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矶华纳兄弟影城的顶层会议室里,气氛压抑得能拧出水来。CEO凯文·辻原坐在主位,手指死死攥着刚出炉的季度财报,报表上的红色数字刺得人眼睛生疼——连续三个季度亏损,累计亏损额达12亿美元,流媒体平台HBO Max用户流失超500万,旗下多部大制作电影票房扑街,公司股价在一年内暴跌45%,市值缩水至280亿美元,资金链已濒临断裂。
“凡辰那边又发来收购报价了,现金350亿美元,溢价25%,要求100%股权,保留核心创作团队,不干预内容创作,但要接入他们的技术生态。”CFO玛丽·巴勒特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将凡辰的收购意向书推到桌中央,“他们还承诺,额外投入100亿美元,用于影城改造和技术升级,帮我们转型沉浸式娱乐。”
会议室里瞬间响起一片哗然,反对声此起彼伏。“绝对不行!”华纳影业总裁托德·菲利普斯拍案而起,语气带着强烈的傲慢与不屑,“凡辰是什么东西?一个靠芯片和保健品发家的中国公司,也敢觊觎好莱坞巨头?他们懂电影吗?懂娱乐产业的规则吗?收购我们,不过是想借华纳的招牌镀金,用不了多久,就会把我们的IP和团队毁于一旦!”
“托德说得对!”华纳兄弟全球发行总裁韦恩·艾伦附和道,“好莱坞的规则从来都是我们制定的,外来企业想进来分一杯羹,根本不可能。之前索尼想收购米高梅,被我们联合迪士尼、环球联手抵制,最后只能放弃;凡辰一个中国公司,难道还能翻天?”
凯文·辻原的脸色阴晴不定。他心里清楚,华纳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银行的贷款即将到期,没有新的资金注入,不出半年就会面临破产清算。但作为好莱坞老牌巨头的CEO,让他向一家“跨界外来户”低头,心里始终咽不下这口气。“联系迪士尼和环球,问问他们有没有联合收购或者注资的意向。”他沉声道,“我就不信,好莱坞的企业,还能眼睁睁看着华纳被一家中国公司收购。”
然而,凯文的期待很快就化为泡影。迪士尼CEO鲍勃·艾格在电话里委婉拒绝:“凯文,很抱歉,迪士尼的战略重心在流媒体和主题公园,暂时没有收购华纳的计划。不过,我们可以考虑合作开发部分IP,帮你们缓解一下资金压力。”环球影业的回应更是直接:“华纳的债务问题太严重,我们不想引火烧身。”
其实,迪士尼和环球心里打得是同样的算盘——他们既想看着华纳倒下,趁机瓜分其IP和市场份额,又不想亲自接手这个烂摊子。更重要的是,他们都忌惮凡辰的技术实力和资金规模,不想轻易得罪这个正在全球崛起的科技巨头。
就在凯文一筹莫展之际,林凡和安然已经抵达洛杉矶,直接登门拜访。华纳影城的会客室里,凯文看着眼前年轻得过分的林凡,眼神里满是审视与轻蔑:“林总,恕我直言,凡辰虽然在科技领域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娱乐产业和科技产业完全不同。华纳拥有《哈利·波特》《DC宇宙》《指环王》等全球顶级IP,还有最专业的创作团队和发行网络,这些都不是靠技术和资金就能复制的。”
“我同意你的说法。”林凡笑了笑,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但现在的问题是,这些顶级IP和专业团队,并没有让华纳摆脱困境。流媒体竞争激烈,传统电影票房下滑,你们的内容创作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变化,而凡辰能给你们带来的,正是改变这一切的力量。”
安然将一份技术改造方案推到凯文面前:“凯文先生,这是我们为华纳量身定制的转型计划。我们将用锐芯X4量子AI芯片,改造你们的特效制作流程,将原本需要6个月的特效制作周期缩短至1个月,成本降低50%;我们的VR和脑机接口技术,能让你们的IP落地为沉浸式娱乐项目,比如《哈利·波特》VR魔法世界,观众戴上设备就能身临其境体验霍格沃茨的生活;我们的虚拟偶像技术,能让DC宇宙的超级英雄‘活’过来,与全球粉丝实时互动,创造新的商业价值。”
凯文翻看着方案,眼神渐渐变了。方案里的每一个细节,都精准命中了华纳的痛点,尤其是沉浸式娱乐项目和虚拟偶像互动,让他看到了IP变现的新可能。但他依旧嘴硬:“这些技术听起来不错,但能不能落地还是未知数。而且,好莱坞的观众和市场,不会轻易接受来自中国的技术和理念。”
“能不能落地,我们可以用事实说话。”林凡抬手示意,随行的技术人员立刻打开笔记本电脑,播放了一段用凡辰技术制作的《DC宇宙》VR短片。短片中,蝙蝠侠在哥谭市的 rooftops 与小丑对峙,观众戴上VR设备,仿佛置身于激烈的追逐战中,能感受到风的速度、子弹划过耳边的呼啸,甚至能通过意念,帮助蝙蝠侠选择武器和战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