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重生之学神的黑科技系统 > 第31章 新居暖冬,阖家言志

时光的脚步迈入深冬,黄土高原在凛冽的朔风和偶尔飘落的细雪中,呈现出一种苍茫而肃穆的美。学期的结束钟声敲响,寒假伊始,张诚便和母亲李秀兰、弟弟张磊,带着大包小包的行李以及满心的期盼,踏上了返回半山村的路。

这一次归家,与以往任何一次都不同。他们的目的地,不再是那孔虽然温暖却已显陈旧低矮的黄土窑洞,而是村东头那片原本是自家打谷场的宅基地上,拔地而起的一栋崭新、气派的红砖瓦房!

远远地,便能看到那在冬日光秃秃的村落里格外醒目的红色屋顶和雪白墙壁。走近了,只见一溜三间宽敞明亮的正房坐北朝南,带着一面封闭的玻璃走廊(当地俗称“纱帽翅”),围出了一个方正整洁的院落。朱红色的大铁门紧闭着,却掩不住内里透露出的崭新与生机。

父亲张建军早已等候在门口,脸上是被风雪和劳累刻下痕迹、却又洋溢着满足与自豪的笑容。他搓着粗糙的大手,嘿嘿笑着:“回来了?快,快进屋,外面冷!”

推开厚重温暖的铁门,踏入平整光滑的水泥院子,再走进宽敞的堂屋(客厅),一股混合着新家具木材味道和温暖炉火的气息扑面而来。白炽灯将屋内照得亮堂堂的,地上铺着光洁的瓷砖,墙壁雪白,崭新的组合家具靠墙摆放,玻璃窗上还贴着母亲李秀兰巧手剪出的喜庆窗花。与过去窑洞的昏暗、潮湿、土腥味形成了天壤之别。

“哇!新房子!好大!好亮!”弟弟张磊第一个欢呼着,像只出笼的小鸟,在几个房间里跑来跑去,摸摸这里,看看那里,小脸上满是兴奋与新奇。

爷爷奶奶从里屋颤巍巍地走出来,看着儿孙们,看着这亮堂的新家,眼眶都湿润了。奶奶用围裙擦着眼角,声音哽咽:“好,好啊!没想到我老婆子活到这岁数,还能住上这么好的砖瓦房……都是托了咱诚娃的福啊!”

爷爷张满仓虽然没说话,但那不停摩挲着新炕沿的、布满老茧的手,和那微微挺直了些的腰板,无不诉说着他内心的激动与扬眉吐气。

这个家,因为张诚带来的改变,实实在在地、肉眼可见地焕然一新了。这不仅仅是物质的改善,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支撑与希望。

安顿下来后没两天,得知他们放假回来,尤其是新房子彻底落成,四位姑姑和姑父们便相约着,带着各家准备的贺礼(有的是几斤好肉,有的是给老人扯的布料,有的是给孩子买的零食),热热闹闹地前来“温锅”(庆贺新房落成的习俗)。

院子里顿时充满了久违的、属于大家庭的喧闹与欢声笑语。姑姑们一进门就拉着李秀兰和奶奶的手,对这新房子赞不绝口,里里外外看了个遍,语气里满是羡慕和真心的高兴。姑父们则围着张建军和爷爷,递着烟,讨论着盖房子的工料、花费,感慨着如今的好光景。

张诚作为家里的大功臣,自然又是被姑姑姑父们好一顿夸赞,眼神里的喜爱和骄傲几乎要溢出来。看着亲人们脸上真挚的笑容,感受着这浓浓的亲情氛围,张诚心中暖流涌动。他忽然想起系统商城里那效果不错的体质强化液。

“系统,兑换10支体质强化液(初级)。”他心中默念。虽然强化版效果更好,但初级版本对于改善普通人的亚健康状态、增强免疫力也足够了,而且价格亲民。

【兑换体质强化液(初级)x10,消耗积分200点,剩余积分4914点。】

趁着母亲和姑姑们在厨房忙碌准备茶水点心的时候,张诚悄悄将十支无色无味的体质强化液,分别滴入了准备招待姑姑姑父们的大茶壶和几个暖水瓶中。

当滚烫的、蕴含着微妙生命能量的茶水被端上桌,倒入一个个茶杯时,张诚热情地招呼着:“大姑,大姑父,二姑,二姑父……天冷,喝点热茶暖暖身子。”

亲人们不疑有他,笑着端起茶杯,吹着热气,小口啜饮起来。没有人察觉到任何异常,只觉得这茶水解渴暖身,喝下去后,身上似乎都更暖和舒坦了些,连平日里总觉得腰酸背痛的三姑,也下意识地活动了下肩膀,感觉松快了不少。

张诚看着这一幕,嘴角微微勾起一个安心的弧度。这是他力所能及的,对关爱他的亲人们,一种无声的、不为人知的回报与守护。

接下来的日子,就在这种温馨、充实而又充满年节喜悦的氛围中度过。张家新居里,每天都洋溢着欢声笑语。母亲李秀兰和奶奶变着法儿地做好吃的;父亲张建军忙着置办年货,打扫庭院;张诚则会抽出时间,耐心地教弟弟张磊认更多的字,读更有趣的故事书;爷爷奶奶就坐在暖洋洋的炕上,看着儿孙绕膝,脸上每道皱纹里都流淌着满足。

腊月二十三祭灶,扫尘,蒸年馍,写春联,贴窗花……每一个年俗环节,都因为新房子和一家人团聚的喜悦,而显得格外有滋味。

热热闹闹的除夕夜,丰盛的年夜饭就摆在新房子的堂屋里,明亮的灯光下,一家人围坐在大圆桌旁,杯盏交错,笑语欢声。窗外是零星炸响的鞭炮声和漆黑的寒夜,窗内是温暖如春的团聚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在这个辞旧迎新的夜晚,看着家人脸上洋溢的幸福笑容,张诚觉得,之前所有的努力与付出,都是值得的。

过年期间,走亲访友自然是少不了的。来张家新房子拜年的村民络绎不绝,无不对这气派的新房和家里那个“文曲星”孙子交口称赞。张家人热情招待,脸上有光,心里更是像喝了蜜一样甜。

就在这祥和喜庆的氛围中,一天晚饭后,一家人围坐在热炕头闲聊时,张诚觉得时机成熟了,便用平静的语气,抛出了一个让家人稍感意外的消息。

“爸,妈,爷爷,奶奶,”他顿了顿,看向望着他的亲人们,“有件事跟你们说一下。我已经报名了,准备参加明年六月份的高考。”

话音落下,炕上出现了短暂的安静。

虽然知道儿子(孙子)本事大,连奥赛金牌都拿了三块,但“高考”这两个字,在普通农家人的心里,还是有着沉甸甸的分量,那是决定无数孩子命运的关键一步。而且,张诚的年龄……

“高考?”母亲李秀兰最先反应过来,有些担忧地问,“诚娃,你不是才高二吗?而且……你这才八岁啊(虚岁),能行吗?是不是太急了点?”

父亲张建军也放下了手里的瓜子,表情严肃起来:“是啊,诚娃,虽然你学习好,但高考……听说挺难的,而且那么多比你大的孩子考……”

爷爷奶奶没说话,但眼神里也流露出类似的关切。

张诚早就料到家人会有此反应,他笑了笑,语气轻松却带着令人信服的笃定:“爸,妈,爷爷,奶奶,你们放心。高中的知识我早就全部学完了,而且学得很深。报名的事情,学校和教育局的领导都同意了,手续也都办妥了,没问题。我就是想去试试,检验一下自己,也给自己的中学生活留个纪念。”

他顿了顿,补充道:“反正也就是去考一下,成绩好了自然好,就算有什么意外,也不影响什么,那么多大学都等着要我呢。”

听他这么说,语气又如此从容自信,家人悬着的心才慢慢放了下来。他们想起了张诚一次次创造的奇迹,想起了他远超年龄的沉稳,那份担忧渐渐转化为了支持与期待。

“好!我娃有志气!”爷爷张满仓首先表态,用力一拍炕席,“就去考!让那些人也看看,咱老张家的娃,八岁就能考大学!”

奶奶也眉开眼笑:“对对对,我乖孙去考,肯定能考个状元回来!”

父亲张建军重重地点了点头:“爸支持你!好好考!”

母亲李秀兰看着儿子,眼神柔软:“妈也支持你,别太累着就行。”

就连六岁的弟弟张磊,也挥舞着小拳头,大声地喊:“哥哥最棒!考第一!”

家人的无条件信任与支持,如同冬日里的暖阳,将张诚心中最后一丝可能存在的杂念也驱散了。他之所以选择提前高考,除了系统的任务和奖励,内心深处,何尝没有一份想让家人更早、更彻底地安心,更直观地看到他能力的想法?

在这个温暖的新家里,伴着窗外隐约传来的守岁夜话和鞭炮声,八岁的张诚,正式向家人宣告了他人生下一个阶段的重要目标。

寒假在温馨团圆中飞快流逝。这个年,因为新房的落成、家人的健康、以及张诚即将参加高考带来的新期盼,过得格外的愉快、充实且充满希望。年后,父亲张建军依旧留在家中,筹划着开春后再搞点养殖之类的副业,母亲则再次收拾行装,准备带着两个儿子返回县城,迎接新的学期,也迎接那场即将到来的、注定不凡的高考。

张诚知道,短暂的休憩已经结束。回到县城后,他需要为六月份的那场“世俗的试炼”,做最后的准备了。他的目标,可不仅仅是参与而已。系统光幕上那“八省第一”的丰厚奖励,如同远方的灯塔,指引着他必须在这场千军万马的角逐中,登临绝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