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的旨意如同一声春雷,震动了因旱灾而惶惶的人心。番薯,这个陌生的名字,伴随着“耐旱高产”、“可活万民”的皇命,迅速在京畿、直隶、山东等受旱地区传播开来。由四阿哥胤禛总领的番薯推广衙门迅速成立,拿着从京郊皇庄繁育出的更多种苗,以及玉檀结合系统知识编写的、浅显易懂的《番薯栽种要略》,各级官府即便心中存疑,也不敢怠慢,纷纷组织百姓领种。
希望,如同干旱土地上顽强钻出的新绿,开始在一片焦灼中蔓延。
然而,在这关乎民生的宏大叙事背后,另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仍在玉华阁内外激烈地进行着。
九爷胤禟的原料封锁,像一条冰冷的绞索,越收越紧。玉华阁内,存放拉链金属件、钢笔尖等核心部件的库房日渐空旷,方掌柜脸上的愁容也一日深过一日。
“东家,库里的铜丝和弹性薄钢,最多再支撑三日。三日之后,拉链和钢笔的生产将彻底停滞。”方掌柜的声音带着绝望,“我们尝试寻找的替代原料,进展缓慢……鱼线强度不够,牛筋处理不便,麻线易磨损……至于笔尖,缺乏合适的弹性金属,改进型的毛笔和铅笔,终究难以完全替代钢笔的便利……”
玉檀站在窗前,看着对面“宝昌阁”依旧络绎不绝的人流,那里售卖着粗糙模仿玉华阁的廉价仿品,凭借价格优势,吸引了不少普通顾客。她知道,九爷就是要用这种资本碾压的方式,让她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心血枯竭而死。
但她的眼中,却没有方掌柜预想中的慌乱,反而沉淀着一种冷静到极致的锐光。
“方掌柜,我们还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玉檀转过身,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他们断我们的金属,我们就跳出这个框框!立刻停止所有金属拉链和钢笔的生产。”
“停止?”方掌柜一愣,“那……那我们卖什么?”
“卖新的东西。”玉檀走到桌前,铺开几张新的图纸,“这是我们之前研发的‘布带扣’和‘绳结调节扣’的改进版,完全使用棉布、麻绳和硬木制作,虽然不如金属拉链便捷,但设计巧妙,别具一格,更符合‘自然’‘雅致’的噱头。”
她又指向另外几张图:“这是‘改良版炭笔’,采用不同硬度、纯度的石墨粉混合黏土烧制,书写流畅度远超寻常炭条,且不易断。还有‘羽毛蘸水笔’,选取特定禽鸟翅羽,经过特殊处理制成笔尖,搭配我们改进的便携墨囊,书写体验独特,足以吸引那些追求风雅的文人墨客。”
方掌柜看着这些图纸,眼中重新燃起希望,但旋即又担忧道:“东家,这些点子虽好,但制作起来……”
“这正是我要说的第二件事。”玉檀打断他,目光灼灼,“是时候,让‘梧桐苑’的姐妹们,真正走到台前了。”
——
“梧桐苑”内,气氛与往日诵读《女诫》时截然不同。十几名被玉檀筛选出的核心宫女,围坐在几张拼起的长桌旁,桌上摆放的不再是笔墨纸砚,而是各种布料、丝线、木料、羽毛、石墨粉以及一些简单的工具。
玉檀站在她们面前,神情严肃。
“姐妹们,玉华阁如今面临的困境,想必大家已有耳闻。九爷仗势欺人,断了我们的原料,欲置我们于死地。”玉檀的声音清晰传入每个人耳中,“但我们,绝不能坐以待毙!”
她拿起一个制作精巧的布带扣:“外面的人以为,没了金属,我们就做不出好东西。今天,我就要让大家知道,我们女子的巧思和双手,便是这世间最珍贵的原料!”
她将新的图纸和样品分发给众人:“这些,是我们反击的武器!布带扣、绳结调节扣、改良炭笔、羽毛笔……它们不需要被九爷垄断的金属,只需要我们的耐心、细心和创造力!”
宫女们看着手中新奇的设计,眼中充满了好奇与跃跃欲试。她们在“梧桐苑”学习的,不仅仅是识字算数,更有玉檀潜移默化灌输的格物致知之理和动手能力。此刻,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素心,”玉檀点名,“你心思缜密,手工最佳,由你带领一队,负责布带扣和绳结调节扣的打样与质量把控。”
“秋穗,你沟通能力强,负责协调物料,并将大家制作好的半成品,通过可靠渠道送出宫外,交给方掌柜。”
“其他人,根据各自特长,分组跟进不同项目。我们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这些新样品做出来,而且要做得精美,做得别致!”
玉檀的目光扫过每一个人:“这不仅是为了保住玉华阁,更是为了证明我们自己的价值!我们不是只能依附他人生存的藤蔓,我们也能靠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开创一片天地!”
宫女们被她的激昂所感染,纷纷起身,郑重应道:“是!玉檀姐姐(姑娘)!”
——
沉寂了许久的玉华阁后院工坊,再次响起了忙碌的声音。只是这次,不再是金属的敲打声,而是剪刀裁剪布料的“咔嚓”声,丝线穿梭的“窸窣”声,以及细心打磨木料、羽毛的细微声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