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北境战神 > 第70章 金陵归航

北境战神 第70章 金陵归航

作者:浮龙湖德华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8 13:15:11

热那亚终战落幕的一个月后,南京禄口国际机场的停机坪上,五星红旗与“丝路护宝”字样的横幅在风中猎猎作响。当张斌抱着丝路合璧总符,带着苏婉清、王浩和伊万诺夫走出舷梯时,等候在此的人群瞬间爆发出掌声——国家文物局局长李建国率队在前,数百名身着汉服的群众举着“欢迎护宝英雄回家”的灯牌,郑和宝船遗址公园的工作人员更是抬着按1:10复刻的“龙江号”宝船模型,船帆上“和平远航”四字格外醒目。

“小张,你们为国家立了大功!”李建国快步上前,紧紧握住张斌的手,目光落在他怀中的总符上——这尊由黄金、青花、琉璃熔铸的信物,在阳光下流转着华夏缠枝莲、波斯狮纹、拜占庭双鹰等文明纹样,“热那亚一战,不仅端了伪史学派的老巢,更让全球看到了中国护宝人的担当!国际考古界已经确认,总符里的dNA样本和签章拓片,铁证了郑和下西洋的全球丝路足迹。”张斌将总符轻轻放在铺着红绸的展台上,周围的相机快门声此起彼伏,一名老学者激动得热泪盈眶:“我研究郑和三十年,这枚总符,就是最硬的铁证!”

次日,郑和宝船遗址公园的“龙江号”复刻船甲板上,张斌、苏婉清、王浩和伊万诺夫围坐在一起,桌上摊着爷爷“藏锋”的《护宝全集》。“热那亚的总符虽然到手,但李局长说,国内近期出现了多起明清丝路文物走私案,”张斌指着手札里夹着的一张泛黄照片,那是爷爷1999年在泉州古港拍的,背景里有个熟悉的走私分子侧影,“王浩查过,这些案子的幕后黑手,正是伪史学派残余资助的‘秃鹫’团伙,他们在找郑和国内航标的残片,想伪造假证否定华夏航标体系。”

“那我们就建一支专门的队伍!”伊万诺夫一拳砸在甲板上,震得茶杯微微晃动,“当年我跟着你爷爷在东非护宝,现在跟着你守国门,义不容辞!”苏婉清轻抚着手札里“护宝终要守土”的字迹,眼神坚定:“爷爷早就预料到,海外护宝只是第一步,守护国门内的文物才是根基。我可以负责文物鉴定和机关破解,爷爷留下的机关术笔记,刚好能派上用场。”王浩晃了晃笔记本电脑,屏幕上弹出全国文物走私预警系统:“技术方面交给我,我已经黑进了黑市的暗网论坛,能实时追踪‘秃鹫’的动向。”

张斌站起身,望着江面上驶过的货轮,阳光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他从怀中掏出总符,将其放在甲板中央的罗盘底座上,总符的光晕投射出一幅连接国内外的丝路网络图——从南京刘家港到热那亚古港,从泉州到瓜达尔,无数光点交织成网。“就叫‘丝路守护者联盟’!”张斌的声音在江风中掷地有声,“我们对接国家文物局,整合海外护宝后裔的资源,既要追回国宝,更要守住华夏的丝路根脉!”

苏婉清、王浩和伊万诺夫同时站起身,四人的手掌叠在总符之上,光晕顺着掌心传遍全身。李建国恰好走上甲板,看到这一幕欣慰地点头:“我已经给你们批了紫金山下的民国老洋房当总部,设备和人员调配都已安排妥当。‘秃鹫’近期要在日照岚山港交接一批航标残片,这就是你们联盟的第一个任务!”张斌拿起手札,在最新一页写下:“守土即护宝,国门即丝路”,字迹与爷爷的手迹重叠,仿佛跨越时空的传承。

第七十一章 国门守护者

三个月后,南京紫金山下的一处民国老洋房里,“丝路守护者联盟”的牌子挂在了门楣上。墙上的电子屏实时跳动着全国文物走私预警信息,桌上摊着最新案情:山东日照海域发现一艘沉没的走私船,船载文物中竟有一块刻着“永乐航标”的青铜残片,与南海航标遗址的纹样同源。“走私头目‘秃鹫’是国内文物黑市的老油条,背后是当年伪史学派残余资助的境外组织。”王浩敲着键盘,屏幕上弹出秃鹫的资料,“他要把残片运去海外,和之前盗掘的残片拼合,伪造‘郑和航标是西方设计’的假证。”

国家文物局局长亲自赶来授命:“日照海域是郑和下西洋的国内起锚补给点之一,这块残片能证明航标体系是华夏独创。你们的任务,是在秃鹫转移残片前截获,同时端掉他的岸上窝点。”张斌铺开作战图,手指点向日照岚山港的一处废弃码头:“秃鹫要在这里交接,周围全是他的人,还有重火力。”他看向团队,“婉清带考古队埋伏在码头仓库,确认残片真伪后发信号;王浩黑进他的通讯频道,干扰交接指令;伊万诺夫带安保组控制外围路口;我去引开主力,趁乱夺残片。”

凌晨三点的岚山港,海风裹着鱼腥味吹得仓库铁皮作响。张斌驾着一辆改装越野车,直接撞开码头的铁丝网,车顶的探照灯扫向正在装货的走私分子:“秃鹫!你的货我要了!”秃鹫从集装箱后探出头,举着霰弹枪狂笑:“张斌?海外逞能够了,还敢闯我的地盘!”数十名亡命徒围了上来,王浩突然干扰通讯:“老大!警察来了!”走私分子瞬间乱作一团,伊万诺夫趁机带人封死出口,催泪弹在人群中炸开。

张斌跳下车,与秃鹫缠斗在一起。秃鹫掏出弹簧刀刺来,他侧身躲过,反手扣住对方手腕,将刀架在其脖子上:“残片在哪?”秃鹫突然吹了声口哨,仓库深处的暗门打开,两名手下举着炸药包:“想拿残片?一起炸成碎片!”就在此时,苏婉清的声音从通讯器传来:“残片已找到!机关破解——这是航标核心控制器!”她按下残片上的机关,码头的探照灯突然全部亮起,照得走私分子睁不开眼——那是她根据郑和机关术改造的声光干扰装置。

张斌趁机将秃鹫按在地上,王浩操控无人机投下网枪,将举炸药包的手下牢牢缠住。仓库外传来警笛声,是当地警方赶来支援。秃鹫被押上警车时,恶狠狠地盯着张斌:“你斗不过境外势力的!”张斌举起青铜残片,阳光照在残片的“大明永乐”刻字上:“我身后是国家,是千万个护宝人,你永远赢不了!”

一周后,南海航标遗址考古现场,张斌将青铜残片嵌入航标底座的凹槽。“咔嗒”一声,航标顶端的水晶突然亮起,投射出一幅完整的郑和国内航标网络图——从南京到日照,从泉州到广州,密密麻麻的航标点织成一张守护网。国家文物局局长拍着他的肩膀:“联盟的作用太大了!下一步,我们要联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全球文物保护网络。”

当晚,联盟总部的屋顶上,张斌看着全国文物保护站点的灯光在电子屏上亮起。苏婉清递来一杯茶:“爷爷的手札更新了,你写的‘守土即护宝,国门即丝路’,比他当年的字更有力量。”张斌望着南京城的万家灯火,总符在胸前温热。他知道,这场守护之战没有终点——国门之内,有千万国宝待守;国门之外,有文明纽带待续。而他和他的联盟,终将成为最坚实的屏障,以热血铸盾,护家国长安。

三个月后,南京紫金山下那栋爬满爬山虎的民国老洋房里,“丝路守护者联盟”的烫金铜牌在门楣上泛着哑光,与墙角爷爷“藏锋”留下的旧航灯相映成趣。屋内,复古的红木桌案上摊着最新案情卷宗,墙上的高清电子屏正分屏跳动着全国文物走私预警——左侧是日照海域沉没走私船的声呐成像图,右侧是截获的黑市交易暗语。“走私头目‘秃鹫’,本名赵三秃,是国内文物黑市盘踞十年的老油条,”王浩手指在键盘上翻飞,屏幕弹出秃鹫的案底照片,满脸横肉上一道刀疤格外扎眼,“他早年就跟着伪史学派倒卖过郑和碑刻,五年前因盗掘泉州古港遗址被判过刑,这次出来后勾连了境外‘文明篡改基金会’,就是想把这块青铜残片运出去,和之前盗走的三块残片拼合,伪造‘郑和航标借鉴西方天文仪’的假证,彻底否定华夏丝路航标体系的原创性。”苏婉清拿起放大镜,仔细比对残片纹样照片:“这残片边缘有永乐官窑的特殊鎏金工艺,和我们在海外找到的合璧符纹样同源,绝对是航标核心部件。”

国家文物局局长李建国推门而入时,手里还攥着一份加急电报,鬓角的汗珠没来得及擦:“小张,这案子事关丝路文明话语权!”他将电报拍在桌上,“日照岚山港是郑和下西洋国内起锚的最后一个补给点,这块‘永乐航标’残片上的星象刻度,是证明华夏独创‘牵星 潮汐’航标体系的关键证据。秃鹫明天凌晨三点要在岚山港废弃码头和境外买家交接,周围至少布了三十个亡命徒,还藏了仿制的军用弩箭和爆炸物。”张斌迅速铺开作战图,指尖在码头地形上滑动:“这码头三面环海,只有一条陆路通道,易守难攻。”他抬眼看向团队,目光坚定,“婉清带三名考古队骨干埋伏在码头东侧的废弃仓库,那里能直接观察交接点,你精通文物鉴定,一眼就能辨明残片真伪,找到后立刻用红外信号发定位;王浩,你带着技术组提前潜入码头监控室,黑进秃鹫的加密通讯频道,交接时用变声干扰,就说‘海警巡逻艇靠近’,打乱他们的阵脚;伊万诺夫,你的安保组配高压电击棍和网枪,守住陆路通道,严禁任何无关人员进出,必要时可以动用非致命性武器;我开改装的防暴越野车从正门闯,引开他们的主力,等你们确认残片位置,我就绕到仓库后门接应。”

凌晨三点的岚山港,墨色的海风裹着咸腥的鱼腥味扑面而来,码头上废弃的集装箱在风中发出“哐当”的碰撞声,几盏昏暗的探照灯在空地上扫出斑驳的光影。张斌驾驶的越野车经过全面改装,车身焊着加厚钢板,车头装着防撞尖刺,他猛踩油门,车子像一头咆哮的钢铁巨兽,“砰”的一声撞开码头入口的铁丝网,车顶的强光灯瞬间亮起,刺眼的光柱直直射向正在往快艇上搬箱子的走私分子。“秃鹫!你的货我要了!”张斌打开车窗,声音裹着海风传遍码头。秃鹫从一个蓝色集装箱后探出头,嘴里叼着烟,手里的霰弹枪枪口泛着冷光,脸上的刀疤在灯光下扭曲:“张斌?在海外捡了点便宜就敢闯我的地盘?我告诉你,这码头的每一块铁板都姓赵!”话音刚落,二十多个手持砍刀、钢管的亡命徒从集装箱后涌了出来,一个个眼神凶狠地围向越野车。就在这时,王浩的声音突然通过走私分子的通讯器炸开:“老大!不好了!三艘海警巡逻艇正往这边开,还有五分钟就到!”走私分子们瞬间慌了神,有人甚至扔下武器想往海边跑。伊万诺夫趁机带着安保组从陆路入口冲了进来,手里的催泪弹接二连三地扔向人群,白色的烟雾迅速弥漫开来,伴随着此起彼伏的咳嗽声和惨叫声。

张斌趁机跳下车,身形一闪就冲到秃鹫面前。秃鹫见状,扔掉烟头,掏出一把锋利的弹簧刀就刺了过来,刀刃在灯光下闪着寒光。张斌侧身躲过,左手死死扣住秃鹫的手腕,右手肘狠狠撞向他的胸口,秃鹫闷哼一声,手里的刀“当啷”掉在地上。“残片在哪?”张斌的声音带着寒意。秃鹫脸色涨得通红,突然吹了一声尖锐的口哨,仓库深处的一道暗门“吱呀”打开,两名穿着黑色工装的手下举着捆着炸药的炸药包走了出来,导火索已经露出了红色的药芯:“姓张的,想拿残片?今天咱们一起炸成筛子!”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苏婉清的声音从通讯器里传来,带着一丝兴奋:“张斌!残片找到了!在仓库最里面的暗格,我已经破解了锁扣——这残片不仅是航标部件,还是核心控制器!”话音刚落,码头的所有探照灯突然全部亮起,刺眼的光芒让走私分子们纷纷捂住眼睛,紧接着,一阵高频的嗡鸣声响起,不少人抱着头蹲在地上——这是苏婉清根据郑和航标上的声光警示原理改造的干扰装置,既能强光致盲,又能高频驱敌。

张斌抓住机会,膝盖顶住秃鹫的后腰,将他狠狠按在地上,右手迅速掏出手铐将他铐在集装箱的铁架上。王浩操控着两架无人机从空中俯冲而下,机身下的网枪“咻”地射出,细密的尼龙网瞬间将举着炸药包的两名手下牢牢缠住,炸药包“啪”地掉在地上,被赶过来的安保队员迅速踢到安全区域。此时,码头入口处传来了响亮的警笛声,三辆警车和两辆特警装甲车疾驰而来,荷枪实弹的警察迅速控制了现场。秃鹫被两名警察架起来往警车上押,路过张斌身边时,他恶狠狠地瞪着张斌:“你别得意!境外的老板不会放过你的,他们有的是钱和人!”张斌弯腰捡起地上的青铜残片,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刚好照在残片上“大明永乐”的刻字上,金光闪闪。他看着秃鹫,眼神坚定而有力:“你错了,我身后不是我一个人,是国家的力量,是千万个像我爷爷一样的护宝人,是刻在我们骨子里的文明信仰——你和你的同伙,永远赢不了!”

一周后,南海西沙群岛的郑和航标遗址考古现场,蔚蓝的海水清澈见底,阳光透过水面照在水下的航标底座上,泛着粼粼波光。张斌穿着潜水服,小心翼翼地将青铜残片对准航标底座的凹槽。当残片完全嵌入的瞬间,“咔嗒”一声轻响,航标顶端的水晶突然发出耀眼的蓝光,紧接着,一道光柱从水晶中射出,在空中投射出一幅巨大的全息航标网络图——从南京龙江宝船厂出发,途经日照、泉州、广州,再延伸到海外的拉穆岛、吉达港、威尼斯,密密麻麻的航标点像一颗颗珍珠,串起了完整的陆海丝路。国家文物局局长李建国站在考古船上,看着空中的网络图,激动地拍着张斌的肩膀:“小张,你们联盟立了大功!这张图不仅证明了郑和航标体系是华夏独创,更填补了丝路交通史的空白!”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下一步,我们已经和‘一带一路’沿线十五个国家达成共识,以你们联盟为核心,组建跨国文物保护联合小组,共同守护全球丝路遗迹。”张斌望着空中的航标网,仿佛看到了爷爷当年护宝的身影,眼角微微发热。

当晚,联盟总部的屋顶上,月光洒在青瓦上,泛起一层淡淡的银辉。张斌、苏婉清、王浩和伊万诺夫围坐在一张小木桌旁,桌上放着一壶刚泡好的碧螺春,茶香混着晚风飘向远方。电子屏上,全国文物保护站点的灯光像星星一样闪烁,从东北的高句丽遗址到西北的敦煌莫高窟,从东南的鼓浪屿古厝到西南的茶马古道,勾勒出一幅国内文物保护的全景图。苏婉清拿起桌上的《护宝全集》,翻到最新一页,递给张斌:“爷爷的手札算是真正圆满了,你写的‘守土即护宝,国门即丝路’,笔锋里的劲头像极了他晚年的字。”张斌接过手札,指尖抚过熟悉的字迹,胸前的合璧总符传来温热的触感。他抬头望向南京城的万家灯火,每一盏灯下都藏着安稳与祥和。“这场仗不是终点。”张斌端起茶杯,看向身边的伙伴们,“国门之内,还有无数散落的国宝等着我们找回;国门之外,还有更多丝路故事等着我们发掘。”四人的茶杯在空中轻轻碰撞,清脆的声响在夜空中回荡。月光下,他们的身影被拉得很长,像一道道坚实的屏障,守护着这片土地上的文明与安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