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世瑾:“什么,这是敌人的障眼法,一眼就能看出来。
只要世子置之不理,他们就毫无办法。
现在不要为此分心,大军快速压过去,冲击宣武军大营,速战速决。”
莫世瑾刚说完,后面又有人来报:
“莫家主,世子传令让你暂停攻击,速速回城商量对策。”
莫世瑾:“发生什么事情了?”
来人说潼州军中有人炸营,有人中毒。
其它几名被禁足的世子纷纷引人杀出,目前正向辰王府攻去。
莫世瑾:“什么?竟有这等事,你回去禀告世子,就说目前机会难得。
只要冲垮宣武军大营,就可一举拿下清源。
城内只是小股力量,翻不起什么大浪。
让世子重新整队,平息城内乱局。”
来人道:“可是莫家主,现在你还没有正式攻入清源,一切还有缓和的余地。
大不了先执行推恩令,潼州还是世子说了算。
如果真的大军压进,那就没有一点退路了。
现在潼州乱成这样,可见朝廷早就有应对之策,我们都上了申怀安的当了。”
莫世瑾:“什么,大敌当前,你竟敢在此蛊惑军心?”
来人道:“莫家主,我只是传达世子命令,听不听命就看莫家主如何选择了,告辞。”
来人拱了拱手策马向潼州奔去。
莫世瑾想起刚刚夏景恒派了两拨人前来传令,足见夏景恒是慌了。
可是现在这么好的机会,明明完全可以逼退宣武军,攻占清源,现在退兵真是错失良机啊。
莫世瑾虽然很不愿撤军,但他知道,如今他和夏景恒在一条线上。
如果他们内部再闹不快,那潼州军就真成一盘散沙了。
没办法,他只好后军变前军,有计划的向潼州退去。
当大皇子见到潼州军退了之后,就立即追了上去。
他要死死咬住这些人,不让他们回援潼州。
同时根据原计划,还有一部分人早就穿插到了他们的后方。
这是要给敌人造成他们已被围的假象。
大皇子心中还在赞叹着申怀安的计谋,一边还在佩服申怀安用兵之道。
纵横穿插,截敌退路。
他是怎么想出这样的招数的,虽然冒险,但确实有效。
现在潼州军后有大军围追,前有小股部队袭扰。
左右两侧还时不时会有烟尘扬起,看来早就埋伏了大军。
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退回潼州城了,就看他们能不能退回去了。
莫世瑾一边有序的向后撤军,一边派出探子四下打听和观察。
大军刚退出平阳,就有人来报,说大皇子的宣武军在后面紧追不舍。
莫世瑾:“混账,大皇子早就回京城了,那些只是他下面的参将,哪来的大皇子?”
探子道:“回将军,确实大皇子没错,那面旗子我认得。
当初他们驻扎平阳,向后撤军时,我亲眼见过。肯定不是参将的军旗。”
莫世瑾心想,难道大皇子真的回了,或是他根本就没有离开,不好。
想到这里,莫世瑾大声道:“大军速速撤回潼州,不可有误。”
他这下真的是慌了,如果大皇子一直没有离开宣武军,那就是他莫世瑾中计了。
潼州军刚退出平阳不久,眼看就要到潼州了,这时远远一匹马迅速奔了过来。
马上有两个人,一个是辰王世子府打扮的士兵,满脸血迹。
还有一人是个女子,她是世子妃的贴身丫鬟。
马刚到莫世瑾前面,丫鬟道:“莫家主,潼州城内已乱。
世子正在和申怀安对峙,请速率军回援。”
莫世瑾一脸震惊的道:“什么?怎么会如此?
申怀安才几十个人,他哪来的兵力能和世子对峙?”
丫鬟道:“莫家主刚出潼州不久,城里有一营兵士炸营,还有几个营的士兵突然中毒。
炸营的那一队人,迅速围住了辰王府。
还有其它几名世子,也都带人攻进辰王府。
我好不容易才逃出来送信。”
丫鬟刚说完,陪他来的那名辰王府的士兵突然从马上摔落下来,看来是经过激烈的厮杀受伤严重。
丫鬟连忙连跑带爬的跑回去哭喊道:“二哥,你醒醒,二哥……”
莫世瑾见状,也顾不上丫鬟和那名士兵了,他立即命令大军迅速后撤。
一定要退回潼州,救出世子。
又加紧行了一段路,又有人来报,说前面有一支军队堵住了退路。
莫世瑾刚要开口,旁边一位偏将道:
“将军,左方树林有埋伏,右方也有。”
莫世瑾左右望了望,见林中尘烟四起,看样子足有两万之众。
现在前有堵截,后有追兵,左右都有埋伏,看来他们是回不去了。
莫世瑾立即下令道:“所有人,丢掉辎重,迅速冲出去,向潼州撤离。”
这时树林两边有人齐声喊道:“辰王与世子谋反,已被钦差大人拿下。
尔等速速投降,否则诛灭三族,格杀勿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