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尚未散尽,1 号船坞的工坊已响起金属碰撞的脆响。泰隆踩着木梯攀上 “星芒号” 的龙骨,靴底的防滑纹路与宝树亚当的木纹完美咬合经过弗兰奇的合金锻造机处理,深紫色的船体基材泛着暗哑光泽,仿佛沉睡的巨兽正逐渐舒展筋骨。
“第一组加固点准备就绪!” 泰隆的喊声穿透工坊的喧嚣,他腰间别着两把特制扳手,左手托着星银铆钉,右手抡起缠着防滑布的船锤。按照卡西昨夜优化的图纸,船身肋骨与龙骨的衔接处需采用 “三重嵌套工艺”,这是他从鱼人汤姆的造船笔记里学到的古法,当年罗杰的 “奥尔?杰克斯森号” 正是靠这种结构扛住了新世界的狂涛。
船锤落下的瞬间,星银铆钉精准嵌入预设孔洞,淡蓝色光晕顺着木材纤维蔓延。泰隆突然俯身贴在船板上,耳朵捕捉着细微的震颤:“应力传导不对。” 他掏出炭笔在衔接处画了道弧线,“这里的海楼石合金板弧度差了 0.3 度,会导致下潜时水流阻力增加 15%。”
“马上修正。” 工坊角落的卡西指尖如飞,全息光屏上的船体模型瞬间亮起红光警示区。她的能力已与图纸数据深度融合,瞳孔中流转的蓝色数据流堪比卡雷拉公司的精密测量仪,“根据泉眼底部的洋流模拟,建议将合金板弧度调整为 17.6 度,我同步标注了应力缓冲带。” 光屏突然弹出古代造船术的榫卯结构图,那是塞拉菲娜凌晨破译的古籍残页。
塞拉菲娜正跪坐在古籍堆中,银线牵引着泛黄的纸页在半空展开。这本从七水之都图书馆借来的《太古造船纪要》记载着古代兵器 PLUTO 的制造碎片,其中 “贝类动力传导法” 的插图让她眼前一亮:“泰隆,试试这种‘螺旋嵌合’!” 银线突然绷紧,将古籍投射到泰隆面前的临时光屏上,“古籍说太古船匠用这种方式衔接木材与金属,能让能量损耗降低 40%。”
泰隆盯着插图中交错的纹路,突然想起三年前在卡雷拉当学徒时,冰山社长展示的冥王设计图残片两者的结构逻辑竟隐隐相通。他立刻调整铆钉角度,船锤落下的力度放缓三成,星银铆钉在木材中旋转着嵌入,与海楼石合金板形成完美的螺旋咬合。“成了!” 他摸着衔接处平滑的过渡面,“震颤消失了,这古法比现代工艺还管用!”
此时莉拉正蹲在船尾的推进系统舱,指尖划过三枚并排的风贝。这些从空岛运来的贝壳已被艾拉用星银粉末改造,外壳上刻着细密的共振纹路,与娜美的天候棒能量传导原理异曲同工。“第一组风贝校准完毕,能量输出稳定在 98%。” 她按下控制面板的绿色按钮,风贝突然发出低沉的嗡鸣,船尾的导流板缓缓展开,激起细碎的气流漩涡。
但没过多久,仪表盘上的指针突然剧烈跳动。莉拉皱眉按住震动的风贝,掌心泛起淡蓝色微光星露能量顺着指尖渗入贝壳,却被一股紊乱的反作用力弹回。“共振频率冲突了!” 她抬头看向卡西,“左侧风贝的输出比右侧快 0.2 赫兹,导致推进力失衡。”
卡西的光屏立刻切换到动力系统界面,数千组数据如瀑布般刷新:“是管线布局问题!古籍里记载古代船匠会给贝类装置加‘能量缓冲舱’。” 她指尖划过屏幕,在风贝之间标注出菱形区域,“在这里安装星银导流管,用塞拉菲娜的银线编织能量网,能中和频率差。”
塞拉菲娜早已提着银线卷轴赶来,指尖轻捻间,数百根银丝如蛛网般覆盖在风贝表面。她闭着眼感受能量流动,银线突然泛起细碎的光点:“找到了!右侧风贝的能量孔有细微堵塞。” 银丝如手术刀般探入贝壳缝隙,裹出几粒打磨时残留的木屑,“古代船匠会用珊瑚纤维清理孔洞,我们的星银粉末太细,反而容易积灰。”
莉拉趁机调整导流管角度,当卡西确认数据匹配的瞬间,她再次按下启动键。风贝的嗡鸣变得均匀绵长,船尾的螺旋桨虚影在气流中转动,激起的风带将基恩刚烤好的面包香吹得满工坊都是。“成功了!” 莉拉击掌欢呼,她发现经过这次调试,自己对气流的感知又敏锐了几分或许能在战斗时用风贝辅助操控天气。
正午的阳光透过天窗,在甲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基恩推着餐车穿梭在忙碌的身影中,不锈钢餐盘里的料理冒着热气:“晨间提神套餐来啦!薄荷柠檬烤海鱼配能量麦饼。” 他将餐盘递给泰隆时,特意多放了一块琥珀色的凝胶状食物,“这是用浪纹姜和星露熬的‘精力冻’,咬一口能顶两小时体力。”
泰隆塞进嘴里的瞬间,一股清凉顺着喉咙蔓延至四肢,抡锤的手臂顿时充满力量。这让他想起山治为草帽团准备的战斗料理,原来好的食物真能成为伙伴的战力支撑。不远处的塞拉菲娜正对着古籍皱眉,基恩悄悄放下一杯冰镇薄荷茶:“解读古籍费眼睛,这茶能缓解疲劳。” 银线突然亲昵地缠上他的手腕,引来众人的轻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