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黑国际会展中心的签约仪式现场,聚光灯下,林凡和西门子全球副总裁科恩共同拿起笔,在《新能源芯片合作协议》上签下名字。笔锋落下的瞬间,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德国环保署署长亲自上前握手,语气里满是感慨:“林总,没想到中国企业能在能源芯片领域做到这种程度,‘中国标准’以后会是欧盟重要的参考依据。”
林凡握着署长的手,目光扫过台下的媒体席——《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的记者正举着相机拍照,镜头里的签约台背景板上,“中国能源芯片标准·欧洲落地启动”的字样格外醒目。这一幕,和三年前他第一次来欧洲谈合作时截然不同——那时的他,连西门子的区域经理都见不到,只能在酒店的小会议室里,对着空荡荡的座位演示绿创的环保材料。
“这不是终点,是开始。”林凡的声音平静却有力,“凡辰会联合锐芯,在慕尼黑建研发中心,吸纳欧洲的芯片人才,一起推进下一代能源芯片的研发——技术的突破,从来没有国界。”
签约仪式结束后,林凡乘坐私人飞机前往澳大利亚。舷窗外,云层像连绵的雪山,机舱内的会议区里,老陈正拿着一份数据报表汇报:“截止目前,凡辰系企业总估值突破300亿人民币,其中凡辰资本180亿、绿创科技80亿、锐芯科技30亿、星耀直播15亿;海外资产方面,红峰锂矿估值12亿美金,欧洲储能项目估值8亿美金,数字资产基金净值稳定在18亿美金——算下来,您的个人身价已经超过200亿人民币了。”
200亿?林凡接过报表,指尖拂过“个人身价”那一行数字,却没有丝毫波澜。他想起创业初期,在15层写字楼的小办公室里,他和老陈、张磊凑在一起吃泡面,那时最大的目标是“让绿创的环保材料卖出去1000吨”;现在,绿创的海外订单已经排到了明年下半年,单月销量突破5000吨,可他心里清楚,这些数字只是阶段性的结果,不是最终的目标。
“把报表里的‘个人身价’去掉,”林凡把报表推回给老陈,“凡辰不是我一个人的,是整个团队的。另外,让财务准备10亿人民币,作为‘新锐科技扶持基金’,专门投资国内的中小型芯片和新能源团队——我们当年靠自己打拼很难,现在有能力了,得帮更多人走得容易点。”
老陈愣了一下,随即点头:“好!我马上安排!您这格局,确实不是盯着眼前这点钱的人能比的。”
一旁的老顾突然开口,从皮箱里掏出一份折叠的资料,递到林凡面前:“这是我最近整理的‘医疗新能源’领域的信息。国内有几家连锁医院,最近在推进‘绿色医院’改造,需要大量环保材料和储能设备,但资金链有点紧张;还有一家做医疗芯片的小公司,技术不错,就是缺生产线——这些领域,跟我们的业务能衔接上。”
医疗领域?林凡接过资料,快速翻看起来。资料里详细记录了几家医院的运营数据、改造需求,还有医疗芯片公司的专利清单——其中一家叫“康瑞医疗”的连锁机构,在全国有12家分院,擅长心血管和康复治疗,最近因为投入太大,负债率达到65%,正寻求战略投资。
“这家康瑞医疗,有什么特别的?”林凡指着资料里的一行字。
“他们有自己的康复器械研发团队,”老顾解释道,“但核心芯片依赖进口,成本很高。要是我们投资,锐芯能帮他们做定制化医疗芯片,绿创的环保材料能用于医院改造,星耀直播还能帮他们做健康科普——相当于把凡辰的产业链,延伸到医疗场景。”
林凡眼前一亮。新能源不只是工业和民用,医疗领域的潜力同样巨大——绿色医院需要环保材料和储能设备,康复器械需要专用芯片,健康科普需要直播渠道,这正好能让凡辰的技术和资源形成新的闭环。他把资料折好,放进公文包:“先记下来,等非洲的锂矿布局完成,再重点研究医疗领域的投资。”
飞机降落在达尔文港机场时,陈默和红峰锂矿的戴维斯早已在停机坪等候。戴维斯手里拿着一份产能报告,脸上带着兴奋的笑容:“林总,按照您的要求,红峰锂矿的月产能已经提升到1.2万吨,下个月就能达到1.5万吨!我们还在周边勘探到两个新的锂矿点,氧化锂纯度都在2%以上,要是能拿下,凡辰在皮尔巴拉的锂矿产能能占到30%!”
30%?林凡接过报告,看着勘探地图上的两个新矿点——正好位于达尔文港的运输专线附近,开采和运输成本都能控制在最低。他抬头看向远处的红土沙漠,心里有了新的规划:“戴维斯,凡辰可以注资1亿美金,拿下这两个新矿点的开采权,条件是红峰锂矿的产能优先供应凡辰系企业,尤其是绿创和锐芯的海外工厂。”
“我同意!”戴维斯毫不犹豫地答应,“跟凡辰合作,比跟罗斯柴尔德那些人强多了——他们只想着压价,你们却愿意一起扩大产能,还帮我们升级设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