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仰光城还浸在潮湿的晨雾里,福安侨社的院子里已响起马车轱辘滚动的声响。赵刚一身短打,敞着粗布褂子的领口,正用力将几箱伪装成南洋绸缎的货物搬上马车,额头上的汗珠顺着黝黑的脸颊往下淌。
“赵大哥,悠着点,别把马车压坏了。”苏瑶端着一摞油纸包从屋里出来,纸包里是她连夜配好的迷烟丸和解毒剂,一股淡淡的草药香萦绕在鼻尖。她穿着一身素色短衫长裤,头发利落地挽成发髻,腰间别着那把左轮手枪,少了几分女儿家的娇柔,多了几分干练。
陈生恰好从隔壁房间走来,看到她鬓角沾着的草屑,伸手轻轻替她拂去,指尖的温度让苏瑶的脸颊瞬间热了起来。“都准备好了?”他的声音低沉温和,目光落在她腰间的枪上,“路上尽量别动用武器,免得引人注目。”
“知道啦。”苏瑶点点头,下意识地往后退了半步,恰好撞在身后的木箱上。赵刚看得哈哈大笑:“我说你们俩,这还没出发呢就黏糊上了,到了眉苗有的是危险,可得收收心!”
苏瑶瞪了他一眼,转身往马车上搬东西,耳根却红得发烫。陈生看着她的背影,嘴角勾起一抹浅笑,随即收敛神色,走到苏曼丽身边:“通行证都备好了?”
“都齐了。”苏曼丽将一沓伪造的华侨商队通行证递给他,“我特意在上面盖了仰光侨商会的章,日军那边一般不会细查。方晴已经去联络抗日组织,让他们沿途接应我们,万一遇到盘查受阻,会有人暗中帮忙。”
柳如烟从屋里出来,身上换了一身灰色的粗布衣裳,脸上抹了些尘土,看起来像个普通的商队伙计。“军统的暗号我都记熟了,顾曼青的人要是盘问,应该能应付过去。”她手里攥着一个布包,里面是几枚军统特制的徽章,“必要的时候,这些能帮我们蒙混过关。”
沈若雁扶着沈若安慢慢走出房门,沈若安气色好了不少,只是脚步还略显虚浮。“陈先生,眉苗行宫我小时候去过一次,里面的回廊错综复杂,要是走散了,记得在东侧的玉兰园集合。”他手里拿着一张折叠的纸条,“这是我凭记忆画的行宫大致布局,或许能帮上忙。”
陈生接过纸条收好,刚要说话,方晴匆匆跑了进来,脸上带着几分急色:“不好了,日军今早突然加强了出城的盘查,南城门那边还增派了一个小队的兵力,领头的是个叫宫本健一的少佐,据说此人是山口千代子的得力助手,心思缜密,很难对付。”
“宫本健一?”陈生眉头微蹙,这个名字他曾在黄埔军校的情报手册上见过,“此人是日本陆军大学毕业,擅长战术部署,之前在华北战场上残害过不少抗日志士,没想到会被派到缅甸来。”
赵刚一拳砸在马车上,木质的车厢发出沉闷的响声:“管他什么宫本、山本,敢挡咱们的路,我直接把他撂趴下!”
“不可冲动。”苏曼丽连忙拉住他,“日军现在戒严,硬闯只会自投罗网。我们得想办法绕开南城门,从西侧的小路出城。”
方晴点点头:“我已经让人去打探了,西侧小路有个日军的临时检查站,只有两个哨兵,相对好对付。只是那条路崎岖难行,马车可能要慢些。”
“慢就慢些,安全第一。”陈生当机立断,“赵刚,你赶第一辆马车,带着沈少爷和沈小姐先走;我和苏瑶、柳如烟坐第二辆,跟在后面;苏曼丽,你骑着方晴备好的自行车,在前面探路,遇到情况就鸣笛示意。”
众人分工完毕,趁着晨雾还未散去,悄悄离开了福安侨社。马车在狭窄的街道上缓缓行驶,两侧的店铺还没开门,只有几个早起的行人匆匆走过,看到日军的巡逻队,都下意识地低着头。
苏瑶坐在马车里,掀开布帘的一角往外看,只见街角处站着两个穿着便衣的男人,袖口隐隐露出绣着的梅花图案,正是顾曼青的手下。“陈生,我们被盯上了。”她压低声音说道。
陈生顺着她的目光看去,冷笑一声:“让他们跟着,等出了城,自然有办法甩掉他们。”他伸手将她耳边的碎发别到耳后,指尖不经意间触碰到她的耳垂,“别担心,有我在。”
苏瑶的心猛地一跳,连忙转过头,假装整理手里的迷烟丸,脸颊却烫得厉害。旁边的柳如烟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没有说话。
马车行驶了半个多时辰,终于到了西城门附近的小路入口。苏曼丽骑着自行车回来,低声说道:“前面的检查站只有两个哨兵,都在打瞌睡,我们可以趁机过去。”
赵刚点点头,放缓了马车的速度,慢慢靠近检查站。两个日军哨兵靠在树干上,脑袋一点一点的,显然还没睡醒。赵刚悄悄下车,猫着腰摸了过去,不等哨兵反应过来,就捂住他们的嘴,用力一拧,两个哨兵立刻昏了过去。
“搞定!”赵刚做了个手势,马车顺利通过了检查站,驶上了崎岖的小路。小路两旁是茂密的树林,晨雾渐渐散去,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光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