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月的航程后,这封带着大明皇帝独特气息的国书,终于跨越重洋,抵达了斯德哥尔摩王宫。此时瑞典的君主,正是已故“北方雄狮”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的独女,克里斯蒂娜女王。
当首相马格努斯·加布里埃尔·德拉加尔迪将这封翻译成拉丁文的国书呈递给年轻的女王时,装饰典雅的议事厅内陷入了一种奇异的沉默。
克里斯蒂娜女王,一位以智慧、博学和性格强硬着称的君主,先是快速浏览了一遍信件,随即难以置信地又仔细读了一遍。她那通常保持着王室雍容和学者冷静的脸上,罕见地浮现出一种混合着荒谬、好笑,以及一丝被冒犯的神情。
“我的首相,”
女王将信纸轻轻放在铺着深色天鹅绒的桌面上,指尖点了点,“您确认……这是我们那位尊贵的东方盟友,大明帝国的皇帝陛下,亲笔所书的国书?而非某个……拙劣的模仿者或者骗子的手笔?”
德拉加尔迪首相苦笑着躬身:“陛下,信使、印鉴和文书格式都经过严格核实,确凿无疑。”
女王靠回椅背,发出一声不知是惊叹还是嘲弄的轻笑:“所以,这位皇帝,先是给了我们一笔足以扭转战局的、前所未有的巨额‘赠礼’,让我们欠下了一个天大的人情。
现在,他又下一笔巨额定单,然后……用一笔所谓的‘人才转让费’,要求我,一位瓦萨王朝的女王,允许我一位忠诚的军官,我父亲一手培养的炮兵中校,改换门庭,去为他服务?并且,他将这称之为……‘尊重个人的职业规划’?”
议事厅内的几位枢密院成员面面相觑,表情都十分精彩。
在欧洲的外交惯例和贵族准则中,君主间的通信有着严格的礼仪和含蓄的表达方式。如此直白地、近乎商业交易般地讨论一名贵族军官的“归属”问题,是闻所未闻的。这完全不符合他们认知中的“帝王之道”。
一位老臣皱着眉开口道:“陛下,这……这简直是对瑞典王室和军队荣誉的侮辱!拉尔森家族世代效忠瓦萨王朝,奥克·拉尔森本人更是古斯塔夫二世陛下事业的继承者之一,岂是能用银币衡量的?这位东方皇帝的想法,实在……实在难以理解。”
然而,德拉加尔迪首相在最初的错愕之后,思考得更为深远。
他谨慎地提醒道:“陛下,虽然大明皇帝的方式……令人不适,但我们无法忽视两个事实:第一,他刚刚给予了我们极其重要的财政支持;
第二,他提出的新订单,对于我国疲敝的财政和需要维持的军工生产来说,同样是雪中送炭。彻底拒绝,或许并非明智之举。”
克里斯蒂娜女王沉默了片刻,她目光扫过信纸上那虽然经过翻译、但仍能感受到的霸道直接的语气。
她明白了朱由检的逻辑:用巨大的利益,撬动一切规则。这种方式粗鲁却有效。
“他是在用金币考验我的原则和我们的困境。”
女王最终冷冷地开口,“他或许不懂我们的荣誉观,但他很懂如何运用他的财富。”
她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窗外波罗的海的景色,做出了决定:“回复大明皇帝陛下。首先,代表瑞典王国,对他慷慨的赠礼和新的订单表示最诚挚的感谢,我们将以最快的速度和最好的质量完成这批火炮的铸造与交付。”
她转过身,语气变得不容置疑:“其次,关于奥克·拉尔森中校的去留问题……婉拒他。明确告知他,瑞典的军官并非可以交易的资产,他们的忠诚源于对国王和祖国的誓言,这是任何财富都无法动摇的原则。拉尔森中校的职责在瑞典军团之中,他将继续为他的祖国服务。”
“但是,”
女王话锋一转,眼中闪过一丝精明,“在信中补充说明,鉴于两国深厚的友谊与紧密的军事合作,我们可以考虑派遣一个规模更大的、由优秀炮兵军官和工程师组成的军事顾问团,前往大明,协助他们训练炮兵、建立后勤体系,并指导新式火炮的使用。任期可以定为三年。当然,这需要大明方面承担相应的、‘合理’的费用。”
这样一来,既维护了瑞典的尊严和原则,没有卖掉自己的军官,又部分满足了朱由检对人才的渴求,同时还为瑞典开辟了一条新的财源和长期的影响力渠道。
当这封措辞严谨、在委婉拒绝中又暗藏新提议的回信最终被密封时,斯德哥尔摩王宫里的君臣们,都对那位远在东方的、行事风格迥异的大明皇帝,留下了无比深刻的印象。他们意识到,与这位皇帝打交道,可能需要完全跳出欧洲的传统思维框架。
暖阁内,
朱由检看着手中瑞典女王的回信,确认了对方确实是位女王,不由得叹了口气。
“唉………………”
他把信纸放在御案上,有些失望地揉了揉眉心,“这也拒绝啊……原则……荣誉……怎么比朕的真金白银和远大前程还硬?” 他实在难以理解这种在他看来有些“固执”的思维方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