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执尘仙途 > 第15章 灯下无影修万人

执尘仙途 第15章 灯下无影修万人

作者:喜欢木鼓的萧宝融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11-18 19:12:45

寒风如刀,刮过每个村民皴裂的脸颊,也刮走了他们心中最后一丝因寒髓症痊愈而生的暖意。

新的绝望,比病痛本身更加冰冷,因为它源于最原始的恐惧——饥饿。

大雪封山已近三月,地窖里的存粮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见底。

村长赵三的眉毛几乎拧成了一个死结,每日天不亮就守在村口,望着那白茫茫一片的绝路,半晌也说不出一个字。

顾微尘将自己关在屋里整整一天。

她没有理会屋外压抑的沉默,只是摊开那张陈樵所赠的、边缘已经磨损的残缺兽皮图。

这张图记录着山脉的走向,也标注着一些常人看不懂的符号。

她的指尖拂过一个个地名,最终停在了一处名为“枯木潭”的洼地。

潭名之下,用一种极细的笔触,刻着三个小字:地火隙。

地火,是大地深处未曾熄灭的余温。

有地火之隙,便意味着潭底深处,或许藏着一处未被彻底冻结的泉眼。

有水,就有一线生机。

当她将这个发现和盘托出,提议众人一同开凿枯木潭时,回应她的,却是一片死寂。

村民们畏惧地看着屋外那能将骨头都冻脆的严寒,刚刚从寒髓症中缓过一口气来的身体,根本经不起这样的折腾。

没人响应,甚至没人敢与她对视。

顾微尘没有强求。

她知道,恐惧比任何道理都更深入人心。

她只是默默地回到了自己的小屋,从角落里翻出几截被熏得干透的松木,以及一堆烧制失败的残次陶环。

接下来的几天,村民们便看到这个孤身一人的女子,在枯木潭边独自忙碌着。

她将松木削成中空的管状,首尾相连,再将那些陶环一个个敲碎,用最细腻的陶粉混合着雪水,将木管的缝隙严丝合缝地封死。

最后,她将自己积攒的所有枯木炭碾成粉末,小心翼翼地填满了整根陶木长管,只在末端留下一个小小的口。

她将这根奇特的管子深埋进枯木潭边最坚硬的冻土之下,管口则斜斜地探出地面。

“她在做什么?”有人不解地问。

“谁知道呢,或许是绝望了吧。”另一人叹息着。

这根被顾微尘称为“地热引管”的东西,原理匪夷所思。

她告诉唯一愿意听她说话的小豆子,地底尚存微弱地气,木炭至阳,最能吸引并储存这丝微不可查的暖意,而陶土又能隔绝外界的冰寒。

只要时间足够,这点微温便能自下而上,缓慢地融化管子周围的冻土与冰层。

没人相信。

然而,七日之后,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亮那根管口时,一滴晶莹的水珠,颤巍巍地凝结、滴落。

紧接着,是第二滴,第三滴……最终,一股细微却温热的水流,源源不断地从管口渗出,在冰冷的空气中蒸腾起淡淡的白汽。

整个村子都轰动了。

有了水,新的问题接踵而至——燃料。

要将这冰冷的水煮沸,需要消耗大量的柴火,而村里的柴薪也已告急。

顾微尘再次展现了她身为灵匠的智慧。

她指导村民们用“双器叠引”的原理,搭建起一种全新的保温灶。

灶台用厚实的陶瓮垒成外层,用于储存柴火燃烧的热量;内层则嵌入一口薄壁铁锅,利用铁器优越的导热性,将热量最大化地传递给锅中的水。

当第一口保温灶建成,柳氏只用了平时一半不到的柴火,便将一大锅水烧得滚滚沸腾,那蒸腾的热气,仿佛是整个村落复苏的心跳。

那一夜,年迈的老吴,那个曾对她身世最为警惕的老人,趁着夜色,悄悄找到了顾微尘。

他没有多言,只是将一块刻着“顾”字的陈旧族牌,塞进了她挂在腰间的药篓里,声音沙哑地低语:“你娘……她,也是个好人。”

顾微尘的心猛地一颤,但她没有追问。

她接过族牌,回到屋中,将其轻轻压在了那本《尘脉经》之下。

她已经不需要这块木牌来证明自己的归属。

她的根,已经扎在了这片被她亲手拯救的土地上。

危机似乎在一点点消解,但真正的考验,才刚刚降临。

某个风雪交加的深夜,山谷口,那曾一度逼退的巡脉队灵光,再次鬼魅般地浮现。

守夜的山魈发出了低沉而焦躁的嘶吼,村中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瞬间被恐惧的阴影笼罩。

然而,这一次,顾微尘没有选择躲藏。

她平静地从屋中取出三套她早已修复好的温络器,走到村口开阔的雪地之上。

在村民们惊恐的注视下,她将三套温络器成品字形摆放,而后引动自身体内微弱的灵气,同时激活了它们。

刹那间,三道温暖而不刺眼的橙色光柱冲天而起,仿佛三座亘古长明的灯塔,将方圆数里的风雪尽数驱散。

光芒稳定、柔和,没有丝毫暴戾与失控的气息,反而透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秩序与安宁。

整个村落被这光芒映照得宛如白昼,每一处屋檐,每一张面孔,都清晰可见。

“他们怕的,是‘失控的灵’。”顾微尘对着身后的村民们,也像是对着远方的敌人,低声说道,“可我们展示给他们的,是‘可控的道’。”

谷口那躁动不安的灵光猛然停滞了。

光芒背后的巡脉队修士们,显然被眼前这一幕震撼了。

一个被他们视为蛮荒之地的凡人村落,怎会亮起如此纯粹、如此富有秩序的道法之光?

这光芒中没有杀伐,只有守护与生机。

良久,那几道灵光在原地盘旋了数圈,最终,竟缓缓调转方向,绕道而去。

危机再次被一种超乎想象的方式化解。

顾微尘趁热打铁,当晚便在村里祠堂设下了“修道夜课”。

她巧妙地避开了“修炼”这个宗门大忌,只说是教大家一些“修复”身体、调理气血的法子。

她教小豆子如何在木片上摹刻最基础的经络纹路,教赵三如何用特定的呼吸法导引体内暖流,教柳氏辨认不同草药的药性与人体脉理的对应关系。

她以自身为器,将灵匠“修复万物”的理念,化作人人可学的养生之法。

当第一夜,十个村民跟着她一同盘膝静坐,调整呼吸时,顾微尘敏锐地感觉到,他们与这方天地之间,似乎产生了一丝微弱的共鸣——如同当年心匠台初次启动时,那传遍四方的余震。

风雪渐有停歇之势。

顾微尘独自一人立于村口,眺望着远方宗门所在的方向,目光深邃。

怀中,那枚沉寂已久的灵匠令忽然传来一阵轻微的震动。

她急忙取出,只见令牌上那副微缩的山河图中,一个代表“顾家祖地”的红点,正前所未有地明亮起来。

紧接着,红点之上,竟缓缓浮现出一行以血色灵气凝成的小字:“匠门血债,始于祭器之裂。”

顾微尘的瞳孔骤然收缩。

顾家的崛起,竟与当年盛极一时的灵匠门覆灭有关?

祭器之裂……血债……一个个冰冷的词语,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她记忆深处一扇尘封的大门。

她握紧了手中的令牌,指节因用力而发白,轻声自语,仿佛在对某个看不见的宿敌宣战:“你们修的是命格,我修的是因果。”

身后,是她亲手点亮的万家灯火,温暖而宁静,如繁星坠落人间。

她知道,这一盏盏微弱的凡火,终将汇聚成燎原之势,去照亮那段被历史尘埃掩盖的、血淋淋的真相。

雪势虽弱,但积雪未消,凛冽的寒潮依旧盘踞在山脉的每一个角落,仿佛一头择人而噬的凶兽。

村中刚刚缓解的生存危机,又迎来了新的难题。

夜里,老吴布满沟壑的脸上写满了忧虑,他挨家挨户地敲响了房门,将所有还能走得动路的村民,都召集到了祠堂之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