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她抢走金龟婿,我捡漏活阎王 > 第35章 第一篇策论,惊才绝艳

拜师陈算之后,墨云辰的生活像是被上紧了发条。天不亮起身,上午跟着陈算学习艰深的算术原理和经济策论,下午回到王府,除了雷打不动地协助虞怀瑾处理府中账目,剩下的时间全部用来消化吸收老师所授,常常挑灯夜读到三更。

他整个人瘦了一圈,但眼神却越来越亮,那是一种找到了人生方向、并为之拼尽全力的光芒。曾经萦绕在他眉宇间的阴郁和浮躁,被一种沉静的专注所取代。

这一日,他照常前往陈宅求学。陈算并未直接讲授新课,而是抛给了他一个题目。

“云辰,你近日研读《河渠志》与《漕运疏》,可有心得?今日不为演算,你且试作一文,论一论当前漕运粮税之积弊,以及……改良之策。”

这是个极大的题目,涉及漕运流程、沿途州县协调、粮税征收、损耗计算、乃至吏治民生,绝非一个十六岁少年能轻易驾驭的。

墨云辰却并未露怯,他沉吟片刻,眼中闪过思索的光芒,随即躬身道:“学生试言之。”

他回到书案前,铺开纸张,凝神静气,并未立刻动笔,而是闭目沉思了许久。脑海中,不再是虚无缥缈的骰子点数,而是滚滚的运河,林立的漕船,堆积的粮袋,以及账册上那些与漕运相关的、看似枯燥却关乎无数人生计的数字。

当他再次睁开眼时,目光已是一片清明锐利。他提起笔,蘸饱墨,文思如泉涌,落笔如云烟。

他没有像寻常书生那样空谈仁义道德,开篇便直指核心——“漕运之弊,首在耗羡”。

他笔下流淌出的,是一串串冰冷却极具说服力的数字。他根据历年漕粮运输的记录,精确计算出了从江南征收地到京城仓库,每一阶段“合理”损耗与实际损耗之间的巨大差额,并将这些差额折合成银两,一个触目惊心的数字跃然纸上。

“此巨额耗羡,实则多为胥吏层层盘剥之借口,最终转嫁于民,民负加重,而国帑未实盈。”

紧接着,他笔锋一转,提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改良方案——“改征实物为折银,辅以‘漕运保险’与‘竞标承运’”。

他建议,在部分条件成熟的地区,将征收漕粮改为征收等价银两。由官府用这部分银两,在粮食丰沛、价格低廉的地区直接采买军粮或平抑物价所需的储备粮。同时,设立“漕运保险”,允许漕工、船商小额投保,若遇风浪等意外,可获得补偿,以减少其冒险舞弊的动机。而漕运承运权,则不再由固定漕帮把持,而是引入“竞标”机制,价低、运力足、信誉佳者得之,以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文中,他用自己独特的演算方法,构建了一个简易的模型,推演了改革后可能节省的巨额开支、提升的运输效率,甚至预估了此举对平抑沿途粮价的积极影响。数据翔实,逻辑环环相扣,虽然一些细节尚显稚嫩,但那宏大的视野、创新的思路和将算术应用于实际政务的能力,已初露峥嵘。

当他放下笔,将墨迹吹干,恭敬地双手呈给陈算时,窗外已是夕阳西下。

陈算接过那厚厚一叠策论,起初神色平静,但随着阅读的深入,他的脸色渐渐变了。从最初的审视,到中间的惊讶,再到后来的凝重,最后,他的手指甚至微微颤抖起来,呼吸都变得有些急促。

他反复看了两遍,尤其是其中涉及数据推算的部分,他甚至还自己默默心算验证了一番。

良久,他猛地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盯着墨云辰,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沙哑:“这……这都是你自己想的?”

墨云辰恭敬道:“是学生根据老师平日所授,结合所阅典籍与账册数据,推演而成。其中粗陋之处,还请老师斧正。”

“斧正?”陈算几乎是喊了出来,他挥舞着手中的策论,激动得在书房里踱步,“老夫斧正什么?这等见识,这等胆魄,这等将算术用于经世致用的巧思!便是朝中那些尸位素餐的户部官员,也未必能写出如此切中时弊、又有可行之策的文章!”

他走到墨云辰面前,重重拍着他的肩膀,眼中是毫不掩饰的狂喜和赞赏:“好小子!好小子啊!你这篇文章,若是递到御前,足以引起轩然大波!你这颗脑子,果然是为经济民生而生的!老夫没有看错人!”

得到老师如此高的评价,墨云辰心中亦是激荡不已,但他还是保持着谦逊:“老师过誉了,学生只是初试牛刀,还有许多需要学习。”

“不骄不躁,好!”陈算越看这个弟子越是满意,“你且将这篇文章抄录一份,明日带去给你母亲看看。让她也高兴高兴!”

第二天,墨云辰怀着几分忐忑和更多的期待,将抄录好的策论呈给了虞怀瑾。

虞怀瑾正在查看墨云柔新送来的店铺扩张计划,见到墨云辰递来的厚厚一叠纸,有些意外。当她看到标题《论漕运粮税积弊与改良刍议》时,神色更是认真起来。

她放下手中的事情,开始仔细阅读。

起初,她还能保持平静,但越往下看,她的神色就越是专注,甚至不时地微微颔首。当她看到那精确计算出的耗羡差额,以及那个“折银采买、保险竞标”的大胆构想时,她的眼中猛地迸发出惊喜的光芒。

她看得比陈算更慢,不时停下来思索,手指在那些创新的提议和翔实的数据上轻轻划过。

终于,她抬起头,看向紧张等待的墨云辰,脸上露出了一个极其欣慰和灿烂的笑容。那笑容,比看到账本上盈利数字时还要真切和喜悦。

“云辰,”她的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赞赏,“这篇文章,写得极好!”

她站起身,拿着那篇策论,走到他面前,目光亮得惊人:“思路清晰,直指要害!数据翔实,论证有力!最难得的是这‘折银采买’与‘竞标承运’的巧思,胆大而心细,若能推行,确是一剂良药!你已将自身算术天赋,与民生经济完美结合在了一起!”

她看着眼前这个脱胎换骨、眼神清亮的少年,仿佛看到了未来朝堂之上,一个能够匡扶经济、造福黎民的栋梁之材正在冉冉升起。

“母亲……您真的觉得……可以?”墨云辰听到虞怀瑾如此高的评价,心跳得更快了。

“何止是可以!”虞怀瑾语气笃定,“假以时日,待你学问更精,阅历更深,以此文所展现的才识,科举场上必能大放异彩!你父亲若是看到……”她顿了顿,没有再说下去,但意思已然明了。

墨云辰自然明白,想到父亲,他心中依旧有些涩然,但更多的是一种想要证明自己的冲动。

虞怀瑾将策论郑重收好,温和地看着他:“这篇文章,是你能力的明证,也是你新征程的起点。记住此刻的感觉,戒骄戒躁,继续跟陈老先生潜心学习。你的舞台,绝不止于这王府账房之间。”

“是!母亲!”墨云辰用力点头,胸腔中被巨大的鼓舞和清晰的未来图景所填满。

当他告退离开后,虞怀瑾独自坐在书房里,再次翻看那篇策论,越看越是欣喜。她意识到,自己对墨云辰的“投资”,已经开始获得远超预期的回报。这不仅仅是金钱上的,更是人才上的,是未来战王府能否真正重新崛起的基石。

而这一切的起点,竟然源于那场人人避之不及的干两赌债风波。

祸兮福之所倚。

她嘴角微扬,目光透过窗棂,望向主院的方向。或许,是时候让某些人,亲眼看看这片荆棘丛中,正在绽放出怎样的奇迹之花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