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重生之学神的黑科技系统 > 第34章 惊世雄文,阅卷风波

一年一度,牵动亿万人心弦的全国高考,终于在笔尖与纸张的最后一次摩擦声中,落下了沉重的帷幕。曾经被各种励志横幅、警戒线和焦灼人群填满的街道,迅速恢复了往日的车水马龙与市井喧嚣。考点学校门口的志愿者服务站撤走了,维持秩序的公安干警回归了日常勤务,那些屏息凝神、望眼欲穿的家长们,也带着或轻松或沉重的复杂心情,重新投入了各自的生活轨道。弥漫在空气里近半年的那种无形压力,如同被针扎破的气球,迅速消散殆尽。

然而,当社会的脉搏逐渐恢复平稳节奏之时,另一场没有硝烟却同样至关重要的“战役”,在普通人看不见的地方,正紧锣密鼓地展开——高考阅卷工作全面启动。

各个省份的指定阅卷点,此刻成为了关乎无数考生命运的“中枢神经”。这里戒备森严,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数以千计从各大高校、中学精心选拔出来的阅卷教师,签署了严格的保密协议后,便如同进入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信息孤岛”。他们被剥夺了与外界联系的电子设备,每天面对着电脑屏幕上源源不断出现的、经过扫描处理的考生答题卡图像,神情专注,目光如炬,手指在键盘和鼠标上飞快操作,只有偶尔端起水杯抿一口水,或者因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而活动一下僵硬的脖颈时,才显露出一丝疲惫。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着空调冷气、咖啡提神香气以及无形压力的特殊味道。没有人高声说话,只有噼里啪啦的敲击键盘声、鼠标点击声以及偶尔响起的、阅卷教师因遇到问题而低声呼唤组长的声音。每个人的神经都绷得紧紧的,因为他们深知,自己手下每一个分数,都可能决定一个孩子未来的走向,一个家庭的悲欢。这是责任,更是信任。

高考结束后的第三天,下午。

省高考语文阅卷点,作文评阅大组内。光线被厚重的窗帘过滤得有些昏暗,只有无数块电脑屏幕散发着幽幽的光芒,映照着一张张严肃而专注的脸庞。王老师,一位来自省内某重点高中、年近五十、以治学严谨着称的特级教师,正是其中一员。他负责批阅的是一个随机分配的作文题组。

他扶了扶鼻梁上厚重的眼镜,目光快速扫过屏幕上又一篇作文。大部分作文中规中矩,或堆砌素材,或空喊口号,或逻辑混乱,偶有亮点,却也难脱窠臼。长时间的重复劳动和高度集中,让他的精神有些疲惫,但他依旧不敢有丝毫松懈,严格按照评分标准,一丝不苟地给出分数。

就在这时,一篇新的作文图像跳转出来。

初看之下,王老师习惯性地去捕捉标题和开头,准备快速进入评阅状态。他微微一愣。再定睛一看,这文章的起手架势、用词典雅,竟全然是……文言文格式?!

在高考作文中看到文言文?这简直如同在摇滚音乐会上听到了编钟古乐!

王老师的心脏猛地一跳,第一反应不是惊喜,而是“麻烦来了”。高考作文虽未明令禁止文言文,但风险极高,极易因“文白夹杂”、“理解晦涩”、“不符合现代汉语规范”等原因被归入低分,甚至判为“不符合题意”。他下意识地就想按照处理“偏题怪文”的流程,快速浏览后给出一个保守分,然后点“提交”。

但,职业素养和一丝好奇心,让他没有立刻这么做。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静下心来,将身体微微前倾,凑近屏幕,仔细阅读那标题和开篇几句。

《定位守道论》

夫太虚凝象,列宿各耀其辉;川岳疏形,百谷自安其壑。故星躔有度而不紊,江海有涯而不溢,盖天地设位而万物得其所也。观夫人生寰宇,亦犹星之悬天、舟之泛海,必审其方位而后可成其道也。

仅仅这开篇破题,就让王老师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骈散结合的行文,这精炼古雅的措辞,这由天文地理自然引申至人生哲理的宏大起兴……功底极其深厚!绝非寻常高中生为了炫技而胡拼乱凑能写出来的!这起手式,已然有了几分唐宋八大家论说文的格局气度!

他瞬间收起了所有的轻视与怠慢,神情变得无比凝重。他急忙移动鼠标,停止了计时,然后猛地举起手,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促,向不远处的作文阅卷组组长示意:“组长!请您过来一下!这里……这里有一篇作文,需要您看看!”

作文阅卷组组长姓李,是省内另一位德高望重的语文教育专家,来自顶尖高校的教授。他听到王老师略显焦急的呼唤,心里“咯噔”一下,还以为遇到了什么棘手的“问题卷”,比如极端负面情绪、敏感政治话题或者完全不知所云的涂鸦。他不敢怠慢,立刻站起身,快步走了过去。

“怎么了,王老师?是卷面有问题还是内容……”李组长一边走一边低声询问。

“不是,组长,您……您自己看。”王老师让开位置,指着自己的电脑屏幕,语气依旧带着震惊,“这篇作文……是文言文写的!”

“文言文?”李组长眉头瞬间拧紧,脸色也沉了下来。在他的阅卷生涯中,不是没遇到过试图用文言文写作的考生,但九成九都是画虎不成反类犬,通篇语病,典故错用,让人哭笑不得。他心中已然做好了看到一篇“惨不忍睹”之作的准备。

然而,当他站在屏幕前,目光落在那些苍劲有力(从笔迹可见风骨)的文字上时,仅仅读完了第一段,他脸上的不耐与凝重就瞬间被一种极度的惊愕所取代!

“……观夫人生寰宇,亦犹星之悬天、舟之泛海,必审其方位而后可成其道也。”

这立意,这文笔!

他下意识地扶住了王老师的椅背,身体前倾,几乎要将脸贴到屏幕上,开始逐字逐句,屏息凝神地阅读下去:

昔者屈子沉吟泽畔,非不知渔父之乐,然兰蕙之性岂甘同于蒿艾?遂怀石赴湘流,留《离骚》照汗青。此守其志而彰其值也。陶潜解绶归田,非不谙仕途之显,然松菊之节安肯折于斗米?故东篱采菊,令千载仰高风。此安其位而全其真也。由是观之,士之价值,非系于显晦,而在守道不移耳。

以屈原、陶渊明为例,一殉道,一归隐,精准阐释“定位”与“守道”对实现个体价值的关键作用。典故运用贴切自然,对比鲜明,论述有力。

若夫范希文划粥断齑,处江湖则忧黎庶,居庙堂则固边防。其《岳阳楼记》有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此岂非立身有定,故能进退皆忧乐天下耶?至若张横渠立“为天地立心”之誓,王阳明践“知行合一”之旨,皆因定位明确,故能成万世师表。譬若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非虚言也。

笔锋一转,引范仲淹、张载、王阳明为例,论述更高层次的“位”——心系天下的士大夫之位。论证层层递进,从个人操守上升到家国情怀与思想传承,格局宏大。

然今之世,有逐利如鹜者,朝慕钟鸣鼎食,暮羡林泉高蹈,终岁惶惶若丧家之犬。此正如《易》所谓“德不配位,必有灾殃”。昔赵括徒读父书,强居将位,卒使四十万甲胄尽埋长平;王安石锐意革新,然用人失察,终致青苗法成祸民之政。故《礼记》云:“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实为至理。

联系现实,批判无定位、无操守的浮躁世风,并引用赵括、王安石的历史教训,从反面论证“德不配位”的危害,引经据典,切中时弊,思辨性极强。

盖闻骐骥不服盐车,鸿鹄不栖榆枋。人之在世,当审己度势:才若管仲,当展经纶于庙堂;性若林逋,可寄情怀于梅鹤。昔孔圣赞曾点“浴乎沂,风乎舞雩”之志,复叹颜回“箪食瓢饮”之乐,是知价值之实现在乎适性循道,非必拘于显达也。

再以骐骥、鸿鹄为喻,强调人需找准适合自己的位置,并引用管仲、林逋、曾点、颜回等历史人物,说明价值实现方式的多样性,进一步深化“定位”的内涵,充满辩证色彩。

诚能明乾坤定位之义,守穷达不易之节,则虽处陋巷而声振金石,纵居卑位而德润四方。如此,则个体之价值如明珠在渊,其光自耀;似美玉蕴璞,温润终彰。岂不闻《诗》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足矣!

结尾总结全文,升华主题,强调明位守节的重要性,并以明珠美玉为喻,文采斐然,意境高远。最后化用《诗经》,余韵悠长,彰显出作者豁达超然的人生态度。

李组长一口气读完,竟半晌没有动弹,仿佛神魂都已被这篇文章吸了进去。他胸膛微微起伏,呼吸有些粗重,握着椅背的手指因为用力而指节泛白。

“这……这……”他张了张嘴,却发现喉咙有些干涩,竟一时不知该如何评价。

这篇文章,已然超出了他对“高考优秀作文”的所有认知范畴!

其思想之深刻,引经据典之娴熟精准,文章结构之严谨,语言功力之老辣,逻辑思辨之清晰,甚至远超许多大学中文系本科生的水平!这哪里是一个高中毕业生能写出来的?这分明是浸淫国学数十年的老学者才能有的底蕴和气度!

“组长,这……这该怎么判?”王老师在一旁,看着李组长震惊失态的样子,小心翼翼地问道。他也被这篇文章彻底折服了,但正因为如此,反而不敢轻易下笔打分。这分数给高了,怕引起争议;给低了,天理难容!

李组长猛地回过神来,眼神中闪烁着极度兴奋的光芒,他用力一拍王老师的肩膀(差点把王老师拍散架),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变调:“快!快把这篇作文的图像单独提取出来,加密!立刻上报大组长!不!直接上报阅卷工作领导小组和质检组!要快!这是……这是可能要惊动上面的大事!”

他意识到,这篇《定位守道论》的出现,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分数评判问题了。它涉及到的,是一个可能打破常规的、前所未有的天才的发现,甚至可能引发关于高考作文评价标准、关于特殊人才培养等一系列深层次的讨论。

王老师不敢怠慢,立刻熟练操作,将这篇作文单独标记、加密、上传至最高权限的汇报通道。

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以最快的速度传达到了阅卷点核心管理层。

短短十几分钟后,一间小型的紧急会议室内,气氛凝重而热烈。阅卷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语文科大组长、质检组专家等七八位国内顶级的语文界权威,齐聚一堂。会议室的投影屏幕上,正清晰地展示着那篇《定位守道论》。

没有人说话,只有沉重的呼吸声和偶尔因极度惊叹而发出的抽气声。

这些见多识广、手握评分生杀大权的专家们,此刻一个个都如同小学生般,屏息凝神,逐字逐句地研读着屏幕上的文字。他们的表情,从最初的严肃审视,到逐渐的惊讶动容,再到最后的震撼与难以置信。

“诸位,”组长,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教授,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大家都看完了。说说看法吧。”

沉默被打破,会议室瞬间炸开了锅。

“奇文!真是奇文!我阅卷三十年,从未见过如此老辣的高考作文!”

“这文言功底……怕是比我们很多讲师都要强!你看他用典,信手拈来,恰到好处,毫无斧凿痕迹!”

“思想深度更是了得!对‘位’与‘道’的阐述,层层递进,古今印证,已然超出了简单的人生感悟,触及哲学层面了!”

“最关键的是,他完全切合题意!‘个体在社会、人生中的位置与其价值实现的关系’,这篇文章就是对此最完美、最深刻的诠释!”

“可是……这真是考生写的吗?会不会是……”也有人提出了最大的疑虑,虽然阅卷点保密严格,但万一……

“查!立刻匿名调取该考生其他科目的答题卡图像,尤其是古诗词默写、文言文阅读部分!”组长当机立断,“同时,技术组核实笔迹一致性,排查所有可能的作弊嫌疑!”

命令迅速下达。很快,有关这位“神秘考生”的其他信息被匿名调取出来。当专家们看到那同样工整清晰、风格一致的笔迹,看到他在古诗词默写题上毫无差错、在文言文阅读题上近乎完美的作答时,所有的疑虑都被打消了。

这就是同一个考生!一个拥有着恐怖国学底蕴和思想深度的考生!

“看来……我们省,怕是出了一个了不得的文曲星啊……”一个组长靠在椅背上,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难以抑制的激动与欣慰。

“那这篇作文……分数?”质检组负责人问道。

会议室再次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在思考这个难题。

最终,经过反复激烈的讨论,并请示了更高层面的负责人,达成一致意见:在严格遵循评分标准的前提下,充分肯定其卓越性!

这篇文章,立意切题,内容充实,思想深刻,文笔精湛,结构严谨,完全符合高考作文“发展等级”中“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意”的所有最高要求!

“给满分!”老组长一锤定音,声音斩钉截铁,“不仅要给满分,还要作为标杆范文,上报国家考试中心!这是语文教育的骄傲!”

当王老师在电脑前,接到最终指令,颤抖着手,在评分栏里输入那个他阅卷生涯从未给出过的作文分数——“60分”时,他感觉自己的心跳都快停止了。

他知道,自己正在见证历史。

一篇名为《定位守道论》的文言文高考满分作文,以及它背后那个神秘而强大的作者,即将如同一股狂暴的旋风,席卷整个教育界乃至全社会。而这场风波的源头,此刻还静静地躺在加密的数据库里,等待着在分数公布之日,石破天惊!

阅卷点内的风波暂时平息,但更大的震荡,已在悄然酝酿。所有人都预感到,当这篇雄文和它的作者身份公之于众的那一刻,必将引发一场远比奥赛金牌更为轰动的地震。因为这一次,他征服的,是面向全体学子、最具普适性的高考战场,用的是最具中华文化底蕴的方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