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穿越大唐成小道士 > 第146章 饮宴

穿越大唐成小道士 第146章 饮宴

作者:已是暮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8 10:31:45

腊月冬夜,暮色早早沉下,甘露殿的宫灯次第亮起,角落的炭炉套着长铁皮筒子,散发出的热让殿中暖意融融。

宫里几年都没有举办过家宴了。

今日陈睿送了新酒,李世民吩咐长孙皇后安排一场家宴。

本来邀请了太上皇,太上皇以身子不活套为由,让把酒菜送去太极宫,李世民只能独自叹息一声。

尚食局的内侍们轻手轻脚地穿梭于殿内,案几上渐渐摆满了精致膳食,而最引人注目的,是三排透亮的玻璃瓶——未蒸馏的猕猴桃酒泛着橙黄,像浸了蜜的阳光;三十度的“清露”透亮如琥珀,四十度的“醇露”则带着点微沉金色,三般颜色并排着,在宫灯映照下折射出细碎的金光。

李世民携长孙皇后步入正殿,目光第一眼便落在了那些玻璃瓶上,嘴角不由自主地扬起:“陈睿这小子,连装酒的瓶子都这么奢侈,这瓶子拿出去卖也要几贯钱了吧。说做生意,他也是一把好手!”

他随手拿起一瓶未蒸馏的,拔开塞子的瞬间,一股清甜的果香立刻漫开来,混着殿内的暖香,竟硬生生透出几分春日气息。

“这便是用那山野猕猴桃酿的?”长孙皇后凑近闻了闻,眉梢微扬,“倒比西域进贡的葡萄酿更清爽些。”

李世民让内侍各斟了半盏,先递给皇后:“尝尝这未蒸馏的,据说性子最温和。”酒液入喉,先是猕猴桃熟透了的甜,接着是发酵后的微酸,像含了口冰镇的果浆,咽下去时才漫出淡淡的酒香,落在舌尖上软绵得很。

皇后眼尾弯了弯:“果然不烈,倒像道甜汤,女子喝着正好。”

旁边的杨妃浅啜一口,眸中顿时亮了:“这比葡萄酿多了点劲儿,却仍带着果子的甜,暖得也慢,像揣了个温炉在怀里。”

李世民取过“清露”,酒液入喉时,果香先在舌尖炸开,接着有股扎实的暖意顺着喉咙往下淌,不烧不呛,喉头还留着点回甘。

他放下盏,对侍立的内侍道:“去告诉陈睿,这酒酿得好。让他多送些入宫,今年宫中夜宴要用,把相应账目记好就行。”

长孙皇后翻看瓶身的标签,忽然笑道:“这酒还没个正经名字?总不能一直叫‘猕猴桃酒’。”

“那小子定是故意的,”李世民嘴角勾起一抹弧度,“估摸着是想让朕来起名,又算计到朕头上来了!”

“那陛下可得好好想想,要既应了色,又合了味。”皇后笑着点头,“往后后宫设宴,倒多了几样清雅的酒品。”

宴席上,嫔妃们渐渐尝出了趣致。贤妃将未蒸馏的果酒兑了些温茶,酸甜里添了点茶香;德妃配着蜜饯吃,酒的味道刚好中和了蜜的腻歪。

李世民看着她们笑谈,忽然想起陈睿送酒时说的“养人”,不由得暗道这小子果然会琢磨——寻常酒也就图个乐呵,这猕猴桃酒绵软有滋味,倒真适合这般细品。

宴至半酣,李世民让人将剩下的酒仔细收好,对皇后道:“陈睿这法子好,既让山野果子有了出路,又酿出这般佳酿。开春后让户部下文,在关中推广种植猕猴桃,让百姓也能靠这个换些银钱。”

“听说他还在村里办学堂、修磨坊,”长孙皇后点头附和,“早说他是个肯沉下心做事的。这酒里的门道,怕不是凭空来的,是真见了百姓的日子,才酿得这般贴地气。”

宫灯的光晕落在空了的酒瓶上,映出淡淡金色。

李世民望着那些泛着金光的玻璃瓶,忽然朗声道:“未蒸馏的这坛,色如蜜蜡,甜里带酸,就叫‘蜜露’吧。”

他拿起“清露”对着光晃了晃,“这琥珀色的,清透甘醇,叫‘金波’正好。”最后指向“醇露”,“这坛沉些,像把果子的魂都酿进去了,便叫‘玉髓’。”

“蜜露、金波、玉髓。”长孙皇后轻声念着,笑意更深,“既见其色,又闻其香,陛下起的名,让这三种酒扬名了。”

杨妃捧着“蜜露”的瓶子,指尖划过光滑的玻璃:“有了这名,往后宫宴上再端出来,更显体面。臣妾宫里的小厨,倒能试试用‘蜜露’炖些银耳,定比用冰糖更添风味。”

“你倒会琢磨。”李世民闻言笑道,“不过这酒确实养人,让尚食局也学着些,给太上皇送些去,比那些乱七八糟的酒会更合太上皇心意。”

内侍在旁记下新名,又道:“陈郎君送酒时还说,这猕猴桃耐寒,关中荒坡都能种,若是推广开来,来年酒坊便能量产,百姓既能卖果换钱,酒产出来陛下宫中用也好,卖了换钱也好,总归是一举两得。”

“好个一举两得。”李世民点头,“让户部拟个文,凡种猕猴桃的农户,头三年赋税减半。再派些人去草堂村酒坊学学猕猴桃酿酒的法子,编成册子发下去,免得百姓种出果子却不知如何酿。”

长孙皇后补充道:“还得让农官们跟着,教百姓选种、施肥,别让果子结得差了,白白费了力气。”

李世民端起剩下的半盏“金波”慢慢饮下,对侍立的内侍道:“明日让陈睿来见朕。”

此时偏殿里,汝南公主正捧着一碗温热的米粥,听太子李承乾和李丽质说笑着聊起陈睿的新鲜事。

“……那活字印刷术是真巧妙,青雀说排字如摆棋,几日就能印出百套书,比抄书快十倍不止吧!”

李承乾拿起块枣泥糕,“还有那水车,不用牛拉,自个儿转着就能引水灌田,草堂村的农户都说今年收成多了三成。”

李丽质笑着补充:“我听母后宫里的内侍说,陈郎君新酿的猕猴桃酒,用玻璃瓶装着,像琥珀一样好看,父皇刚才还夸呢。”

汝南公主自小体弱,鲜少出宫,听着这些新奇事,眼里满是向往,小声问:“真的……有那么多新事物?”

“可不是。”李承乾看向这个素来文静的二姐,“等你身子好些,我带你去瞧瞧,保管让你大开眼界。”

汝南公主抿了抿唇,没再说话,心里却像落了颗种子——她也想看看那些会转的水车、能印书的字模,想知道那个叫陈睿的郎君,怎么能想出这么多厉害的法子。

不多时,内侍来请众人去正殿请安。

汝南跟着众人来到正殿,刚进门就闻到一股清甜的酒香,见父皇和母后正对着几瓶透亮的酒笑谈,说的正是陈睿的名字。

她悄悄攥紧了袖口,看着父皇脸上的赞许,忽然生出个大胆的念头。

等众人问安完毕,汝南深吸一口气,往前挪了半步,小声却清晰地开口:“父皇,母后,儿臣有个请求。”

李世民正与长孙皇后说着推广猕猴桃种植的事,闻言看向她,有些惊讶:“汝南?何事?”

汝南公主抬起头,脸颊因紧张泛着微红,却眼神明亮:“儿臣……儿臣想跟着太子和青雀他们,去陈郎君那里求学。”

这话一出,殿内霎时静了静。

李承乾和李泰也愣了,他们知道二姐胆小沉郁,竟没料到她会主动提这样的请求。

李世民放下酒盏,挑眉道:“哦?你想去学什么?平日里让你读书,你还总说累呢。”

汝南公主咬了咬唇,声音却稳了些:“儿臣马上就十二岁了,太子能监精盐办马车行,青雀哥哥能去百工学堂教学,儿臣也想多学些本事。陈郎君能造水车、酿佳酿、印书籍,都是利国利民的本事,儿臣想去学学,哪怕是学个记账的法子,将来……将来也能给父皇分忧。”

她说完,紧张地攥着裙角,垂下眼帘不敢看父皇。

偏殿里听来的那些话,此刻都化作了勇气——她不想总做那个只能待在宫里养病的公主,也想看看宫外的天地,学些真正能派上用场的本事。

李世民与长孙皇后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惊讶。

这孩子素来怯弱,今日竟有这般志气,倒是难得。

长孙皇后细细打量着这个女儿,见她虽紧张却眼神坚定,嘴角渐渐浮起笑意,对李世民轻轻点了点头。

“你身子刚好些,去陈睿那里,能适应吗?”李世民放缓了语气,“那里可比不得宫里舒服。”

“能!”汝南立刻抬头,眼里闪着光,“儿臣不怕苦,只要能学本事。”

“既如此,便准了你。”李世民朗声道,“让太子带你去,跟陈睿说,好好教你些实务,别总把你当娇弱的公主捧着。”

汝南公主没想到父皇真的答应了,一时激动得红了眼眶,忙屈膝行礼:“谢父皇!谢母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