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某位坐拥数百万粉丝、以“考据严谨”着称的历史区UP主,发布了一期名为《被严重低估的科技爆炸:细数大明崇祯朝那些黑科技》的视频。
视频中,UP主语气激动,配合着精心制作的动画与煽情的背景音乐,将朱由检那些半是探索、半是闹剧的“科研”活动,包装成了一场系统性的、近乎穿越的科技革命:“朋友们!你们敢信吗?在十七世纪上半叶,当欧洲还在为宗教和王朝打得头破血流时,我们的大明崇祯皇帝朱由检,已经在皇宫里手搓蒸汽机、培养青霉素、甚至开始研究电磁学了!”
画面闪过根据史料复原(并极大美化了成功率)的蒸汽锅炉示意图、长满青霉的培养皿特写、以及那着名的“引雷风筝”概念图。
“看看这个!”UP主指着屏幕上被标注为“世界首例系统性力学冲击实验”的、宋应星头戴铁盔被苹果砸中的复原动画,“这不是玩笑!这是严谨的人体力学数据采集!比牛顿早了多少年?”
“还有这个!”画面切到那粗劣得如同小型攻城锤的“注射器”原型,“知道这是什么吗?皮下注射器的雏形!虽然受限于加工技术略显粗糙,但其理念遥遥领先世界!”
视频巧妙地避开了每一次实验震耳欲聋的爆炸、五彩斑斓的失败霉菌培养、以及工部官员们胆战心惊的日常,将所有尝试都描绘成具有明确前瞻性的、系统性的科技攻关。
最终,UP主以一句极具煽动性的话收尾:“是谁扼杀了这次东方科技革命?是落后的生产方式,是僵化的思维,还是……某些我们不愿深究的外部因素?如果这些研究得以持续,今日之世界格局,是否会截然不同?”
这期糅合了真实史料、合理推测与大量臆想的视频,瞬间引爆网络,播放量迅速突破千万,弹幕和评论区彻底沦陷:“大明天下第一!”、“崇祯皇帝才是真正的穿越者吧!”、“泪目,我华夏科技树曾经如此枝繁叶茂!”——类似的狂热评论获得了数十万点赞。
同时,争议也接踵而至:
另一派网民则嗤之以鼻:“扯淡!拿几个皇帝异想天开的失败记录就能吹成科技革命?”、“UP主为了流量脸都不要了,那‘注射器’能注射啥?大象吗?”。
严谨的历史学者和科普工作者试图发声,指出视频中存在大量断章取义和过度解读,强调明代科技虽有成就,但绝非视频描述的那般玄幻。然而,在汹涌的民粹情绪面前,这些理性的声音迅速被扣上“跪久了站不起来”、“崇洋媚外”的帽子,淹没在口水中。
更令人始料未及的是,这场网络论战很快超越了学术讨论范畴,演变成一场泛政治化、泛民族主义的“信仰”之战。支持者将朱由检奉为“被时代耽误的科学先知”,将那段历史美化为“被截断的黄金之路”,任何对视频内容的质疑,都会被视为对民族自豪感的打击。
线下,一些极端者甚至发起了“复兴大明科技魂”的活动,虽然他们连《天工开物》都没读过。这场由一则视频引发的风暴,已然演变为一场基于片面史实、掺杂了大量想象与民族情绪的奇特民粹狂欢,深刻地影响着公众对历史的认知。
紫禁城暖阁内,弥漫着一股与往日不同的、关乎黄白之物的务实气息。
朱由检斜倚在软榻上,听着西班牙大使阿隆索唾沫横飞的陈述,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一枚精致的西班牙银币。他那些关于“线圈电阻”的天马行空,早已因孙元化的“工艺所限”而暂时搁浅,此刻他的注意力,被这位老友带来的一个更为现实、却也更为复杂的提议所吸引。
“尊贵的陛下,”阿隆索微微躬身,脸上带着商人特有的精明与热切,“您知道,如今我们两国间的贸易规模日益庞大,每年往来于大洋之上的白银与黄金,数量惊人。然而,这些贵金属实在过于沉重,更不用说那漫长航路上潜藏的风险——可怕的风暴、吞噬一切的海浪,还有那些神出鬼没、贪婪凶残的海盗!任何一次意外,都足以让一次满怀希望的远航血本无归,让商人们倾家荡产。”
他刻意渲染着海洋运输的危险,随即话锋一转,抛出了核心提议:“因此,我们国王陛下与商会经过深思熟虑,恳请与您共商一项利在长远的举措。我们可否在西班牙的马德里、塞维利亚,与大明的南京、广州等地,共同设立几家信誉卓着的‘汇票’兑换门面?
实行‘见票即付’——即持有我方合法汇票的商人,无论在大明何处指定的门面,都能立即兑换出等值的白银或贵国认可的货币。反之,持有大明汇票的商人,亦可在西班牙顺利兑付。如此一来,大部分交易只需凭一纸信用凭证即可完成,能极大地规避风险,降低成本,促进贸易流通!”
阿隆索说完,略带紧张地观察着大明皇帝的反应。他知道,这个提议触及了一个主权国家最敏感的金融命脉,需要极大的魄力与信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