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迷案追缉:灵踪异事簿 > 第445章 秋露凝新菊,旧篱掇新黄

第四百四十五章:秋露凝新菊,旧篱缀新黄

白露的清晨,药铺院角的菊圃像被撒了把碎金。各色菊花在露水里醒了,黄的像蜜,白的像霜,紫的像霞,花瓣上滚着露珠,颤巍巍的,像谁不小心打翻了珠宝盒。小芽儿挎着竹篮在菊丛中穿梭,指尖捏着花茎轻轻一折,带露的菊花就落进篮里,沾得篮底湿漉漉的,像铺了层碎玉。

“别碰着花芯,那是菊的魂。”小石头正在给菊花修枝,剪刀起落间,多余的杂枝落在地上,露出更精神的花骨朵。他看着女儿小心翼翼的样子,忽然说:“太爷爷说,白露的菊最有药性,沾了秋露,凉性足,能清肝火。他总在日出前采菊,说‘露水晶莹时采的花,才够净’。”

小芽儿捧着竹篮跑过来,花瓣上的露珠滴在她手背上,凉丝丝的:“爹,这些能晒多少菊花茶?太爷爷也用这竹匾晒菊吗?”

“够晒一大罐了。”小石头放下剪刀,指着院中的竹匾,“那竹匾是太爷爷编的,竹篾细,通风好,晒出来的菊花不焦不霉。他说‘晒菊得见太阳,却不能让太阳直射,就像做人,得有分寸’。”

阿芷坐在廊下的竹椅上,看着竹匾里摊开的菊花,金黄的花瓣在晨光里慢慢舒展,露水渐渐收了,留下淡淡的清香。她的手指在花瓣上轻轻拂过,忽然说:“你太奶奶用菊花做过枕芯,说‘秋睡菊枕,能明目’。她还会把残菊收集起来,和着红糖腌了,说‘来年春天冲水喝,能去春火’。”

小芽儿凑过去,拿起朵黄菊别在阿芷鬓边:“太奶奶,您戴花真好看!太爷爷也给您摘过菊花吗?”

“摘过。”阿芷笑了,眼角的皱纹里盛着阳光,“他采菊回来,总挑朵最大的给我别上,说‘花儿配好人’。有年我生了场病,他就把菊花晒成粉,混在粥里喂我,说‘这菊啊,能把苦日子泡甜’。”

午后的日头暖起来,把竹匾里的菊花晒得微微发卷。小石头把半干的菊花翻了翻,让每片花瓣都能晒到太阳。小芽儿则在菊圃边插篱笆,用细竹条把菊丛围起来,说“别让小鸡啄了花”。

“爹,太爷爷的药经里,是不是也画着菊花?”她绑竹条的动作笨手笨脚,却格外认真。

“画着啊。”小石头指着药柜上的《草药采制要诀》,“他画的菊花,花瓣像带了风,说‘菊有傲骨,画得太蔫就不像了’。他还在旁边写‘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说这是菊的性子。”

镇上的酒楼掌柜闻着菊香来求花,看见竹匾里的菊花直赞叹:“苏掌柜的菊花养得精神,跟苏老先生当年种的一个样。”他接过小石头递来的一小束菊花,又说,“客人们就爱喝咱这的菊花茶,说‘喝着有股子清气,能解秋燥’。”

小芽儿听见了,从竹篮里挑了把最艳的黄菊放进掌柜的竹篓:“李掌柜,这些送您!太爷爷说,好花要让更多人看见。”

掌柜笑着把菊花插进篓里:“这孩子,心眼跟苏先生一个敞亮。”

傍晚收工时,夕阳把菊花染成了橘红色,像燃着的小火焰。小芽儿帮着把晒干的菊花收进陶罐,封口时贴上她写的“白露新菊”,字迹歪歪扭扭,却透着股郑重。小石头则把剪下的菊枝埋进土里,说“说不定能长出新菊来”。

夜里,菊香浸着月光,在院里流淌。小芽儿趴在桌上,看着那罐新茶,陶罐在灯光下泛着温润的光,像藏着个金色的梦。阿芷坐在旁边,翻着太爷爷留下的药谱,泛黄的纸页上记着:“菊采三法:带露采,避雨采,忌雾采——顺天时,方得药真。”

她知道,旧篱总能缀上新黄,就像这秋露凝新菊,把前人的匠心、后人的期盼,都融在花瓣里,一年年,一辈辈,在这满是药香的院里,泡出秋的清冽,酿出岁月的静美,让日子在菊香里,慢慢沉淀出最淡然的滋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