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执尘仙途 > 第14章 旧火不灭续新薪

执尘仙途 第14章 旧火不灭续新薪

作者:喜欢木鼓的萧宝融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11-18 19:12:45

那股冰冷的恶意并非源自一人之心,而是从整个破落的村庄深处弥漫开来。

小豆子苏醒的喜悦,如同一颗投入寒潭的石子,激起的涟漪尚未扩散,便被更深沉的冰冷所吞噬。

第二天,村东头的铁匠儿子开始打寒颤,嘴唇发紫。

第三天,柳氏邻家的两个女娃也缩在被窝里,额头滚烫,四肢却冰凉如铁。

恐慌如瘟疫般在村中蔓延,短短三日,连同小豆子在内,已有七名孩童显露出寒髓症的征兆。

每一扇紧闭的门后,都藏着一双双绝望而恐惧的眼睛。

顾微尘屋内的暖阳草已经所剩无几,那微弱的药香再也无法安抚她焦灼的内心。

她知道,这珍稀的灵植不过是杯水车薪,治标不治本。

她彻夜未眠,反复复盘着为小豆子治疗的每一个细节。

指尖的灵气是如何通过暖阳草化为热流,又是如何被导入小豆子体内的经络……

一个念头如闪电般划破了她混乱的思绪。

她想起了前世修复那些破碎的青铜古器。

修复一件商周铜鼎,关键不在于熔了多少新铜进去,而在于那套失传的“补铸”工艺——如何让新旧材质完美融合,如何让器物的“气”与“韵”不散。

暖阳草,就像是那珍贵的铜料,固然重要,但真正起效的,是她无意中施展的“热流导入”之法,是那如同“补铸工艺”般的手段!

她豁然开朗。既然关键是“工艺”,那么“材料”或许可以替代!

这个大胆的想法让她心跳加速。

她要以凡俗之物,仿制出一套能够承载并传导热流的“温络系统”。

她冲出屋子,目光落在了院角那堆从老屋拆下的旧松木上。

松木木质疏松,纹理清晰,是做基座的绝佳材料。

她可以在上面刻下导热的阵纹,模拟经络的走向。

热源呢?

她想到了陶土。

将陶土烧制成中空的圆环,内部填满在火中烧得通红的碎石,再用厚实的棉布包裹,便能缓慢而持续地释放热量。

这不就是一个简易的储热装置吗?

计划在脑中成型,只缺最后一样东西——保温。

热量不能无谓地散失。

她需要兽皮,最好是柔软细密的兔皮,制成保温套,将整个装置包裹起来。

村里最好的猎手是赵三。

顾微尘找到赵三时,他正在院子里磨一把豁了口的柴刀,满脸的戾气仿佛能将空气割裂。

听到她的来意,赵三头也不抬,磨刀石与刀刃摩擦发出刺耳的声音。

“我需要兔皮,越多越好。”顾微尘开门见山。

赵三的动作停顿了一瞬,随即冷笑一声:“凭什么?我赵家从不求人。”

“你不是在求我,”顾微尘的声音平静却锐利,像一根针直刺人心,“你是在救你妹妹。如果我没算错,她明天就该发热了。”

“哐当!”柴刀脱手,掉在地上。

赵三猛地抬头,布满血丝的眼睛死死盯着她,震惊与难以置信让他健硕的身躯都为之颤抖。

他的妹妹自幼体弱多病,被他像宝贝一样藏在屋里,村里人只知他有个妹妹,却鲜少有人见过。

这个女人,她怎么会知道?

还知道得如此精准!

顾微尘没有理会他的惊骇,只是抬手指了指墙上挂着的一副残破的经络图,那是她从《尘脉经》里临摹出来的。

“你肝俞穴色泽晦暗,有明显淤积,你每次发怒,气息便会上逆冲撞,这是长期忧思郁结、肝气不舒所致。”她的目光转向赵三,冰冷而透彻,“以你的体格和郁结程度,早该气血反噬,病倒在床了。可你没有,因为你所有的忧虑,都转嫁到了与你血脉相连、体质更弱的亲人身上。她在替你生病。”

赵三的脸色由红转白,再由白转青。

顾微尘的每一句话,都像一把重锤,砸在他最隐秘的痛处。

他为妹妹的病担惊受怕,脾气愈发暴躁,却从未想过,自己这满腔的愤懑与忧愁,竟是加重妹妹病情的根源。

他沉默了良久,胸膛剧烈地起伏着,最后,他弯腰捡起地上的柴刀,一言不发,转身扛在肩上,大步流星地朝着后山走去。

那背影,决绝而悲壮。

三日后,村中又多了两名病倒的孩童。

而第一套粗糙的“松木温络器”也终于在顾微尘手中制成。

松木板上刻着扭曲却暗合规律的纹路,陶土烧制的储热环还带着窑火的余温,外面用赵三带血的双手剥下的兔皮紧紧包裹。

顾微尘将烧红的碎石填入陶环,那股灼热的能量立刻被约束在方寸之间。

她抱着这套怪异的装置,走进了第二名患儿的家中。

孩子的父母已经绝望,只能死马当活马医。

顾微尘深吸一口气,将体内仅存的一丝灵气,如同一根纤细的引线,注入储热环中,瞬间激活了松木板上的导热纹路。

她小心翼翼地将整个装置贴在孩子冰冷的胸口。

奇迹发生了。

那股温和的热流并没有像无头苍蝇一样四散,而是仿佛有了自己的意志,竟自动沿着松木板上雕刻的纹路,精准地、一丝不差地循着孩子体表的经络缓缓运行!

热流所过之处,孩子青紫的皮肤下,渐渐透出一丝微弱的血色。

其效率,竟然比她当初用珍贵的纹心木板还要高!

顾微尘的心脏狂跳起来,一个让她灵魂都为之震颤的念头涌上心头。

她明白了!

这根本不是什么灵器,灵器需要灵材为基,灵气驱动。

而她手中的,是以凡物为载体,以人心(她的意志和阵纹)为引导,撬动了天地间无处不在的“道”的规律。

这并非灵器,而是……道器雏形!凡物载道,人心为引!

这个领悟,比治好一个孩子更让她激动。

她仿佛推开了一扇通往全新世界的大门。

一直默默站在门口观察的柳氏,此刻眼中也充满了震撼。

她看着那孩子渐渐平稳的呼吸,又看了看顾微尘脸上混杂着疲惫与狂喜的神情,默默地转身回家。

片刻后,她再次回来,手里捧着一块黑乎乎的残砖,递到顾微尘面前。

“这是我家药炉底下的垫砖,用了几十年了,”柳氏的声音有些干涩,“上面刻的是我祖父留下来的针灸穴位图,或许……能帮上忙。”

顾微fen尘接过那块温热的残砖,上面用最朴拙的线条,刻画着人体经络的精华。

她看着柳氏眼中褪去的戒备与多出的一丝信任,郑重地点了点头。

赵三的妹妹痊愈那天夜里,他独自一人来到顾微尘的破屋前。

他没有敲门,只是将一捆晒得极干的硬柴轻轻放在门口,发出沉闷的响声。

屋里的顾微尘正在昏黄的油灯下,用特制的胶液修补着那些破损的《尘脉经》竹片。

“我以前……砸过你家门。”赵三站在门外,声音沙哑干涩,像是从喉咙里硬挤出来的。

“修好了就行。”顾微尘头也不抬,继续专注于手中的竹片。

她的声音很轻,却仿佛带着某种力量,让门外的汉子身形一滞。

赵三沉默了片刻,忽然,他向前一步,在门槛外单膝跪地,这个顶天立地的汉子,声音里第一次带上了恳求:“教我……怎么‘修’这个。”

他伸出粗糙的手,指了指自己的心口。

顾微尘手中的动作终于停下。

她放下笔,从桌上拿起一片在试制时多刻出来的陶片,上面同样有着清晰的经络纹路。

她拉开门,将陶片递给跪在地上的赵三。

“从修自己开始。”

次日清晨,天还未亮透,村口那棵老槐树下,却已经聚集了村里所有焦灼的希望。

赵三带着脸色红润的妹妹,安静地站在一旁。

柳氏抱着一个大大的药箱,里面整齐地码放着七套连夜赶制出来的“松木温络器”。

小豆子拄着一根木拐,也倔强地站着。

七名仍在病中的孩童被家人们围在中间,瑟瑟发抖。

顾微尘将最后一套温络器交到柳氏手中,低声教她如何通过按压特定的穴位,以凡俗医者的手法,帮助推动热流的运行。

当东方天际露出第一缕鱼肚白,金色的阳光穿透晨雾,洒落在这群人身上时,柳氏和几位孩子的父亲按照顾微尘的指导,将温络器贴上了孩子们的胸口。

刹那间,七道微弱却坚定的热光在孩子们的胸前缓缓亮起,驱散了他们身上的寒意。

那光芒虽然微弱,却如同黑夜中点亮的七盏心灯,照亮了每一张绝望的脸庞。

而就在此刻,藏于顾微尘怀中、始终冰冷的灵匠令,背面那副精细的山河图上,代表着“顾家祖地”的那个红点,忽然微微闪烁了一下,透出一丝若有若无的温热。

仿佛在遥远的地方,有什么存在感应到了这山村里发生的一切,回应着这一簇由凡人之手点燃的星星之火,已足以燎原。

然而,这七点凡火燃起的温暖,在这片被苍白天空笼罩的孤寂山村里,显得如此渺小而珍贵。

风声渐起,卷起地上的第一片枯叶,带来一丝比寒髓症更加彻骨的预兆。

胜利的喜悦尚未在人们心中扎根,一种更庞大、更无声的阴影,已随着这愈发凛冽的寒风,悄然笼罩了整座山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