一枚,如朕亲临,遇紧急事务,可先行处置,后奏。」
这最后一句,无疑给了玉檀一把尚方宝剑!
消息传出,九阿哥胤禟在府中再次暴跳如雷。
「她竟敢亲自下去?!好!好的很!」胤禟脸上露出狰狞的笑容,「宫外可不是紫禁城,山高路远,意外频发……何玉柱!给本王传话下去,让她去!但要让她……寸步难行!若是能‘意外’折在外面,那是最好不过!」
---
三日后,一支特殊的队伍从京城出发了。队伍规模不大,除了几名内务府的护卫和文书,核心是玉檀、青黛等几名“梧桐苑”的骨干(玉檀以需要助手记录、绘制图样为由申请带出),以及从皇庄A区挑选出来的几名对番薯种植最有心得、口齿也相对伶俐的庄户。
玉檀没有乘坐马车,而是和众人一样骑马(她借口在宫中学过,实则是系统强化了基础技能),一身利落的棉布衣衫,不着钗环,看上去更像一个干练的农家女官,而非深宫宫女。
他们选择的第一个目的地,就是抵制情绪最严重的直隶那个乡镇。
到达当地县衙时,知县表面上客客气气,安排食宿,但一提到组织百姓学习种植,便开始推三阻四,言说乡民愚昧,恐冲撞了天使,需要慢慢劝导云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