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执尘仙途 > 第221章 谁在用疼写字

执尘仙途 第221章 谁在用疼写字

作者:喜欢木鼓的萧宝融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11-18 19:12:45

陈拾的刀尖在弩机括上又顿了顿。

雨丝顺着破庙漏瓦砸在他后颈,凉得他缩了缩肩膀。

三天前在战乱废墟里捡这破弩时,他只当是块废铜烂木——木柄裂了三道缝,青铜机括锈成深褐色,连弦槽都被碎石砸变形了。

可方才刮锈时,刀尖触到的那丝银光,像根细针突然扎进他指甲盖。

“怪了。”他嘀咕着,用袖口蹭掉刀尖的锈屑。

机括内侧有处指甲盖大的凹痕,锈层剥落的地方泛着冷白,隐约能看见细密的纹路,像血管又像叶脉。

他捏着弩的手突然发沉,指节抵在裂纹上,竟摸到细微的震颤,像有活物在金属里爬。

“熔了重铸吧。”他咬咬牙,从怀里摸出火折子。

可刚要凑到机括下,左手突然刺痛——不知什么时候,一道细口正渗血,血珠顺着指缝滴在裂纹上。

他慌忙去按伤口,那血珠却没落地,反而“滋”的一声钻进了金属缝里。

锈迹斑斑的机括瞬间变了颜色。

暗红纹路顺着裂纹爬出来,从断口处往两端延伸,所过之处锈层簌簌剥落,露出底下泛着蜜光的青铜。

陈拾僵在原地,看着那纹路像活物似的跳动,每跳一下,弩身就轻颤一声,像有人在喉间压着气叹息。

“爹——”庙外传来小女儿的呼唤。

陈拾猛地松手,破弩“当啷”砸在青石板上。

他蹲下身,指尖颤抖着去碰那暗红纹路,触手是温的,像刚从心口掏出来的。

小女儿的脚步声近了,他忙把弩塞进破布底下,袖中却多了个小本子——他在油灯下写的第一行字被墨迹晕开:“器若有痛,血可为引。”

“阿芽,走快点!”

老匠人的声音穿透雨幕。

阿芽抹了把脸上的水,这才发现自己又蹲在墙根底下。

老师要带他去邻村交流养护经验,可路过这座荒庙时,他的脚步突然像被线牵着——墙缝里的菌丝在他眼里成了跳动的光,每根都刺得他眉心发疼。

“阿芽?”

他没应。

蹲得久了,膝盖压着碎砖生疼,可那疼远不及墙里传来的“痛”。

他闭了闭眼,神识里炸开万千细针——是砖块与砖块分离的撕扯,是瓦砾坠地时的闷响,是木梁断裂前最后一声呻吟。

有什么热的东西从眼眶涌出来,他抬手一摸,是泪。

“我知道......”他声音发颤,伸手贴在最大的那道裂缝上,“你们都想回家。”

菌丝突然疯了似的蠕动。

原本趴在砖上的白色丝络竖起尖刺,勾住半倒的砖墙往回拖;碎瓦在泥水里翻了个身,沿着记忆里的位置往上叠;连压在墙根的石墩都晃了晃,“咚”地落回柱础原处。

围观的村民不知什么时候跪了一地,叩首声混着雨响,震得阿芽耳朵发懵。

“不是我......”他后退两步,撞在老匠人身上,“是它们自己......”

老匠人没说话,只是攥紧他的手腕。

阿芽这才发现,师父的掌心也在渗泪——不是泪,是水珠,可分明带着温度。

柳婆是在子时闭的眼。

孙女儿守夜时,见她嘴角还挂着笑。

床头的陶灯芯“噼啪”炸了个花,映得她脸上的皱纹都软了。“裂越大,声越清。”这是她最后的话,像片羽毛飘在夜空中。

可天亮时,孙女儿端着参汤掀帘的手僵住了。

床上哪还有人?

分明是尊陶塑——粗陶质感的“柳婆”合眼躺着,连眼角的痣都烧得分明。

她颤抖着去摸陶塑胸口,摸到一片冰凉的残铃碎片,和当年柳婆说的“救命恩人留下的东西”一模一样。

“婆!”她哭着去抱陶塑,指尖却传来奇异的震颤。

村外突然传来惊呼,她跑出去看,只见自家的船停在水面上,船身泛着珍珠母贝似的光泽。

凑近了看,每道旧裂都成了半透明的沟槽,水纹顺着沟槽打旋,竟比涨潮时还稳当。

“船......成精了?”

“瞎说!”老船工颤巍巍摸了摸船舷,“这是......这是能导灵的晶化木!”

西部荒原的地脉震荡来得毫无预兆。

勘探队的张老头抱着罗盘往山坳里跑时,脚下的地缝正“咔嚓”裂开。

他扑进矿洞的瞬间,身后传来山崩似的轰鸣。

等他哆哆嗦嗦爬起来,却发现矿洞没变塌——破碎的晶簇连成了串,像葡萄藤似的顺着岩壁爬,断成两截的矿脉被银色菌丝缠住,正往中间拉拢。

“老张!快来看!”

同伴的喊声让他差点摔了罗盘。

洞壁上不知什么时候多了幅纹路,曲曲折折像藤蔓,又像他在古籍里见过的“归元导引图”。

他伸手去摸,纹路竟随着指尖发烫,风穿洞而过时,岩壁发出“哒、哒、哒”的轻响,像有人用指节叩门。

“这......这是天然形成的?”

“嘘——”同伴突然压低声音,“你听,这声音......像不像陶片相碰?”

顾微尘“看”见了。

她没有实体,却能感知每一道伤痕的光。

塌了半面的老墙、废弃的香炉、极渊海底的锈链环,还有陈拾的破弩、阿芽的荒庙、柳婆的船、西部荒原的矿洞——所有被她修复过的,没被她修复过的,此刻都泛着淡金色的微光,像撒在黑丝绒上的星子。

原来“匠核”从来不是什么神器。

她忽然笑了,意识里浮起前世修复室的模样:老教授摸着她修复的古瓷说,“小顾啊,你总说要修回原貌,可你知道最珍贵的原貌是什么吗?”

是第一双为破损之物停留的眼睛,是第一颗为断裂之声疼痛的心,是第一个愿意弯下腰说“我帮你”的人。

她轻轻吐出最后一口“气”。

这口气散入云层时,东边某个小屋里,刚满周岁的小丫头正攥着木马啃。

那木马腿本是断的,被她口水泡得软乎乎的,可这会儿竟慢慢往中间凑——“咔嗒”,断口严丝合缝对上了。

小丫头“咯咯”笑起来,把木马举给娘亲看。

窗外的柳枝抽了新芽,风里飘着青草香。

没有人知道,这株草的根须正沿着地脉生长,要去赴一场春分的约。

春分之日,学坊的田埂上会铺满紫色的信心花。

孩子们会围坐成圈,把自己修补的陶罐、补好的木勺、连起的断线摆出来。

那时他们会听见,花瓣相触的轻响里,藏着最古老的传承:

“疼,是万物在说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