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执尘仙途 > 第329章 补锅的人,才是接天线的

瓦盆里的水顺着青石板缝渗进灶膛时,顾微尘正蹲在村西头张阿婆家的灶前。

雨水顺着屋檐砸在她靛青布衫的肩头,洇出深色的水痕。

她左手举着松明子,右手用竹刷轻轻扫过灶壁——积年的炭灰簌簌落下,露出底下被熏得发亮的陶土。“不是柴湿。”她屈指叩了叩灶壁,声音沉闷得像敲在旧鼓上,“是炭灰堵了气眼。”

张阿婆蹲在她旁边,皱巴巴的手攥着块干布要给她擦脸,被她侧头避开。

老人浑浊的眼睛里浮起困惑:“微尘丫头,我烧了三十年灶,就没听说过炭灰还能堵了火的嘴。”

顾微尘没接话。

她把竹刷往炭灰里一插,转身从竹篮里掏出半块黄泥。

指尖在泥团上抹了抹,分出指甲盖大小的一块,精准按进灶壁裂缝里——那是方才竹刷扫过,露出的米粒大的透气孔。“火要喘气。”她声音轻,像在说什么秘密,“就像人吃饭要换气,火舌舔柴也要吸风。

炭灰积厚了,气进不来,火就软了。“

松明子的光映着她专注的眉眼。

张阿婆忽然想起前日里她蹲在溪边补陶瓮的模样——那时也是这样,睫毛垂着,连水珠落在发梢都不抬眼,只拿小刻刀一下下修着瓮沿的“安”字。

等顾微尘用新泥重新抹好灶膛,张阿婆家的灶火“轰”地窜起半尺高。

老人举着红薯凑近火苗,眼眶突然发酸:“热乎的,到底是热乎的。”

顾微尘起身拍了拍膝头的泥,竹篮里的竹刷和泥块叮当作响。

她望着灶膛里跃动的火焰,喉结动了动——前世在故宫修复古建时,师傅说过“木要呼吸,砖要透气”,原来放到这灶火上,道理是通的。

雨丝斜斜飘进院门时,她走到了村东头王婆家。

王婆正蹲在檐下用破铁锅垫脚晒腌菜。

那口锅半嵌在泥里,锅底裂着三道缝,像朵开败的菊花。

顾微尘的脚步顿了顿——裂缝的走向,竟和她前日在守音人残册里看到的七曜图有三分相似。

“这锅早废了。”王婆见她盯着铁锅,忙用枯枝拨了拨腌菜,“当年守音人在时,用它煮过药,后来裂了就扔这儿当垫脚石。

丫头你看那缝——“她用枯枝戳了戳,”能漏米,能漏汤,就是不漏我这把老骨头。“

顾微尘没说话。

她蹲下来,指尖轻轻抚过裂缝。

泥垢混着雨水在指腹上洇开,露出底下暗红的锈迹——那不是普通的锈,是长期接触药汁留下的痕迹,每道裂纹边缘都有极细的刻痕,像用针尖挑出来的星图。

“我能修。”她突然说。

王婆的枯枝“啪”地掉在地上:“修?这破锅修它作甚?”

顾微尘已经从竹篮里摸出个小陶罐。

米浆混着细砂的香气散出来,她用竹片挑了点,顺着裂缝慢慢填进去。“不漏米,不漏汤。”她的声音混着雨声,“但能听音。”

王婆没听懂,只看着她像哄孩子似的,用炭火把铁锅烤了三遍。

第一遍烤出米香,第二遍烤出焦糊气,第三遍时,裂缝里渗出极淡的青雾,像被雨水泡开的墨。

暴雨是在半夜来的。

顾微尘被雷声惊醒时,窗纸正被风拍得“啪啪”响。

她披了件蓑衣就要出门,刚推开院门,就见陶知浑身湿透地冲过来,发梢滴着水,眼睛亮得吓人:“王婆家!

那口锅——“

等她们跑到王婆家时,雨幕里有团幽蓝的光在晃。

那口铁锅不知何时被人挂在房梁下,雨水顺着屋檐滴进锅心,“叮咚,叮咚”,每声都像敲在玉磬上。

更奇的是,锅体随着水滴轻震,裂缝里的青雾正顺着声波往地下钻,所过之处,被雨水泡软的泥地竟泛起细密的金光。

陶知伸手接住一滴雨水,指尖被震得发麻:“这声音...和前日器物发光时的调儿接上了!”她突然蹲下来,手掌按在青雾钻过的泥地上,“地底下有震动,像...像有人在敲鼓。”

顾微尘仰头望着铁锅。

雨水在锅面上溅起细小的水花,每朵水花的位置都对应着天上隐在云后的星子。

她想起残册里那句“应时以器,承律而鸣”,原来守音人不是用锅煮药,是用烟火养它的灵性——每日的柴米油盐,才是最好的养器法。

三日后放晴,顾微尘在晒谷场的排水沟边蹲了半柱香。

她手里的象牙分厘尺在青痕上比来比去,嘴角终于扬起极淡的笑。

那道青痕从王婆家的铁锅下延伸过来,绕过晒谷场,正对着后山归途阵的中枢——和残册里缺页的“观星引气图”严丝合缝。

“原来地气断了,是因为我们扔了应时的器。”她对围过来的村民说。

这些天她挨家收了陶碗、竹篮、铁剪,此刻全堆在归途阵中枢的空地上,像座小山。

村民们面面相觑。

张阿婆攥着豁口的陶碗:“微尘丫头,这些破东西能做甚?”

“养。”顾微尘弯腰捡起那口铁锅,裂缝里还凝着米浆的白,“守音人用它们听天地的心跳,我们用烟火养它们的魂。

今天我们把这些器埋进灶里,用慢火煨七天——“她指了指垒好的泥窑,”等开窑那天,它们会替我们接着地气。“

七天后开窑时,晨雾还没散。

顾微尘掀开泥封的瞬间,陶知突然捂住耳朵——不是疼,是太响了。

那声音像春溪破冰,像秋麦入仓,像所有被遗忘的日常碎语突然聚成了河。

她闭着眼,听见自己小时候摔碎碗时母亲的叹息,听见王伯晒谷时哼的俚曲,最清晰的是顾微尘补锅时低低的小调,和《归息谣》的旋律缠在了一起。

“道在锅里。”陶知睁开眼,眼泪顺着脸颊砸在泥地上,“道在每口不肯扔的破锅里。”

顾微尘没说话。

她望着窑里的器物——陶碗还是豁的,竹篮还是破的,可每道裂缝里都泛着淡青的光。

她伸手摸了摸铁锅,余温透过掌心渗进血脉,像有人轻轻拽了拽她的衣角。

小雪清晨的雾比往常更浓。

顾微尘背着铁镐走出院门时,陶知追出来要替她拿工具,被她摇头拒绝。

她的脚步朝着北岭归途阵中枢而去,鞋尖踢起的泥点里,隐约能看见淡青的光——和铁锅裂缝里的颜色一模一样。

“你要去加固夯土?”陶知在她身后喊。

顾微尘没回头。

她望着雾里若隐若现的归途阵,指腹轻轻抚过铁镐的木柄——那上面还留着前日开窑时,村民们摸过的温度。

“不是加固。”她的声音混在雾里,“是...接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