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穿越大唐成小道士 > 第85章 哪里凉快哪里呆着去

穿越大唐成小道士 第85章 哪里凉快哪里呆着去

作者:已是暮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8 10:31:45

补85章,传掉了,对不起大家。

六月的长安像被倒扣在蒸笼里。

日头刚爬过城墙,石板路就被晒得发烫,踩上去能烙疼脚底。

怀德坊的大槐树倒是枝繁叶茂,投下片浓荫,可热风卷着尘土掠过时,连树叶都打蔫,绿得没精打采。

陈睿坐在槐树下的竹榻上,手里摇着把蒲扇,扇出来的风都是热的。

他身上那件麻布的襕衫都已被汗浸透,贴在背上黏糊糊的。

旁边的石桌上,冰镇酸梅汤刚倒出来就冒热气,喝进嘴里半点不解渴。

“小郎君,要不进屋歇着?”惠婶端着盆井水进来,用布巾沾着凉水擦桌子,“屋里有冰盆,能凉快些。”

陈睿摆摆手。

屋里是凉快些,那冰盆是宫里赏的,一天就融化大半。

再说他这几日总觉得闷,想在院里透透气,却被这暑气堵得胸口发闷。

最近这几日,阎立德说工匠们正轮班赶工,争取八月前造出三十架;

技工学校的教材也已装订成册,启蒙课本上的一千个字是他亲手选的,加减乘除的例题被阎立本和画匠画得陈睿想自己收藏,八月十五后学校开课;同官县的炼焦场前几日报来消息,说有座窑炉的耐火砖裂了缝,他让人送去新的配方,想来此刻该修好了。

其余诸事都顺。

桩桩件件都落了实,心里本该松快,可这天气实在熬人。

他忽然想起小镇的住处,那里在山中,有河流,便是三伏天也有山风穿村而过,夜里睡觉还得盖薄被。

“惠婶,”陈睿忽然起身,“找张纸来,我画个新样式的衣裳。”

惠婶拿来纸笔,只见他笔下很快画出两件衣裳:上衣是短袖,下摆刚到腰,不用束带;裤子更短,只到膝盖。

“这是……”惠婶看得直眨眼,“小郎君,这衣裳也太省布了,能穿出去?”

“怎么不能?”陈睿笑道,“天这么热,穿得轻便些才舒坦。你找裁缝铺做几套,用麻布就行。”

惠婶虽觉得古怪,还是依言去了。

两日后,裁缝铺送来做好的短衣短裤。

陈睿穿上一试,果然凉快不少,胳膊腿都能舒展,摇着蒲扇在院里走了两圈,简直像脱了枷锁。

他忽然想起李世民,那位皇帝陛下夏日里也常穿透气的葛布袍,却依旧要束玉带、戴幞头,想来也热得难受。

便又画了两套,一套给李承乾,一套给李世民,特意在旁边注上“暑日便服,不拘礼仪”,让去东宫的内侍捎了过去。

不出半日,李承乾就派人来了,送了几串葡萄,还带了句话:“殿下说这衣裳新奇,已让内侍监赶做,还说陛下见了图纸,笑着让绣娘们也做两套,说‘陈县子倒会寻快活’。”

陈睿听了,心里的燥热散了些。

陈睿刚在院中的竹椅上坐下。

冷不丁的往院子里刘伯种的东西上瞄了几眼。

然后他就跳了起来,走到那一小片植物前面。

绿油油的叶片呈掌状分裂,边缘带着细密的锯齿,阳光下泛着健康的油光,最特别的是枝桠间挂着的那些桃形蒴果,青绿色的壳上还覆着层细细的绒毛,看着有些眼熟。

“这是什么?”他起身走过去,伸手轻轻碰了碰那果花,质地硬硬的,像还没成熟的野桃。

陈睿心里“咯噔”一下,凑近了仔细瞧——叶片形状、蒴果模样,竟与记忆里的棉花一模一样!

他屏住呼吸,轻轻摘下一个半熟的蒴果,用指甲剥开外壳,里面果然露出一团雪白的纤维,柔软蓬松,裹着几颗褐色的种子,捏在手里像团云朵。

不过,棉丝还很少。

“是棉花!”他又惊又喜,声音都有些发颤,“这是棉花啊!”

刘伯听见动静走过来,挠着头道:“棉花?孙仙长不是说这是白叠子吗?”

“白叠子就是棉花,刘伯!”

“陈睿小心翼翼地捏起一缕纤维,对着光看,纤维细长有韧性,“这东西能纺纱,织成布比麻布软和,比丝绸结实,做冬衣又轻便又暖和。长安城里冬天冷,百姓多穿麻衣夹芦花,若是有棉花,就能穿得厚实些了。”

惠婶也凑过来看,惊讶道:“这么好?那我得好好照看,等果子熟了,把里面的絮子收起来试试纺线。”

陈睿蹲在篱笆边,看着那片郁郁葱葱的棉花,心里欢喜的不得了。

他竟忘了,唐朝已有棉花传入,只是尚未普及。

这院子里的几株,自己冬天不用怕冷了。

“多浇水,别让虫啃了叶子。”

他叮嘱惠婶,指尖拂过棉叶,带着清凉的潮气,“等蒴果裂开,白絮露出来,就赶紧收了,我教你怎么脱籽纺纱。”

阳光透过棉叶的缝隙洒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真是捡到宝了!”他喃喃自语。

一会儿,热气又把他熏得有点晕了。

望着终南山的方向,越想越觉得该回山里避避暑。

可总不能直说“天热想歇着”,得找个由头。

他灵机一动——终南山里不是有锰矿吗?

之前只采了表层,或许深处还有别的矿藏。

便提笔写了道奏疏,说要去终南山勘探矿产,顺便查看封地的水稻长势,请陛下允假半月。

奏疏递上去,当天就批了回来。

李世民的朱批只有八个字:“准奏,妥为安置。”

后面还跟着句口谕,让禁军派二十人随行护卫,说是“山路崎岖,需得有人照应”。

陈睿看着那口谕,忍不住笑了。

陛下这是猜到他想避暑,却也不点破,还特意派了护卫,想得倒周全。

出发前一日,李承乾派人送来个锦盒,打开一看,是把牛角柄的短刀,刀鞘上镶着绿松石。“殿下说山里蛇虫多,让您带着防身。”

内侍笑道,“还说等您回来,要瞧瞧新衣裳穿在身上是何模样。”

陈睿谢了恩,把短刀别在腰间,又让人备了些常用的图纸和罗盘——装样子也得装得像些,勘探矿产的工具总得带齐。

第二日,天刚蒙蒙亮,二十名禁军已在坊门外等候,个个穿着轻甲,背着弓箭,骑着大马,见了陈睿都躬身行礼。

为首的校尉姓秦,说话声如洪钟:“陈县子,马车已备好,里面垫了草席,还带了些凉开水,路上解渴。”

陈睿的行李简单得很,几套换洗衣物,还有装样子的探矿工具。

老周赶着四轮马车,见他穿得短衣短裤,忍不住咂舌:“小郎君,您这衣裳……真要穿去山里?”

“怎么不能?”陈睿跳上车,“到了镇上,没人笑话。”

马车驶出长安城门时,日头刚升起,城门口的卫兵见陈睿这身打扮,都愣了愣,再看后面跟着的禁军,又赶紧低下头去。

陈睿掀着车帘,看城外的粟米田泛着绿浪,晨露在叶子上闪着光,空气里有泥土的腥气,比城里的闷热风好闻多了。

过了终南山,又在路上走了一日,再次来到镇安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