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星祸世」的流言,如同阴沟里滋生的瘴气,在紫禁城内外悄然弥漫。虽未形成滔天巨浪,但那若有若无的窃窃私语,以及某些官员看向玉檀时那闪烁不定、带着审视与恐惧的目光,都清晰地昭示着这股暗流的存在。
九爷胤禟被圈禁在府,但残余的势力仍在暗中推波助澜。他们不敢再行刺杀、破坏之下作手段,便试图从根子上否定玉檀,将她所做的一切打上“不祥”、“妖异”的烙印,这无疑更为阴毒。
乾清宫内,康熙帝看着案头几份言辞闪烁、旁敲侧击提及“天象示警”、“阴阳失序”的奏折,眉头紧锁。他乃一代雄主,自然不信这些无稽之谈,但流言背后所代表的保守势力对“变革”的抗拒,以及玉檀那愈发令人不安的“不可控性”,都让他心生警惕。
「皇上,」心腹太监轻声禀报,「钦天监正求见,说是……有要事禀奏天象。」
康熙帝目光一凝:「宣。」
钦天监正颤巍巍入内,跪伏在地,手中捧着一卷星图:「皇上,臣夜观天象,见……见那赤色妖星光焰似有收敛,然其旁忽现一细小新星,其色纯白,光华虽微,然坚定不移,与紫微星隐隐呼应……此星象……臣……臣学识浅薄,实难参透吉凶,不敢妄断,特来禀奏皇上圣裁。」
他将那“妖星”与“新星”并立的星图呈上,语气惶恐,既不敢再坚持“妖星祸世”之说,又不敢断言新星为吉兆,只能将皮球踢回给皇帝。
康熙帝看着那星图上模糊的标注,心中冷笑。这些术士,惯会看风向说话!他挥退了钦天监正,独自沉吟。打压玉檀?于国于民,她之功绩实实在在,甘薯活民无数,“神泥”利在千秋,强行打压,必失民心,亦非明君所为。但若放任不管,其势大成,将来恐尾大不掉……
就在康熙帝权衡利弊、举棋不定之际,玉檀却并未坐以待毙。她深知,应对这种虚无缥缈的舆论攻击,辩解是最无力的,唯有以实实在在的、更大功绩,方能碾碎一切谣言!
她向康熙上了一道奏请:
「奴婢玉檀启奏皇上:甘薯虽已推广,然储藏、加工之法尚需完善,以免丰年谷贱伤农;‘神泥’效用已验,然其应用不止于河工道路,或可试用于改良民居、修筑仓廪,以惠万民;另,奴婢近日翻阅古籍,于农具、织机、水车等物,偶有所得,或可稍作改良,提升效能,节省民力。奴婢恳请皇上,允奴婢于宫外择一僻静处,设一‘天工苑’,汇集巧匠,专司各类利民器具之研造与改良。所需费用,奴婢愿一力承担,绝不耗费国帑。」
这道奏请,姿态放得极低,只提“改良”、“研造”,将自己定位为一个技术的整理者和推动者,而非“创造者”,巧妙地避开了“妖异”的指控。同时,她再次主动承担费用,撇清了“耗费国帑”的嫌疑,并将目标直指“惠万民”、“节省民力”,占据了道德的制高点。
康熙帝看着这份奏请,目光闪烁。设立“天工苑”?专司利民器具研造?这玉檀,是打算将她的“奇技淫巧”彻底公开化、体系化?他本能地感到一丝不安,但奏请中提及的“改良农具织机”、“节省民力”,又确实切中了他关心民生的软肋。
更重要的是,玉檀此举,等于是在用实际行动回应“妖星祸世”的流言——若我真是妖孽,为何行事皆为民谋利?为何不敛财自肥,反而散尽家财以促百工?
「准奏。」思索良久,康熙帝终于朱笔一挥。他倒要看看,这“天工苑”能弄出什么名堂,也想借此,将玉檀和她那些技术,放在一个更可控的范围内。
圣旨一下,“天工苑”的筹建立刻紧锣密鼓地展开。玉檀动用了自己庞大的资金,在京郊西山脚下购置了一处宽敞的院落,由赵龙赵虎兄弟负责安保,陈先生统筹后勤。她并未大张旗鼓,而是通过“梧桐苑”和已有的工匠网络,悄然招募了一批对现有技术不满、渴望突破的能工巧匠,以及一些生活困顿、却对机械、格物有兴趣的落魄书生。
与此同时,玉檀的功德点数,终于在她日夜期盼中,冲破了十万大关!
【功德点数:/】
【条件满足,系统开始升级……】
【升级中……10%……50%……100%!】
【升级完成!当前解锁阶段:高级!】
【解锁知识库:政治制度蓝图(初级)、初级工业体系概论。】
【隐藏功能激活:环境扫描(初级)、危机预警(被动)。】
庞大的信息流如同决堤的江河,汹涌地涌入玉檀的脑海!不再是具体的技术图纸,而是更为宏观、更为本质的知识体系!
《政治制度蓝图(初级)》包含了从古希腊城邦到近代君主立宪的各种政体雏形、权力制衡思想、法律体系框架、公民权利概念等,虽然只是概论,却为她打开了一扇通往全新世界的大门!
《初级工业体系概论》则系统地阐述了从手工业作坊到机器化大生产的演进逻辑,涵盖了能源(水力、风力、早期蒸汽机)、材料(钢铁、水泥)、机械(机床、传动)、运输(铁路、轮船)等基础领域的原理和发展路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