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穿越大唐成小道士 > 第33章 努力在长安扎根

穿越大唐成小道士 第33章 努力在长安扎根

作者:已是暮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8 10:31:45

陈小九昨晚被混世魔王拉着灌了两碗绿蚁醉,后半夜酒劲上来了,脑袋有点疼,这会儿还赖在榻上没醒透。

此刻脑袋还有些沉,眼皮像粘了胶水似的,怎么也睁不开。

他翻了个身,把脸埋进柔软的被子里,心里正琢磨着晨起该弄点什么吃食——或许煮碗加了青菜的鸡蛋面,汤里再撒把葱花,热乎乎喝下去,保管能驱散这一身的倦意。

正想得入神,院门外忽然传来刘伯轻手轻脚的脚步声,接着是他压低的嗓音:“小九,醒了吗?程府的管家来了,说是来请你过去看宅子。”

陈小九“唔”了一声,挣扎着坐起来,一头乱糟糟的头发竖得像杂草。

他揉了揉眼睛,打了个哈欠:“程府?哪个程府?”

“还能是哪个?”刘伯推门进来,手里捧着叠好的青色襕衫,“就是昨日在醉仙楼遇上的程将军家,宿国公府的管家,姓程,叫福伯,说是奉了程将军的命,特意来领您去看隔壁的院子。”

陈小九这才想起昨日程咬金拍着胸脯说的话,咧嘴笑了笑,睡意顿时消了大半。

他接过襕衫麻利穿上,又让刘伯打了盆热水,胡乱抹了把脸,镜子里的少年眉眼清亮,只是眼底还有点淡淡的青影,透着股没睡醒的憨态。

“走吧,去瞧瞧程将军说的好地方。”陈小九拽了拽衣襟,跟着刘伯往外走。

客栈门口已停着辆青布马车,车辕上坐着个精干的车夫,见陈小九出来,连忙躬身行礼。

车旁立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身着藏青色绸缎袍,手里拄着根乌木拐杖,虽面带风霜,眼神却格外清亮,正是程府的管家福伯。

“小郎君早安。”福伯拱手行礼,声音洪亮,听不出半点老态,“我家将军今日一早就要去点卯去了,特意吩咐老奴务必把您领到院子里瞧瞧,若是合心意,今日便能把手续办了。”

“劳烦福伯跑一趟。”陈小九连忙回礼,“有劳您带路了。”

“小郎君客气。”福伯笑着侧身引路,“这院子离此处不远,就在怀德坊,跟我家国公府只隔了道墙,走路一刻钟就到,坐车更是快得很。”

马车缓缓驶动,穿行在长安的坊巷间。此时辰还早,坊门刚开没多久,街上已有不少行色匆匆的行人——挑着担子的菜农,挎着篮子的妇人,还有背着书箧的书生,个个都行色匆匆,却又透着股安稳的气息。

陈小九掀着车帘往外看,只见道路两旁的宅院鳞次栉比,高门大户的朱漆大门前蹲着石狮子,寻常百姓的小院则围着青砖墙,墙头探出几枝调皮的绿藤,晨光洒在上面,亮晶晶的,煞是好看。

不多时,马车在一处巷口停下。福伯率先下车,指着巷内道:“郎君请看,前头那扇黑漆门就是了。”

陈小九跟着下车,抬眼望去,只见巷子不宽,却打扫得干干净净,青石板路上连片落叶都没有。

尽头那处宅院果然是黑漆大门,门楣不高,却打磨得光滑锃亮,门环是黄铜的,被摩挲得泛着温润的光泽。

门旁立着两尊小巧的石墩,上面刻着简单的花纹,看着虽不张扬,却透着股低调的精致。

“这原是给官员住的,去年那位大人调任洛阳,宅子就空下了。我家公爷心想紧挨着府里,就买了下来先放着。”福伯一边说着,一边推开大门,“您里头瞧。”

门“吱呀”一声开了,露出院内的景象。陈小九往里走了两步,眼睛不由得亮了亮——院子确实不算大,估摸着不到两亩地,比他在镇上的院子小了一些,可布局却极为精巧。

进门是个小小的影壁,上面爬满了牵牛花,紫色的花朵开得正盛,绕着影壁上“平安”二字的砖雕蜿蜒,瞧着格外雅致。

转过影壁,便是前院。院子里铺着青石板,中间留着片空地,想来原主是用来晾晒东西的。

东西两侧各有一间厢房,窗明几净,看着像是书房和客房。

正对着大门的是三间正房,七架梁的结构,屋檐下挂着串风干的艾草,墙角摆着两盆兰草,叶片修长,透着股清幽之气。

“这是前院,往后您待客、读书都方便。”福伯领着他穿过正房旁的月亮门,“里头还有一进。”

后院比前院更显精致。

正房是五间的大屋,想来是主卧室,窗棂上糊着细纱,阳光透过纱纸照进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东侧有个小小的跨院,里面搭着个葡萄架,架子下摆着张石桌、四个石凳,旁边还有口井,井口用青石围着,井绳看着是新换的,想必福伯特意让人打理过。

“跨院后头还有片小空地,原是种着些蔬菜的,您要是喜欢,往后可以接着种点青菜,自己吃着新鲜。”

福伯指着跨院尽头的篱笆墙,“墙那边就是我家国公府的花园,平时关着门,您要是想串个门,跟老奴说一声,我让人把小门打开便是。”

陈小九在院子里转了一圈,越看越满意。这院子虽小,却五脏俱全,前院待客,后院住人,跨院还能歇脚,比他想象中合适多了。更难得的是位置——离西市近,买东西方便;离程咬金家近,往后请教些事也方便;昨日听张正鹤说,他和张正堂的府邸也在附近,往来走动更是便捷。

“福伯,这院子确实不错。”陈小九笑着点头,“只是不知……价钱如何?”

福伯脸上的笑意更深了:“将军说了,让我不跟您多要。这院子买时花了三百贯,如今您要是要,二百贯就行,算是将军给您的见面礼。”

二百贯?陈小九心里盘算了一下,一贯钱等于一两银子,这院子差不多要二百两白银,比他在镇上买的那处大宅院贵了足足十倍。

他暗自咂了咂舌,难怪白居易说“长安大,居不易”,这巴掌大的地方,竟要这么多钱。可转念一想,这是长安,是天子脚下,能在怀德坊这样的地方有处宅院,已经算是便宜了。

“成,这院子我要了。”陈小九没多犹豫,刘伯身上的银饼子就够了,陛下赏的黄金还有一百两,钱足够的。钱挣来就是花的,在长安有个安稳的家,比什么都强,“劳烦福伯跟我说说,这手续该怎么办理?”

“您爽快,老奴也不啰嗦。”福伯笑得眼睛眯成了缝,“咱们这就去长安县公廨,那里有专门办理田宅买卖的吏员,带好您的身份文书和银钱,半个时辰就能办妥。”

两人说走就走,直奔长安县公廨。公廨就在朱雀大街旁,是座不算起眼的青砖瓦房,门口挂着“长安县”的牌子,几个吏员正坐在门口的石阶上,手里拿着卷宗核对信息。见福伯领着陈小九进来,为首的吏员连忙起身行礼:“原来是程府的福伯,今日有何贵干?”

“这位是将作监的陈小郎君,陛下刚封的宣德郎,要买怀德坊国公府旁边的宅院,劳烦诸位给办了手续。”福伯说着,把早已准备好的房契和陈小九的文书递过去。

吏员们不敢怠慢,连忙接过文书仔细核对。

陈小九站在一旁,看着他们在案上写写画画,心里忽然生出些异样的感觉——这是他到这个时代以来第二次买房了。第一次在镇上,那时只觉得有个地方遮风挡雨就好;这一次在长安,却像是在心里落了根,踏实得很。

不多时,新的房契便写好了。

吏员用朱笔在上面盖了个鲜红的大印,双手递给陈小九:“陈郎君,手续都办齐了,这处宅院从今日起就归您了。”

陈小九接过红色的房契,上面的字迹工整有力,“陈小九”三个字被圈在最显眼的地方。

他忍不住笑了笑,把房契小心翼翼地折好,放进怀里贴身的地方。

从公廨出来,交割清楚银钱,这处宅院才算真正成了陈小九的。福伯办完事回国公府去了,临走还带话说国公爷请小郎君得空了上府上来认门。

陈小九躬身道谢,连说一定。

往回走的路上,一直跟在后面的刘伯终于按捺不住,激动得满脸通红:“小郎君!咱们在长安有宅子了!这下可算真正扎下根了!”

陈小九笑着点头:“是啊,扎下根了。”

回到客栈时,杨铁信已在院里等着了,见他们回来,连忙迎上来:“咋样?那院子中不中?”

“中,太中了!”刘伯抢着回话,把房契从陈小九怀里掏出来,在杨铁信面前晃了晃,“你瞧,房契都办好了!二百贯呢,在咱镇上能买十处大宅院了!”

杨铁信凑过来看了看,咂着嘴道:“我的乖乖,长安的房子是金子做的?不过话说回来,这院子要是真像福伯说的那么好,离哪儿都近,倒也值。”

他看着陈小九,眼里满是羡慕,“小九你可真厉害,这才到长安几天啊,就置办上宅院了,我老杨这辈子都没想过能在长安有个家。”

“杨师傅这话说的。”陈小九拍了拍他的肩膀,“往后你再在长安就跟着我,这院子虽小,多个人住也不嫌挤。再说了,我脑子里那些想法,离了您这双巧手,可都成不了真。往后有新东西要做,还得劳烦您动手,您要是愿意,就安心跟着我,保准有您有一天也能在长安安家。”

杨铁信被说得眼睛都红了,搓着手道:“哎!哎!有你这话我就放心了!我老杨别的本事没有,抡锤子打铁还是在行的!你尽管琢磨,我跟着你干,就是给你打下手,我也乐意!”

正说着,张正堂也来了。

听说陈小九把院子买下来了,张正堂笑着拱手:“恭喜恭喜!小九,这下好了,往后咱们在长安也算有个照应的地方,我那处宅子离你这不远,往后得空了,我常来蹭饭。”

张正堂又道:“怀德坊是个好地方,邻里多是官员或商户,风气正。你既买了宅子,我让人给你送些家具过来,都是些寻常物件,先用着,不够再添。”

“多谢伯父!”陈小九连忙道谢,心里暖烘烘的。

陈小九看着手里的房契,然想起镇上的那处院子——青砖瓦房,带个大菜园,夏天的时候树下摆个摇椅,山里面凉丝丝的,正好避暑。

以后那里也不扔,等回头把镇上的东西搬过来,长安住腻了,就回去住些日子,倒也自在。

他转身对张老爷刘伯和杨铁信道:“走,咱们再去院子里瞧瞧,看看该添些什么东西,争取早日搬进去。”

“哎!”几人齐声应道,跟着陈小九往怀德坊的方向走去。

阳光正好,洒在长安的坊巷间,把几人的影子拉得长长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