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穿越大唐成小道士 > 第147章 汝南公主

穿越大唐成小道士 第147章 汝南公主

作者:已是暮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8 10:31:45

她转身拉起李丽质的手,雀跃地说:“妹妹,我们去收拾东西!”两人像两只小雀般往后殿跑去。

李承乾和李泰也起身告退,偏殿里的喧闹渐渐远去。

李世民看向长孙皇后,笑道:“这丫头今日倒是让朕刮目相看,你怎么就准了?”

长孙皇后端起茶盏,轻轻吹了吹:“你没瞧见她眼里的光亮吗?这孩子自小憋在宫里,身子弱,性子也闷。先前宫里用度紧,连汤药都得掐着数,如今托陈睿的福,玻璃、肥皂、这果酒,桩桩都能换钱,宫里宽裕了,才给她多配了些人手调养。这几个月养下来,身子刚见好,就有了这心气,是好事。”

她顿了顿,目光落在窗外沉沉的夜色里:“襄城马上要出嫁,这二丫头虽非我亲生,却是我一手带大的。她一直羡慕太子和青雀能学本事,只是身子骨不饶人。如今她想去陈睿那里,一来能沾沾外头的鲜活气,二来也能学些实务,哪怕只是学记账、画图纸,将来嫁了人,也能把自家日子打理得清楚,总好过做个只会描眉画鬓的娇弱公主。”

旁边的杨妃笑着附和:“娘娘说得是。陈郎君的物件,臣妾们都用着好,可见是个心思剔透的。汝南去他那里,哪怕学不会大本事,沾染些那股踏实劲儿,也是好的。”

李世民摩挲着“玉髓”的瓶身,若有所思:“可陈睿身边,有张家那丫头……”

“陛下何必拘泥于那些虚礼?”长孙皇后打断他,“陈睿这孩子,不贪财不恋权,若真是沉迷女色,以他如今的声名,想送女儿给他的怕是能从朱雀大街排到草堂村。可你看他,身边连个贴身伺候的丫鬟都没有,买了三个仆人,反倒教他们读书识字,这等心思单纯的少年,才难得。”

她看向李世民,语气诚恳:“皇家颜面固然重要,可孩子的心意更重。汝南若真与他有缘分,便是委屈些又何妨?陈睿的本事,将来未必不能封侯封公。就算无缘,让她学些实务,也是终身受用的。”

几位嫔妃也纷纷点头:“娘娘说得极是。陈郎君是难得的人才,汝南公主去学学,只有益处。”

李世民看着殿外摇曳的宫灯,忽然朗声笑了:“观音婢,倒比朕看得通透。也罢,就让他们年轻人自己相处着,今后且看缘分吧。”

李世民指尖在“玉髓”瓶身上轻轻叩着,忽然朗声道:“既如此,一个也是塞,几个也是塞,让青雀丽质也拜师,三个孩子作伴,学起来也热闹些。”

长孙皇后抬眼望他,眼底闪过一丝了然:“陛下是说……”

“陈睿那小子性子实诚,”李世民笑道,“若只让汝南去,她定拘谨得很,反倒放不开。加上青雀和丽质,都是些爱琢磨新鲜事的,凑在一处,倒能让他卸下些君臣的担子。”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再说,陈睿他定不肯受拜师礼,多半会说‘切磋技艺’,如此一来,没了师徒名分的束缚,将来真有什么缘分,也少些阻碍。”

这话正合长孙皇后心意,她浅啜一口茶:“陛下想得周全。青雀本就常去陈睿府上,丽质又爱那些精巧手艺,让他们陪着汝南,再好不过。”

“还有张家那丫头,”李世民话锋又落回张蓉娘身上,语气里多了几分考量。

“张正堂是个耿直人,这事得慢慢商量,不能硬来。”

长孙皇后早已思忖过此事,闻言接口道:“臣妾倒有个主意。那个张家的蓉娘,我听说聪慧娴淑,不如由我认蓉娘做义女,陛下再封个县主的名分,如此可好?。”

“认作义女?”李世民挑眉,随即抚掌笑道,“这个法子好!给了张家体面,又没伤着孩子的心,还显得皇家体恤臣下。张正堂那边,想来也不会推辞。”

旁边的杨妃笑着附和:“娘娘这主意真是妥当。那个蓉娘姑娘本就伶俐,配个县主名分,再合适不过。将来便是与公主相处,也名正言顺些。”

其他嫔妃也纷纷点头。

李世民望着窗外渐浓的夜色,心里已有了章程:“明日见了陈睿,先不提这些,只说让孩子们去他那里‘切磋技艺’。张正鹤张正堂那边,让内侍传个话,就说朕有要事与他商议,召他明日进宫。”

长孙皇后含笑点头,指尖划过温热的茶盏:“如此安排,既顺了孩子们的心意,也全了各方体面。左右日子还长,慢慢看着便是!”

一大早被内侍从床上叫起来,陈睿有点起床气。

但是不敢造次呀,赶忙穿好衣服跟着内侍来到皇宫。

陈睿规规矩矩地行了君臣之礼,垂首侍立一旁,听李世民漫不经心地聊起昨日的酒。

“那酒确实养人,皇后晨起还说喉头润得很。”李世民把玩着腰间的玉带,“你那玻璃瓶装酒,看着就清爽,比陶坛体面多了,往后宫里的宴席,便用这个。”

陈睿躬身应道:“能合陛下心意,是臣的福气。玻璃坊那边已在赶制一批新瓶,过几日就送进宫来。”

“另外,朕已将三种酒赐名,未蒸馏的发酵酒叫蜜露,稍烈的叫金波,最烈的叫玉髓,你觉得怎么样啊?”

“臣谢陛下赐名!这名字非常贴切,以后这三种酒必为名酒!”陈睿及时把马匹奉上。

“活字印刷的三字经册子,青雀拿给朕看了。”李世民话锋一转,语气里带了几分赞许,“字模排得齐整,墨色也匀,比抄书快不说,还少了错漏,这法子得推开来。”

“臣已让工坊多做些字模,编了本《常用字汇》,方便各地效仿。”陈睿一一作答,心里却越发疑惑——这些事昨日送酒时已大略提过,何必特意召他进宫细问?

果然,李世民又问起磨坊的工期,听闻下月就能完工,点头道:“甚好,农户们磨面不用再跑十几里路了。还有你说的那水力锻锤,力道千钧?”

“是,陈和陈东一起设计的,以后这个锻锤打制农具,不许太多人力,就可以达到普通钢的质量,速度效率都会倍增。”

陈睿答得详细,眼角的余光却瞥见内侍正往殿内引着几个人影。

“不止农具刀具,”陈睿又抬眼看向李世民,语气里带着几分笃定,“臣算过,若在大河岸边建锻锤,借水流冲力驱动重锤,力道能比人工大上十倍不止。寻常铁匠锻铁,百炼方能成钢,用这水力锻锤,一锤下去抵得上十下捶打,不仅省了人力,更能让铁料受力均匀,锻打出的百炼钢质地更密,韧度也胜过往常。”

“百炼钢?”李世民猛地坐直了身子,手指在案几上重重一叩,“你是说,这锻锤能用来锻造百炼钢?”

殿内霎时静静了。

百炼钢是军中利器的根本,刀枪剑戟皆需此物,可炼百炼钢耗力费时,炼出一斤精钢,多少铁匠日夜不休,也供不上军械所需。

若水力锻锤真能提速,岂不是意味着军械产能能翻上几番?

陈睿见李世民神色凝重,忙补充道:“臣与陈东细细的算过,用水力锻锤反复锻打,铁料里的杂质逼得更干净,纹路也更细密。”

“好!好!”李世民霍然起身,踱了两步,声音里难掩激动,“若此事当真,你便是立了大功!军械乃是国之重器,若能省力提速,军费能省多少?兵士们能多多少称手的兵器?”

李世民看向陈睿,目光里满是赞许:“你这小子,总能给朕惊喜。先前只当是省力的小玩意儿,竟有这般大用场。”

陈睿躬身道:“臣也是凑巧琢磨出来的。水能载舟,亦能推磨、锻铁,天地间的力气,用好了都是宝贝。”

“说得好!”李世民抚掌,“天地间的力气,用好了都是宝贝。”他望着殿外晨光,忽然笑道,“看来让孩子们去你那里求学,真是选对了。连水力都能玩出这般花样,他们去了,定能学些真本事。”

正说着,李承乾等人已由内侍带领走进殿来,见李世民面带喜色,都有些好奇。

李泰性子最急,当即问道:“父皇,何事这般高兴?”

“问你陈睿。”李世民笑着指了指陈睿,“他那水力锻锤,竟能炼出更好的百炼钢,往后我大唐的军械,怕是要变个模样了。”

李泰眼睛瞬间瞪圆,拉着陈睿就问:“真的?快说说,是怎么做到的?我前几日看那锻锤还觉得简单,竟有这等门道?”

陈睿被他拽得一个踉跄,笑着解释起来。汝南站在一旁,听着“百炼钢”“军械”这些陌生的词,又看陈睿说起这些时眼里的光亮,对学习更加期待了。

“说起来,”李世民终于切入正题,语气轻快了些,“昨日朕之二女汝南这丫头,说想去你那里学学本事,想跟青雀和丽质他们一起。”

话音刚落,李承乾、李泰、汝南公主和李丽质,齐齐向李世民行礼。

陈睿抬眼望去,只见一个半大姑娘穿着一身白夹袄,想必是自己送的棉袄套了件外面,站在李承乾身后,眉眼弯弯,肤色是常年不见日光的莹白,确如一枝沾着晨露的玉兰,楚楚动人。

这模样,竟让陈睿莫名想起临帖时见过的那句“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恍惚间像是见到了书里的林妹妹。

他正出神,忽听李世民道:“陈睿年纪虽轻,本事却扎实,你们几个,今日便拜他为师,好好学些实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